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套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小麦套种用多功能播种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粮麦套种技术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将粮食作物和麦类作物交替种植,以达到提高产量、增加土壤肥力、防治病虫害等效果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中。
2、在对花生与小麦进行套种时,因花生既耐旱怕涝,又喜温好光,必须尽量选择具有较好通透性的砂性地块,才能保证花生根系漫发发达,最大程度的增加花生的产量,若当地土壤性质主要是粘土,则需要利用压沙技术合理地调整土壤结构,以减小土壤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而现有的套种设备在进行套种时,并不具备改善套种区域土壤环境的能力,功能性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麦套种用多功能播种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套种设备在进行套种时,并不具备改善套种区域土壤环境的能力,功能性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小麦套种用多功能播种设备及其使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套种用多功能播种设备,包括连接架(1),对称固定于所述连接架(1)两侧的机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耕地并添加沙砾的覆沙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套种用多功能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沙机构(3)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架(1)内部侧端的转动轮(301),所述转动轮(301)的外侧等距固定有若干组呈“八”字型分布的梨刀(302),所述机台(2)的上方侧端固定有置沙箱(303),所述置沙箱(303)的底部竖直贯穿至所述机台(2)的内部,并转动套接于所述转动轮(301)的侧端,且所述转动轮(301)和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套种用多功能播种设备,包括连接架(1),对称固定于所述连接架(1)两侧的机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耕地并添加沙砾的覆沙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套种用多功能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沙机构(3)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架(1)内部侧端的转动轮(301),所述转动轮(301)的外侧等距固定有若干组呈“八”字型分布的梨刀(302),所述机台(2)的上方侧端固定有置沙箱(303),所述置沙箱(303)的底部竖直贯穿至所述机台(2)的内部,并转动套接于所述转动轮(301)的侧端,且所述转动轮(301)和所述置沙箱(303)的转动套接处开设有弧形槽口(304),并通过所述弧形槽口(304)和所述置沙箱(303)的内部贯通连接,所述转动轮(301)的内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料槽(305),所述出料槽(305)的侧端从所述转动轮(301)的内部贯穿而出,并和每组所述梨刀(302)穿插分布,所述转动轮(301)的内部中间又水平固定有送料桨(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麦套种用多功能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4)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台(2)内部中间的第一转动轴(401),所述第一转动轴(401)的两侧呈镜像对称设置有螺旋叶片(402),每个所述螺旋叶片(402)的内侧又均匀固定有若干个呈螺旋轨迹分布的铲片(403),所述第一转动轴(401)的中部均匀固定有若干个弧形耙板(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麦套种用多功能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沙下种机构(5)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台(2)内部另一侧的第二转动轴(501),所述第二转动轴(501)的中部竖直开设有连通槽(502),所述机台(2)的上方另一侧固定有置种箱(503),所述置种箱(503)的底部竖直贯穿至所述机台(2)的内部并和所述第二转动轴(501)的中部外侧转动贴合,所述第二转动轴(501)的下方又转动安装有滑动弧板(504),所述滑动弧板(504)的底部竖直固定有中空直板(505),所述中空直板(505)的底部外侧滑动套接有l型压板(506),所述l型压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向春,冯涛,张美珍,许文霞,邓喜明,吕铎,吴晓婷,
申请(专利权)人: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