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危重患者机械通气呼吸治疗领域,一种呼吸机管路支撑的装置,产品的设计理念,从临床实际及患者安全角度出发,支撑固定呼吸机管路的同时,紧急意外情况下可以发出警报及时到床边处理避免人工气道非计划拔管,确保患者安全。
技术介绍
1、医院内现有呼吸机管路支架使用的一些困难:
2、1)固定支架臂装置:现市面上出售或呼吸机购买时赠送的支架臂只能固定在横向平面的支撑物体,如吊塔,无法根据临床需要灵活固定不同的物体表面;但因呼吸机数量原因,大部分监护室的呼吸机部分固定于吊塔管理,部分是可移动式管理,对于移动式呼吸机支架臂需要灵活调整固定位置,尤其是将呼吸机放在床头时,支架臂固定于呼吸机机身上,这种情况下进行气道方面的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3、2)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固定呼吸机管路处为塑料双半月形卡环设计,不能调节松紧度,前期使用会存在固定过紧的弊端;当临床因治疗和护理行为,需频繁调整管路的固定,反复多次调整后,后期卡环失去韧性无法固定住管路,失去支撑固定的作用,增加人工气道脱管的风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机管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球头关节(2)、支撑机构(4)以及用于固定呼吸机管路的管路固定机构,所述球头关节(2)包括外壳(21)以及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壳(21)中的球体(22),所述外壳(21)连接所述基体(1),所述支撑机构(4)连接所述球体(22),所述管路固定机构设在所述支撑机构(4)上;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撑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球头关节(2)的所述外壳(21)与所述球体(22)之间压力的柔性压力传感器(3),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3)设在所述外壳(21)和所述球体(22)之间的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管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球头关节(2)、支撑机构(4)以及用于固定呼吸机管路的管路固定机构,所述球头关节(2)包括外壳(21)以及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壳(21)中的球体(22),所述外壳(21)连接所述基体(1),所述支撑机构(4)连接所述球体(22),所述管路固定机构设在所述支撑机构(4)上;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撑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球头关节(2)的所述外壳(21)与所述球体(22)之间压力的柔性压力传感器(3),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3)设在所述外壳(21)和所述球体(22)之间的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3)弯曲成球面,且与所述球体(22)的球面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环绕所述球体(22)设置的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包括第一连接杆(411)和第二连接杆(412),所述第一连接杆(411)的一端连接所述球体(22),所述第二连接杆(412)可沿所述第一连接杆(411)轴向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11)另一端,以实现所述支撑杆(41)的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杆(41)以及可弯曲且定形的万向管(42),所述支撑杆(41)的一端连接所述球体(22),所述万向管(42)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41)的另一端,所述管路固定机构设在所述万向管(4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呼吸机管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管(42)包括第一段(421)、第二段(422)、磁吸体(423)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段(4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向荣,曹丽玲,李晓珠,周青山,潘松成,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