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068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包括混凝土底座,所述混凝土底座的顶部设有凸台,还包括:轨道板,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座上;所述轨道板与混凝土底座之间的间隙中、轨道板与凸台之间的间隙中还设有减振机构。该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通过预制或现场浇注一体化减振垫,替代了减振垫粘贴铺设、砂浆调整层灌注以及凸台树脂灌注等工序,施工更加便捷高效;可根据不同的轨道板结构型式和高度进行设计,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线路适应性;相较于传统的弹性垫,一体化减振垫整体性好,定位准确,自粘性好,经过高频次的使用后不会出现与轨道板脱落的现象,显著提高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具体为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和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轨道交通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大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对轨道板系统减震技术条件和施工效率的要求逐步提升。传统的无砟轨道板系统,调整层多为砂浆袋灌注自密实砂浆填充,面刚度偏大,减振效果较差。在有减振需求的路段,通常在轨道板下调整层上粘贴铺设预制减震垫板,凸台与轨道板间隙单独填充灌注凸台树脂,组件及其安装工序较多且复杂,工效低,整体性差,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减震垫脱落或偏移等现象。

2、中国公告号为cn203923803u的专利通过在定位后的轨道板下填充液体聚氨酯,固化后与轨道板、基座粘结为整体,成为减震隔音弹性体层,显著提高了减振、隔音效果,但围栏定位、密封和浇注口设置相对复杂,且凸台树脂仍需单独浇注,工序较多。

3、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包括混凝土底座(1),所述混凝土底座(1)的顶部设有凸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4)上竖向贯通开设有排气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4)是扣件式轨道或嵌入式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座(1)和凸台(2)在绑扎钢筋后一次浇注成型,所述减振机构通过现浇方式从凸台(2)边缘处一次性填充在轨道板(4)与混凝土底座(1)之间的间隙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包括混凝土底座(1),所述混凝土底座(1)的顶部设有凸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4)上竖向贯通开设有排气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4)是扣件式轨道或嵌入式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道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座(1)和凸台(2)在绑扎钢筋后一次浇注成型,所述减振机构通过现浇方式从凸台(2)边缘处一次性填充在轨道板(4)与混凝土底座(1)之间的间隙中、轨道板(4)与凸台(2)之间的间隙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减振垫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管吉波王建刘健美罗信伟田连生冯建冰党红玲张长生马润韬田骥翟利华刘文武尹华拓李平涂勤明刘堂辉祝鹏伟王先维刘光胜邬振新白彬云夏玉龙张松刘小清何云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振宁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