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感领域,尤其是一种绕线端可调立式磁棒电感。
技术介绍
1、电感器是一种在电路较为常见的电子元件,其在电路中主要起到滤波、振荡、延迟、陷波等作用,还有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作用,故应用较为的广泛,在一些长形的电感中,绕线组通常是绕制在一圆柱形的磁芯之上;
2、而目前的立式磁棒电感,由于两个绕线的引线端均需要向上远离底端,此时就会出现位于底部的绕线端需要横跨较长的距离伸到上端,同时两个引线端也不容易进行调节,这也就极容易导致在电感安装过程中出现误触现象,从而出现搭线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端可调立式磁棒电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绕线端可调立式磁棒电感,包括中心位置的磁棒体,绕线与安装在所述磁棒体上下两端的顶部安装件和底部安装件,所述绕线绕在所述磁棒体上延伸出顶部绕线端与尾部绕线端,所述顶部安装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磁棒体上端面的顶盖,所述顶盖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槽后侧等距分布设置有凹槽,所述调节滑槽中滑动安装有调节底板,所述调节底板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滑槽,所述安装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拨板,所述调节底板中贯通设置有引线孔二,所述尾部绕线端穿过所述引线孔二,所述顶盖左侧位置处贯通有引线孔一,所述顶部绕线端穿过所述引线孔一。
4、作为优选,所述的底部安装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磁棒体底部的底盖,
5、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滑槽在所述尾部绕线端位置处设置有缺口,所述调节底板中突出部滑动嵌入在所述缺口中。
6、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形保护件,所述圆形保护件中设置有环孔。
7、作为优选,所述的环孔呈条形状,且开口边缘处呈外扩形。
8、作为优选,所述的底盖左端面与所述顶盖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
9、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拨动拨板能非常方便进行引线端距离调节,从而便于应对电感安装过程中误触,还能有效的保证引线端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搭线短路的问题发生,大大提高了电感的安全使用性能。
11、2、本技术通过将底部的引线端尾部绕线端通过嵌入在半圆凹槽中向上穿过引线孔二,不仅将底部的引线端尾部绕线端与线圈连接部位置固定嵌入在中,保证了尾部绕线端的基本位置,同时大部分主体嵌入在半圆凹槽中,大大提高了引线端尾部绕线端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端可调立式磁棒电感,包括中心位置的磁棒体(2),绕线(3)与安装在所述磁棒体(2)上下两端的顶部安装件(4)和底部安装件(1),所述绕线(3)绕在所述磁棒体(2)上延伸出顶部绕线端(32)与尾部绕线端(3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安装件(4)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磁棒体(2)上端面的顶盖(41),所述顶盖(41)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调节滑槽(45),所述调节滑槽(45)后侧等距分布设置有凹槽(44),所述调节滑槽(45)中滑动安装有调节底板(51),所述调节底板(51)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滑槽(54),所述安装滑槽(54)中滑动连接有拨板(53),所述调节底板(51)中贯通设置有引线孔二(52),所述尾部绕线端(31)穿过所述引线孔二(52),所述顶盖(41)左侧位置处贯通有引线孔一(43),所述顶部绕线端(32)穿过所述引线孔一(43),所述的底部安装件(1)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磁棒体(2)底部的底盖(11),所述底盖(11)右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立柱(12),所述弧形立柱(12)中设置有半圆凹槽(13),所述半圆凹槽(13)中在靠近所述底盖(11)的底部位置处开设有内凹口(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端可调立式磁棒电感,包括中心位置的磁棒体(2),绕线(3)与安装在所述磁棒体(2)上下两端的顶部安装件(4)和底部安装件(1),所述绕线(3)绕在所述磁棒体(2)上延伸出顶部绕线端(32)与尾部绕线端(3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安装件(4)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磁棒体(2)上端面的顶盖(41),所述顶盖(41)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调节滑槽(45),所述调节滑槽(45)后侧等距分布设置有凹槽(44),所述调节滑槽(45)中滑动安装有调节底板(51),所述调节底板(51)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滑槽(54),所述安装滑槽(54)中滑动连接有拨板(53),所述调节底板(51)中贯通设置有引线孔二(52),所述尾部绕线端(31)穿过所述引线孔二(52),所述顶盖(41)左侧位置处贯通有引线孔一(4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竞赛,董君斌,何峰,李雄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普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