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1212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式制冷模块,给食品低温保鲜库降温。压缩式制冷模块的用电来自于太阳能和风力,其介质散热通过吸附式制冷模块中的第一吸附解析罐和第二吸附解析罐交替吸附、解析实现;第一吸附解析罐和第二吸附解析罐解析时所需的热量来自于蓄热储罐,需要吸附时通过蓄冷水池降温;蓄热储罐中的热量来自于光热、生物质锅炉和电加热器;电机热器的用电来自于太阳能和风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集光热、光电、风能和生物质能于一体,适用于各种天气情况下的制冷;对可再生能源进行了综合利用,不会破坏环境;充分利用偏远地区所具有的可再生能源,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具体是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1、蔬菜、水果、海鲜、农产品等食品一般产于偏远地区,往城市输送的量会远远低于产出的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低温保鲜。

2、传统的低温保鲜方式为通电冷藏,耗电量大,不仅不利于节能环保,而且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包括:

3、压缩式制冷模块,设置有环形的第一管路,第一管路内设置有循环流动的介质,其在食品低温保鲜库内流动时吸热,其流出食品低温保鲜库时散热;

4、吸附式制冷模块,包括具有吸附冷凝水和解析出水蒸气的第一吸附解析罐和第二吸附解析罐,第一吸附解析罐和第二吸附解析罐的吸附、解析状态相反,并反复切换吸附、解析状态,使得第一吸附解析罐和第二吸附解析罐的水交替与介质热交换,降低介质的温度;

5、多能耦合模块,包括蓄热储罐,蓄热储罐用于加热第一吸附解析罐或第二吸附解析罐,使其处于解析状态;

6、吸附式制冷模块还包括蓄冷水池,蓄冷水池通过管路并联连接第一吸附解析罐和第二吸附解析罐,用于冷却第一吸附解析罐或第二吸附解析罐,使其处于吸附状态;

7、多能耦合模块还包括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装置、生物质锅炉和风力发电机;

8、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装置产生的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多余电能供蓄热储罐上的加热器使用;

9、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装置和生物质锅炉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蓄热储罐内的水;

10、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集光热、光电、风能和生物质能于一体,适用于各种天气情况下的制冷;2、不包含移动部件,维护成本低;4、对可再生能源进行了综合利用,不会破坏环境;5、第一吸附解析罐或第二吸附解析罐交替进行吸附、解析工作,可确保工作的连续性;6、充分利用偏远地区所具有的可再生能源,成本低。

12、压缩式制冷模块的具体结构为:包括通过第一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第二冷凝器、节流阀、第二蒸发器;吸附式制冷模块中的水与第二冷凝器中的介质热交换。

13、吸附式制冷模块的具体结构为:还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

14、蓄热储罐的热水出口并联第一吸附解析罐和第二吸附解析罐;

15、第一冷凝器的入口并联第一吸附解析罐和第二吸附解析罐,其连接管路上分别安装有启闭状态相反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16、第一蒸发器的入口并联第一吸附解析罐和第二吸附解析罐,其连接管路上分别安装有启闭状态相反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17、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的启闭状态相同;

18、第一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之间热交换。

19、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太阳能电池、吸热板和绝缘层;绝缘层内设置有流体管,流体管的侧壁与吸热板连接,并向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装置外部延伸,插接于蓄热储罐内;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装置产生的热量加热流体管内的水,此水对蓄热储罐内的冷水加热。

20、为提高光热的利用率,进一步的设计是:流体管的材质为铜。由于铜的导热系数较高,可提高热传导效率,从而提高光热的利用率。

21、吸热板的导热率,直接影响光热的利用率,基于此,进一步的设计是:吸热板为铝板。

22、为提高光热的导热效率,进一步的设计是:太阳能电池、吸热板和流体管之间通过高导热系数的粘合剂连接。

23、为提高绝缘层的隔热效果,进一步的设计是:绝缘层由相互连接的玻璃纤维层和橡胶层构成。

24、为提高吸热板与流通通道的连接强度,提高导热效率,进一步的设计是:吸热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劣弧形的凹面,与流体管的顶部贴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式制冷模块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0)、第二冷凝器(11)、节流阀(12)、第二蒸发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式制冷模块还包括第一冷凝器(14)和第一蒸发器(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装置(6)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太阳能电池(61)、吸热板(62)和绝缘层(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64)的材质为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62)为铝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61)、吸热板(62)和流体管(64)之间通过高导热系数的粘合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63)由相互连接的玻璃纤维层和橡胶层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62)的下端面设置有劣弧形的凹面(65),与所述流体管(64)的顶部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式制冷模块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0)、第二冷凝器(11)、节流阀(12)、第二蒸发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式制冷模块还包括第一冷凝器(14)和第一蒸发器(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级联式吸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装置(6)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太阳能电池(61)、吸热板(62)和绝缘层(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能耦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海王豪陈海飞何羽璇朱新月赵阳龙刘艳艳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