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振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10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4
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振监测仪。该温振监测仪,包括壳体、电源、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控板,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容置腔,所述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和电源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包括可拆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下壳底部,所述下壳底部设置有磁吸件,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磁吸件固定于水泵电机外壳上,所述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均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本技术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收集并上传水泵电机的工况信息,无需现场布线,安装简单可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泵监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温振监测仪


技术介绍

1、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工具,水泵电机的工作状态关系着工业生产效率。水泵电机长时间使用后其内部结构会产生磨损、老化,从而使得水泵电机出现异常工况,如泵体振动、设备温度身高等问题,水泵电机持续在异常工况下运行会进一步加剧设备老化磨损,导致发生严重故障、致使停机报废。因此对水泵电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2、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传感器来获取水泵电机工作中振动频率、振动幅度、温度等数据,以判断水泵电机是否出现异常工况,预防设备故障发生。常见的监测方式为将传感器设置在水泵电机内部,而然水泵电机内部空间有限,不便于布线;且由于水泵电机工作环境较为潮湿,线缆容易受潮湿环境影响出现短路断路等问题,导致传感器监测准确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温振监测仪,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收集并上传水泵电机的工况信息,无需现场布线,安装简单可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2、本技术提出一种温振监测仪,包括壳体、电源、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控板,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容置腔,所述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和电源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包括可拆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下壳底部,所述下壳底部设置有磁吸件,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磁吸件固定于水泵电机外壳上,所述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均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3、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内设置开口朝下的第一腔,所述下壳内设置开口朝上的第二腔,所述上壳底面设置若干第一孔,所述下壳顶面上设置若干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为通孔,所述上壳底面连接所述下壳顶面,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通过固定螺丝连接。

4、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底面设置凹陷部,所述第一孔设置于所述凹陷部上,所述下壳顶面设置凸起部,所述第二孔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上,所述凸起部插入所述凹陷部内。

5、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电源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电源之间填充泡棉。

6、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底部,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振动传感器之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主控板之间、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振动传感器之间、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腔底面之间通过铜柱螺丝固定连接。

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控板包括mcu、高精度adc、无线模块。

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腔底部设置避空槽,所述避空槽底部设置测温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测温腔内。

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为金属,所述测温腔内填充导热胶。

10、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底部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设置开口朝下的固定槽,所述磁吸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

11、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测温腔在所述下壳底部外侧形成凸起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固定座中部设置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内螺纹,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座螺纹连接,所述测温腔底面靠近所述固定座底面。

12、本技术的一种温振监测仪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利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将监测得到的振动数据、温度数据上传至系统平台,无需现场布线,简化安装,可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

14、2、设备自带电源,无需额外接线,且壳体为可拆卸的分体式,便于更换电源;

15、3、设备通过磁吸件吸附固定在水泵电机上,便于安装,可根据工况灵活调整安装位置,避免预先打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源(2)、振动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主控板(4),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容置腔(11),所述振动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主控板(4)和电源(2)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内,所述壳体(1)包括可拆连接的上壳(10)和下壳(20),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下壳(20)底部,所述下壳(20)底部设置有磁吸件(301),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磁吸件(301)固定于水泵电机外壳上,所述振动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主控板(4)均与所述电源(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0)内设置开口朝下的第一腔(101),所述下壳(20)内设置开口朝上的第二腔(201),所述上壳(10)底面设置若干第一孔(102),所述下壳(20)顶面上设置若干第二孔(202),所述第二孔(202)为通孔,所述上壳(10)底面连接所述下壳(20)顶面,所述第一腔(101)与所述第二腔(201)连通形成所述容置腔(11),所述第一孔(102)与所述第二孔(202)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孔(102)和所述第二孔(202)通过固定螺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0)底面设置凹陷部(103),所述第一孔(102)设置于所述凹陷部(103)上,所述下壳(20)顶面设置凸起部(203),所述第二孔(202)设置于所述凸起部(203)上,所述凸起部(203)插入所述凹陷部(1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5)设置于所述第二腔(201)内,所述电源(2)设置于所述第一腔(101)内,所述电源(2)底部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电源(2)之间填充泡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5)设置于所述第二腔(201)底部,所述主控板(4)设置于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振动传感器(5)之间,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主控板(4)之间、所述主控板(4)与所述振动传感器(5)之间、所述振动传感器(5)与所述第二腔(201)底面之间通过铜柱螺丝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4)包括MCU、高精度ADC、无线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201)底部设置避空槽(204),所述避空槽(204)底部设置测温腔(205),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测温腔(205)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0)为金属,所述测温腔(205)内填充导热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0)底部设置固定座(30),所述固定座(30)底部设置开口朝下的固定槽(302),所述磁吸件(301)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槽(30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腔(205)在所述下壳(20)底部外侧形成凸起的连接座(206),所述连接座(206)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固定座(30)中部设置贯穿的连接孔(303),所述连接孔(303)内设置内螺纹,所述固定座(30)与所述连接座(206)螺纹连接,所述测温腔(205)底面靠近所述固定座(30)底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源(2)、振动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主控板(4),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容置腔(11),所述振动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主控板(4)和电源(2)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内,所述壳体(1)包括可拆连接的上壳(10)和下壳(20),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下壳(20)底部,所述下壳(20)底部设置有磁吸件(301),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磁吸件(301)固定于水泵电机外壳上,所述振动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主控板(4)均与所述电源(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0)内设置开口朝下的第一腔(101),所述下壳(20)内设置开口朝上的第二腔(201),所述上壳(10)底面设置若干第一孔(102),所述下壳(20)顶面上设置若干第二孔(202),所述第二孔(202)为通孔,所述上壳(10)底面连接所述下壳(20)顶面,所述第一腔(101)与所述第二腔(201)连通形成所述容置腔(11),所述第一孔(102)与所述第二孔(202)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孔(102)和所述第二孔(202)通过固定螺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0)底面设置凹陷部(103),所述第一孔(102)设置于所述凹陷部(103)上,所述下壳(20)顶面设置凸起部(203),所述第二孔(202)设置于所述凸起部(203)上,所述凸起部(203)插入所述凹陷部(1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振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5)设置于所述第二腔(201)内,所述电源(2)设置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翁贤华张晓园沈桦王杰高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