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轮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胎检测的机头摆转装置。
技术介绍
1、轮胎在硫化前喷涂上一层隔离剂,防止硫化时胶囊与轮胎粘在一起,但会导致硫化后的轮胎a上还残留隔离剂b,如图1所示;而对于自修复轮胎和静音轮胎而言,由于还需要在轮胎内衬处涂覆自封胶或贴附隔音棉,因残留隔离剂b的影响,容易导致相应的自封胶或隔音棉存在粘接不牢固问题,进而造成轮胎a的动平衡和均匀性差,并降低乘坐舒适性。基于此,目前已有相关的激光清洗设备,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706629a”、“cn217616542u”、“cn216299866u”乃至“cn111559103a”的专利文本中均有所记载;前两者专利文本公开了机械式的激光清洗机头,工作时可通过绕铰接轴的机械摆转实现工作目的,但问题在于横向尺寸较大,尤其动力部及相关配件均集中位于激光器的一侧,显然无法应用于内径较小的极限规格轮胎的清理场合内。对于后两者的专利文本,则公开了目前较为热门的机械臂清理构造,但一方面机械臂成本高昂的问题非常突出;另一方面,机械臂的工作端虽然对摆动空间的要求不大,但是由于只能在工作端上同轴的直接加装激光器,使得对活动空间的要求不弱于机械摆转方式,即仍然难以应用于内径较小的极限规格轮胎的清理场合中。因此,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轮胎检测的机头摆转装置,其具备体积小巧、性价比高且使用非常灵活便捷的特点,即使在小尺寸的极限规格轮胎作业中,也能针对轮胎内衬实现灵活的摆转清洗需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轮胎检测的机头摆转装置,包括激光头(10),其特征在于:激光头(10)两侧均水平向外延伸有铰接轴,从而使得激光头(10)与位于激光头(10)两侧的两组L型板(21)的下竖直段形成铰接配合;两组L型板(21)之间通过连接板(22)彼此连接从而共同构成槽状的L型连接架(20),此时激光头(10)及连接线均位于L型连接架(20)的槽腔内;L型连接架(20)的外槽壁处布置彼此间形成动力配合的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从动轮(32)与铰接轴同轴固接,进而依靠铰接轴带动激光头(10)产生俯仰摆转动作;主动轮(31)及驱动主动轮(31)动作的动力源均位于L型连接架(20)的上水平段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轮胎检测的机头摆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连接两组L型板(21)的上水平段的自由端,从而形成所述L型连接架(20);连接板(22)处安装构成动力源的伺服电机(33);在L型板(21)的转角处布置转向轮,主动轮(31)、转向轮及从动轮(32)间形成带传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轮胎检测的机头摆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轮胎检测的机头摆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33)的轴线铅垂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轮胎检测的机头摆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吸取激光清洗时的废气的负压吸管(40),负压吸管(40)沿L型连接架(20)的槽腔伸入至临近激光头(10)位置处,且负压吸管(40)的吸入口(41)与激光头(10)的激光照射方向同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轮胎检测的机头摆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管(40)为两组且并列布置于激光头(10)上方,吸入口(41)为开口由外而内逐渐缩小的喇叭口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胎检测的机头摆转装置,包括激光头(10),其特征在于:激光头(10)两侧均水平向外延伸有铰接轴,从而使得激光头(10)与位于激光头(10)两侧的两组l型板(21)的下竖直段形成铰接配合;两组l型板(21)之间通过连接板(22)彼此连接从而共同构成槽状的l型连接架(20),此时激光头(10)及连接线均位于l型连接架(20)的槽腔内;l型连接架(20)的外槽壁处布置彼此间形成动力配合的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从动轮(32)与铰接轴同轴固接,进而依靠铰接轴带动激光头(10)产生俯仰摆转动作;主动轮(31)及驱动主动轮(31)动作的动力源均位于l型连接架(20)的上水平段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轮胎检测的机头摆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连接两组l型板(21)的上水平段的自由端,从而形成所述l型连接架(20);连接板(22)处安装构成动力源的伺服电机(33);在l型板(21)的转角处布置转向轮,主动轮(31)、转向轮及从动轮(32)间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新,王运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精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