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压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体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1、近些年来,以氢作为燃料的各种燃料电池逐渐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辆
,各种与燃料电池相配套的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已经被提上日程。电化学式氢气加压装置因具有升压效率高、体积小、噪音低的优势,而被视为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氢气加压装置。
2、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的电化学式氢气加压装置一般由多个膜电极组件组成。其中,膜电极组件包括阴极密封垫片、阳极密封垫片、阴极气体扩散层、阳极气体扩散层、催化交换膜。其基本原理是:将一定湿度的低压氢气通入阳极,低压氢气通过阳极气体扩散层到达催化交换膜的第一表面并发生氢气氧化反应(hor),生成物质子通过催化交换膜被传递到催化交换膜的第二表面并发生质子还原反应(her),进而生成氢气,氢气在密闭结构中不断累积而形成高压氢气。
3、但是,在相关技术中,阴极气体扩散层3和阳极气体扩散层5通常为对称设置,而阴极密封垫片1和阳极密封垫片2由于装配误差无法与其对应的气体扩散层在其径向方向上抵顶设置;阴极气体扩散层3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预设方向(z)依次设置的阳极端板(10)、阳极集流板(20)、膜电极组件(30)、阴极集流板(40)、阴极端板(5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端板(10)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进气孔(11)和第一出气孔(12),所述阳极集流板(20)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21)和第二出气孔(22),所述第一进气孔(11)和所述第二进气孔(21)连通设置并形成第一进气通道(61),所述第一出气孔(12)和所述第二出气孔(22)连通设置并形成第一出气通道(62),所述阳极集流板(20)朝向所述阳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预设方向(z)依次设置的阳极端板(10)、阳极集流板(20)、膜电极组件(30)、阴极集流板(40)、阴极端板(5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端板(10)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进气孔(11)和第一出气孔(12),所述阳极集流板(20)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21)和第二出气孔(22),所述第一进气孔(11)和所述第二进气孔(21)连通设置并形成第一进气通道(61),所述第一出气孔(12)和所述第二出气孔(22)连通设置并形成第一出气通道(62),所述阳极集流板(20)朝向所述阳极气体扩散层(35)的一面设置有第一流道(23),所述第一流道(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61)连通,所述第一流道(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62)连通,所述第一流道(23)与所述阳极气体扩散层(35)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3)在所述阳极气体扩散层(35)上的投影面积与所述阳极集流板(20)与所述阳极气体扩散层(35)接触的面积的比值在1:2至3: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体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组件(30)为多个,所述气体加压装置还包括双极板(70),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膜电极组件(30)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双极板(70),所述双极板(70)上设置有第三进气孔(71)、第三出气孔(72)以及第二流道(73),所述双极板(70)具有沿所述预设方向(z)依次设置的阳极侧和阴极侧,所述第三进气孔(71)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61)连通,所述第三出气孔(72)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62)连通,所述第二流道(73)设置在所述阴极侧,所述第二流道(7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进气孔(71)连通,所述第二流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博,康浩健,黄美铨,陶华冰,郑南峰,
申请(专利权)人:嘉庚创新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