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内镜部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内镜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092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内镜部件,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腔中设置有器管和隔离管,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先端头,所述外管于先端头处开设有供器管探出的管出口,所述管出口至少部分位于外管的圆柱面上,所述先端头内设置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外管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外管与器管、隔离管之间的空间作为进液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在内镜器械中先端头内设置有图像传感器,其中图像传感器传导线和光路通过隔离管隔离,外管与器管、隔离管之间的空间作为进液通道的设计,从而最大的利用内部空间,提高装置内部空间的使用率,同时也使得装置内的各个部位变的更加的紧凑,从而解决了不能最大利用装置内部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内镜部件


技术介绍

1、宫腔镜是一种用于检查妇女生殖器官的内窥镜,通常用于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宫腔镜器械通道是用于在宫腔镜手术中引入和操作手术器械的通道。

2、宫腔镜器械通道通常由宫腔镜的主体部分和连接器组成,主要的宫腔镜手术器械包括镜柄、光源、摄像头和操作通道,操作通道是用于引入和操作手术器械的通道,通常位于宫腔镜的主体部分上。

3、操作通道通常具有一定的直径和长度,以便引入各种手术器械,如刀片、镊子、剪刀,它通常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弯曲性,以便在宫腔镜手术中进行精准的操作。

4、宫腔镜器械通道的设计和结构通常需要考虑手术器械的引入和操作的便利性、安全性和操作的精准性,以确保宫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效果的最大化。

5、传统内窥镜器械通道口一般在先端部位中,占用较大的端面位置,导致内窥镜尺寸加大,或减少其他功能件的位置大小,传统内窥镜有独立的进水通道,有效面积占用率不高,空间浪费大,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内镜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内窥镜器械通道口一般在先端部位中,占用较大的端面位置,导致内窥镜尺寸加大,或减少其他功能件的位置大小,同时传统的内窥镜有独立的进水通道,有效面积占用率不高,空间浪费大,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内镜部件,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内镜部件,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腔中设置有器管和隔离管,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先端头,所述外管于先端头处开设有供器管探出的管出口,所述管出口至少部分位于外管的圆柱面上,所述先端头内设置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外管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出液口;

4、所述外管与器管、隔离管之间的空间作为进液通道。

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底部并且位于隔离管的内腔中连接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连接在隔离管内腔的侧壁上,所述固定连接板的侧壁上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移动连接板,所述移动连接板的侧壁上并且位于调节螺杆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滑杆,所述移动连接板的侧壁上连接有移动推杆,所述移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转轴,所述连杆转轴的侧壁上并且位于移动推杆的两侧对称连接有调节推杆,所述调节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衔接转轴,所述衔接转轴的侧壁上连接有固定连接座,下端的固定连接座连接在先端头内腔的底部,上端的所述固定连接座连接在图像传感器的底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底部并且位于固定连接座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衔接座,所述固定衔接座上连接有转动衔接座,所述转动衔接座连接在先端头内腔的底部。

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先端头内设置有图像传感器,其中图像传感器传导线和光路通过隔离管隔离,所述器管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弯曲,其中导向弯曲的导向中心线与先端头端面角度在60°~120°。

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管出口的长度大于器管弯曲部分的水平长度,所述外管为直管结构,所述先端头的端面为斜向端面,所述隔离管的一端与先端头的一端采用无缝隙相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先端头与器管端面和外管内接面相贴合,所述器管的弯曲部分弯曲面的一端与管出口剖口面的一端无台阶光顺衔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器管弯曲后沿外管直管管面平切切除弯曲部分,并将器管插入外管中。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连接板与调节螺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移动连接板之间通过转动座相连接,其中调节螺杆与转动座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连接板上并且与固定滑杆对应开设有衔接孔,其中固定滑杆与衔接孔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推杆上并且与连杆转轴对应开设有衔接孔,其中连杆转轴与衔接孔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推杆上并且与连杆转轴对应开设有衔接孔,其中连杆转轴与衔接孔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推杆上并且与衔接转轴对应开设有衔接孔,其中衔接转轴与衔接孔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衔接座与转动衔接座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座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内镜器械中外管的圆柱面上并且位于器管的末端开设有管出口的设计,使得器管的管出口不占用先端头部位尺寸,可有效减少外管直径,从而解决了器管的管出口占用先端头部位尺寸的问题。

1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内镜器械中器管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弯曲,其中导向弯曲的导向中心线与先端头端面角度在60°~120°的设计,从而保证图像传感器视向与器械导向同步,使得装置手术中使用起来,更加的顺利,从而解决了图像传感器视向与器械导向不能同步的问题。

