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文周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064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4
本技术涉及泄洪消能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设置在泄洪渠内,包括:分流墙,所述分流墙设置在所述泄洪渠内,且设置在所述泄洪渠内一端,所述分流墙面向所述泄洪渠进水端的一侧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分流墙的侧面中部开设有分流孔,所述分流孔内设置有第一分流机构,所述第一分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分流机构,所述第一分流机构和所述第二分流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分流机构,所述第一分流机构、第二分流机构和第三分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消能机构,所述泄洪渠的另一端设置有稳流机构。本技术可实现加强对泄水的消能作用,起到保护河道及河床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泄洪消能,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水闸下游引河消能防冲设施是一种使泄水建筑物上下游河床和岸坡免受水流冲刷毁坏的设施。

2、现有的水闸下游消能防冲设施,即消力池加防冲槽的组合结构仅利用消力池进行水流的消能、防冲槽防冲,但仍存在消能不充分,水流紊乱等现象,对下游泥质河床、河坡(特别是硬质和泥质衔接处)的冲刷仍然明显,容易使河床在长时间的冲刷下出现局部损坏。

3、因此,亟需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来解决上述问题,能够加强对泄水的消能作用,起到保护河道及河床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设置在泄洪渠内,包括:

3、分流墙,所述分流墙设置在所述泄洪渠内,且设置在所述泄洪渠内一端,所述分流墙面向所述泄洪渠进水端的一侧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分流墙的侧面中部开设有分流孔,所述分流孔内设置有第一分流机构,所述第一分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分流机构,所述第一分流机构和所述第二分流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分流机构,所述第一分流机构、第二分流机构和第三分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消能机构,所述泄洪渠的另一端设置有稳流机构。

4、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流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固接在所述分流孔内,所述框体内设置有水泥填充层,所述水泥填充层内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分流管道,所述第一分流管道内设置有螺旋流道。

5、优选的,所述第二分流机构包括若干第二分流管道,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贯穿所述分流墙,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分流墙的倾斜面平齐,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出水端从所述分流墙另一侧面伸出,且位于上方的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伸出长度大于位于下方的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伸出长度。

6、优选的,所述第三分流机构包括两分流板,两所述分流板分别固接在所述框体顶部两侧,两所述分流板和所述框体顶面形成承接面,所述承接面用于承接从所述分流墙顶部流出的水流。

7、优选的,所述消能机构包括消能斜坡,所述消能斜坡固接在所述泄洪渠中部,且从所述第一分流机构和所述第二分流机构流出的水流沿所述消能斜坡与从所述第三分流机构流出的水流相互冲击。

8、优选的,所述消能斜坡底部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流通孔,所述泄洪渠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消能斜块,若干所述第一消能斜块与若干所述流通孔对应设置,从所述流通孔流出的水流与从所述消能斜坡顶部流出的水流相互冲击。

9、优选的,所述稳流机构包括两稳流板,两所述稳流板固接在所述泄洪渠内,且两所述稳流板平行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稳流板长度小于位于下方的所述稳流板的长度,两所述稳流板将所述泄洪渠出水端分隔为三个稳流通道。

10、优选的,位于中部的所述稳流通道输出端固接有若干第二消能斜块。

11、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从泄洪渠进水端进入的水流冲击到分流墙上,分别通过第一分流机构、第二分流机构和第三分流机构进行分流,设置的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二分流机构对流经其内部的水流进行消能,通过分区减少流量可以提高消能效果,沿分流墙顶部流出的水流,即通过第三分流机构流出的水流流出后向下冲击从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二分流机构流出的水流,进一步进行消能后汇流,且设置的消能机构可以使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二分流机构流出水流向上飞跃,增强与第三分流机构流出水的冲击力,增强消能效果。设置稳流机构可以起到整流效果,使所流出的水可以平稳的流入下游河床,减少对下游河床的冲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设置在泄洪渠(2)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机构包括框体(3),所述框体(3)固接在所述分流孔内,所述框体(3)内设置有水泥填充层(4),所述水泥填充层(4)内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分流管道(5),所述第一分流管道(5)内设置有螺旋流道(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机构包括若干第二分流管道(7),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7)贯穿所述分流墙(1),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7)的进水端与所述分流墙(1)的倾斜面平齐,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7)的出水端从所述分流墙(1)另一侧面伸出,且位于上方的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7)伸出长度大于位于下方的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7)伸出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流机构包括两分流板(8),两所述分流板(8)分别固接在所述框体(3)顶部两侧,两所述分流板(8)和所述框体(3)顶面形成承接面,所述承接面用于承接从所述分流墙(1)顶部流出的水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机构包括消能斜坡(9),所述消能斜坡(9)固接在所述泄洪渠(2)中部,且从所述第一分流机构和所述第二分流机构流出的水流沿所述消能斜坡(9)与从所述第三分流机构流出的水流相互冲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斜坡(9)底部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流通孔(10),所述泄洪渠(2)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消能斜块(11),若干所述第一消能斜块(11)与若干所述流通孔(10)对应设置,从所述流通孔(10)流出的水流与从所述消能斜坡(9)顶部流出的水流相互冲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机构包括两稳流板(12),两所述稳流板(12)固接在所述泄洪渠(2)内,且两所述稳流板(12)平行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稳流板(12)长度小于位于下方的所述稳流板(12)的长度,两所述稳流板(12)将所述泄洪渠(2)出水端分隔为三个稳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部的所述稳流通道输出端固接有若干第二消能斜块(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设置在泄洪渠(2)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机构包括框体(3),所述框体(3)固接在所述分流孔内,所述框体(3)内设置有水泥填充层(4),所述水泥填充层(4)内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分流管道(5),所述第一分流管道(5)内设置有螺旋流道(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机构包括若干第二分流管道(7),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7)贯穿所述分流墙(1),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7)的进水端与所述分流墙(1)的倾斜面平齐,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7)的出水端从所述分流墙(1)另一侧面伸出,且位于上方的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7)伸出长度大于位于下方的若干所述第二分流管道(7)伸出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河消能防冲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流机构包括两分流板(8),两所述分流板(8)分别固接在所述框体(3)顶部两侧,两所述分流板(8)和所述框体(3)顶面形成承接面,所述承接面用于承接从所述分流墙(1)顶部流出的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周
申请(专利权)人:杨文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