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50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涉及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包括护理主体,所述护理主体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本技术通过在第四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设置第一限位块,而靠垫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道,在第一滑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从而使第四电动伸缩杆推动第一限位块,使靠垫进行一定角度上的调节,使患者能以更舒适的姿势接受治疗,通过在护理主体的一侧设置靠垫,在靠垫顶部的中心处设置孔洞,从而便于患者趴在护理床上时更为舒适,有利益对患者进行放松,进一步解决了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紧张而导致身体紧绷,影响医生扎针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医针灸,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


技术介绍

1、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承载着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而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线或艾叶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黛慰,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2、公告号为cn219184699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分别设有升降组件和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床板底部的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改良后的护理床,通过限位组件中的第一伺服电机、主链轮、副链轮、链条、气缸和限位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限位杆对患者身体进行限位,避免在针灸过程中因为疼痛导致患者乱动,影响中医正常扎针,降低针灸效率,通过升降组件实现了床板高度的自由调节,使得不同身高的医生在针灸时更加方便。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的中医针灸护理床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患者身形各异,护理床无法有效地进行调节,导致患者躺在护理床上的姿势并不舒适,容易使患者产生紧绷的情绪,影响医生扎针的效率以及准确性;现有的中医针灸护理床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无法自由调节护理床高度,久而久之对医生的腰部造成较大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包括护理主体,所述护理主体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护理主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靠垫,所述靠垫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孔洞,所述底座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隔板。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板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壁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四电动伸缩杆,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靠垫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护理主体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插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板。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伸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顶部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的顶部与第三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1、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采用第四电动伸缩杆、第一限位块、靠垫、第一滑道和孔洞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在第四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设置第一限位块,而靠垫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道,在第一滑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从而使第四电动伸缩杆推动第一限位块,使靠垫进行一定角度上的调节,使患者能以更舒适的姿势接受治疗,通过在护理主体的一侧设置靠垫,在靠垫顶部的中心处设置孔洞,从而便于患者趴在护理床上时更为舒适,有利益对患者进行放松,进一步解决了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紧张而导致身体紧绷,影响医生扎针效率的目的。

11、2、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采用第一电动伸缩杆、底座、插槽和延伸板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在护理主体底部的中心处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在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底座,从而做到对护理主体高度的自由调节,通过在护理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插槽,在插槽的内壁设置延伸板,从而当面对不同身高的患者时,可以通过延伸板进行调节,对护理主体进行增长,进一步解决了传统护理床无法自由调节高度,导致医护人员腰部容易产生损伤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包括护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主体(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底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万向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外壁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四电动伸缩杆(12),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道(14),所述第一滑道(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主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槽(15),所述插槽(15)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6),所述插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板(18)。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1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托板(19),所述托板(19)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顶部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道(22),所述第二滑道(2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轮(23),所述滑轮(2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移动底板(24),所述移动底板(24)的顶部与第三电动伸缩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包括护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主体(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底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万向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外壁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四电动伸缩杆(12),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道(14),所述第一滑道(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3)。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雪风曾辉储霞姬方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