1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在内镜器械中先端头内设置有图像传感器,其中图像传感器传导线和光路通过隔离管隔离,外管与器管、隔离管之间的空间作为进液通道的设计,从而最大的利用内部空间,提高装置内部空间的使用率,同时也使得装置内的各个部位变的更加的紧凑,从而解决了不能最大利用装置内部空间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部件,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内腔中设置有器管(2)和隔离管(3),所述外管(1)的一端设置有先端头(4),所述外管(1)于先端头(4)处开设有供器管(2)探出的管出口(5),所述管出口(5)至少部分位于外管(1)的圆柱面上,所述先端头(4)内设置有图像传感器(6),所述外管(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出液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6)的底部并且位于隔离管(3)的内腔中连接有角度调节结构(7),所述角度调节结构(7)包括固定连接板(701),所述固定连接板(701)连接在隔离管(3)内腔的侧壁上,所述固定连接板(701)的侧壁上连接有调节螺杆(702),所述调节螺杆(702)的另一端连接有移动连接板(703),所述移动连接板(703)的侧壁上并且位于调节螺杆(702)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滑杆(704),所述移动连接板(703)的侧壁上连接有移动推杆(705),所述移动推杆(705)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转轴(706),所述连杆转轴(706)的侧壁上并且位于移动推杆(705)的两侧对称连接有调节推杆(707),所述调节推杆(707)的另一端连接有衔接转轴(708),所述衔接转轴(708)的侧壁上连接有固定连接座(709),下端的固定连接座(709)连接在先端头(4)内腔的底部,上端的所述固定连接座(709)连接在图像传感器(6)的底部,所述图像传感器(6)的底部并且位于固定连接座(709)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衔接座(710),所述固定衔接座(710)上连接有转动衔接座(711),所述转动衔接座(711)连接在先端头(4)内腔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先端头(4)内设置有图像传感器,其中图像传感器传导线和光路通过隔离管(3)隔离,所述器管(2)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弯曲,其中导向弯曲的导向中心线与先端头(4)端面角度在6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出口(5)的长度大于器管(2)弯曲部分的水平长度,所述外管(1)为直管结构,所述先端头(4)的端面为斜向端面,所述隔离管(3)的一端与先端头(4)的一端采用无缝隙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先端头(4)与器管(2)端面和外管(1)内接面相贴合,所述器管(2)的弯曲部分弯曲面的一端与管出口(5)剖口面的一端无台阶光顺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管(2)弯曲后沿外管(1)直管管面平切切除弯曲部分,并将器管(2)插入外管(1)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板(701)与调节螺杆(702)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702)的另一端与移动连接板(703)之间通过转动座相连接,其中调节螺杆(702)与转动座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板(701)上并且与固定滑杆(704)对应开设有衔接孔,其中固定滑杆(704)与衔接孔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推杆(705)上并且与连杆转轴(706)对应开设有衔接孔,其中连杆转轴(706)与衔接孔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推杆(707)上并且与连杆转轴(706)对应开设有衔接孔,其中连杆转轴(706)与衔接孔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推杆(707)上并且与衔接转轴(708)对应开设有衔接孔,其中衔接转轴(708)与衔接孔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衔接座(710)与转动衔接座(711)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座(711)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部件,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内腔中设置有器管(2)和隔离管(3),所述外管(1)的一端设置有先端头(4),所述外管(1)于先端头(4)处开设有供器管(2)探出的管出口(5),所述管出口(5)至少部分位于外管(1)的圆柱面上,所述先端头(4)内设置有图像传感器(6),所述外管(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出液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6)的底部并且位于隔离管(3)的内腔中连接有角度调节结构(7),所述角度调节结构(7)包括固定连接板(701),所述固定连接板(701)连接在隔离管(3)内腔的侧壁上,所述固定连接板(701)的侧壁上连接有调节螺杆(702),所述调节螺杆(702)的另一端连接有移动连接板(703),所述移动连接板(703)的侧壁上并且位于调节螺杆(702)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滑杆(704),所述移动连接板(703)的侧壁上连接有移动推杆(705),所述移动推杆(705)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转轴(706),所述连杆转轴(706)的侧壁上并且位于移动推杆(705)的两侧对称连接有调节推杆(707),所述调节推杆(707)的另一端连接有衔接转轴(708),所述衔接转轴(708)的侧壁上连接有固定连接座(709),下端的固定连接座(709)连接在先端头(4)内腔的底部,上端的所述固定连接座(709)连接在图像传感器(6)的底部,所述图像传感器(6)的底部并且位于固定连接座(709)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衔接座(710),所述固定衔接座(710)上连接有转动衔接座(711),所述转动衔接座(711)连接在先端头(4)内腔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先端头(4)内设置有图像传感器,其中图像传感器传导线和光路通过隔离管(3)隔离,所述器管(2)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弯曲,其中导向弯曲的导向中心线与先端头(4)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良王磊俞国良陈辉毅邵华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