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槽钢挑梁。
技术介绍
1、槽钢挑梁是用于将附墙支座安装在混凝土墙体上的装置,现有的槽钢挑梁为了使其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一般将槽钢挑梁的受力部位与混凝土墙体通过钢丝绳连接,在砌体结构房屋中,为了支撑承挑廊、阳台、雨篷等,常设有埋入砌体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构件,即挑梁。
2、现有的槽钢挑梁存在以下缺陷:槽钢挑梁端部面板孔位无法满足两根螺栓的安装,因两侧槽钢间距过小为50mm,间距无法满足第二根螺栓的安装(无法操作固定);槽钢挑梁端部面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妨碍斜拉杆连接件的安装,需在面板上加装8#槽钢并对其进行开孔;槽钢挑梁表面处理为喷涂防锈漆后再喷涂蓝漆,现场使用期间容易漆面受损导致生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槽钢挑梁,旨在改善槽钢挑梁端部面板孔位无法满足两根螺栓的安装,因两侧槽钢间距过小为50mm,间距无法满足第二根螺栓的安装(无法操作固定);槽钢挑梁端部面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妨碍斜拉杆连接件的安装,需在面板上加装8#槽钢并对其进行开孔;槽钢挑梁表面处理为喷涂防锈漆后再喷涂蓝漆,现场使用期间容易漆面受损导致生锈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包括安装组件和支撑组件。
4、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部和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5、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均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和
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的两侧均焊接有所述加强筋。
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与钢板焊接成型后采用另一钢板与槽钢端部与槽钢侧面进行焊接加强,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的外侧分别于两侧的加强筋内壁焊接。
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00㎜-120㎜。
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表面设置有镀锌层。
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9㎜-11㎜。
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的厚度为15㎜-17㎜。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新型槽钢挑梁,使用时,使用时,通过螺栓将面板安装到指定的墙面上即可投入使用,该挑梁通过将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间距增大,便于对第二安装孔进行固定,将加强筋焊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侧面,增大焊接面积使其更加牢固可靠,通过对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表面进行热浸镀锌,提升钢材的防护性,减少钢材受到外界冲击,使耐磨损性和耐腐蚀性增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两侧均焊接有所述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与钢板焊接成型后采用另一钢板与槽钢端部与槽钢侧面进行焊接加强,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的外侧分别于两侧的加强筋内壁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00㎜-1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表面设置有镀锌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9㎜-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厚度为15㎜-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两侧均焊接有所述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槽钢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与钢板焊接成型后采用另一钢板与槽钢端部与槽钢侧面进行焊接加强,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的外侧分别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九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