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085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输液支架,包括支柱,所述支柱内活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支柱侧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通过转轴设置有齿轮,所述调节杆底部设置有与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所述固定块远离调节杆一侧活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齿轮一端设置有啮合齿,且定位块靠近啮合齿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调节杆顶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两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壁设置有T型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活动设置有与活动槽相适配的工字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远离活动槽一侧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支撑板内设置有与顶杆底部相连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顶杆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为开口向上的圆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输液支架


技术介绍

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输液支架主要有落地式和悬吊是两种形式,这些输液支架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不便于移动,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只能位于床上,不能随便走动。在医护人员繁忙且患者独自来输液或者家长独自带婴儿输液的情况下,婴儿很容易哭闹,此时家长需要走动拍打晃动婴儿进行哄睡,而当需要进行必要的走动时,现有的两种输液支架患者都不能很好的被患者独自带动进行移动。

2、现有技术中关于医疗器械输液支架,之前有公开技术方案为,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6548917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输液支架,该申请案通过设置肩部固定带和腰部固定带,可将输液支架通过肩部固定带和腰部固定带固定于患者身上,将药液瓶挂于挂钩上即可随意走动,活动自如。解决了现有的两种输液支架患者都不能很好的被患者独自带动进行移动的问题。

3、但是其依然存在以下问题:此种输液支架顶部设置单一挂钩,当患者走动过程中被外界环境误碰误撞到时,或者患者需要做必要的蹲起动作时,简单的挂钩很难对药液瓶进行很好的悬挂固定,此时,药液瓶很容易从挂钩上脱落或产生大幅度倾斜晃动,将对患者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当药液瓶瓶内药液输完时,不便于患者第一时间知道呼叫医护人员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支架,包括支柱,所述支柱内部活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支柱侧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通过转轴设置有齿轮,所述调节杆底部靠近固定块一侧设置有与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所述固定块远离调节杆一侧活动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转动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齿轮一端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啮合齿,且定位块靠近啮合齿处设置有限位块,通过使得齿轮转动带动与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上下活动,从而驱动调节杆上下活动,当调节杆调节至所需高度后,通过向固定块内部推动定位块,使得定位块端部设置的啮合齿与齿轮相啮合,从而控制齿轮停止转动;所述调节杆顶部横向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两端下方设置有倒置的漏斗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壁设置有t型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活动设置有与活动槽相适配的工字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远离活动槽一侧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型号为ry-spx613,且液位感应器上方设置有指示灯和报警器,所述支撑板内设置有与顶杆底部相连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顶杆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为开口向上的圆环,将药液瓶悬挂在挂钩上,然后将液位感应器通过活动块移动至药液瓶瓶口处,挂钩为开口向上的圆环使得药液瓶不会轻易脱落,同时挂钩外设置有支撑板,可对药液瓶起限位支撑作用,减少因患者移动或蹲起时造成的晃动而导致药液瓶倾倒,从而对患者造成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将液位感应器通过活动块移动至药液瓶瓶口处,当药液瓶内部药液输至药液瓶瓶口处时,液位感应器接收感应信号从而发出警报,警醒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同时指示灯闪烁,以便快速定位报警药液瓶。

3、优选的,所述转轴一端贯穿固定块一侧与转盘相连,且转盘远离转轴一侧设置有摇把,通过转动摇把驱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杆进行上下活动。

4、优选的,所述定位块四个周角设置为圆弧形,且固定块外周角为圆弧形设置,圆角可避免尖角对患者或医护人员在调节调节杆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磕碰。

5、优选的,所述支柱中部固定设置有横臂,所述横臂两端固定设置有固定肩带,且横臂中部远离支柱一侧设置有更切合人体背部形态的弧形凹槽,使得患者与输液支架的接触更加舒适。

6、优选的,所述支柱下方且与横臂同侧设置有固定腰带,固定腰带配合固定肩带使用,将输液支架固定在患者背部。

7、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调节杆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定位块活动设置在通槽内,且定位块上设置的限位块直径大于通槽内直径,便于对定位块滑动进行限位,避免推拉过程中定位块脱落。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侧面设置有供药瓶悬挂的开口,且支撑板上开口均设置在靠近调节杆一侧,一般情况下在输液过程中,靠近调节杆一侧的药液瓶受到的外部因素较少,开口在内侧可以很好的保护外侧药液瓶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破环。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固定腰带配合固定肩带使用,将输液支架固定在患者背部,便于患者走动,同时设置药液瓶悬挂结构和药液液位检测结构用于固定检测药液瓶,将药液瓶悬挂在挂钩上,然后将液位感应器通过活动块移动至药液瓶瓶口处,挂钩为开口向上的圆环使得药液瓶不会轻易脱落,同时挂钩外设置的支撑板,可对药液瓶起限位支撑作用,减少因患者移动或蹲起时造成的晃动而导致药液瓶倾倒,从而对患者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通过将液位感应器通过活动块移动至药液瓶瓶口处,当药液瓶内部药液输至药液瓶瓶口处时,液位感应器接收感应信号从而发出警报,警醒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同时指示灯闪烁,以便快速定位报警药液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1),所述支柱(1)内部活动设置有调节杆(2),所述支柱(1)侧面设置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内部通过转轴(4)设置有齿轮(5),所述调节杆(2)底部靠近固定块(3)一侧设置有与齿轮(5)啮合连接的齿条(10),所述固定块(3)远离调节杆(2)一侧活动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5)转动的定位块(8),所述定位块(8)靠近齿轮(5)一端设置有与齿轮(5)相啮合的啮合齿,且定位块(8)靠近啮合齿处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调节杆(2)顶部横向设置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两端下方设置有倒置的漏斗形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内壁设置有T型活动槽(13),所述活动槽(13)内部活动设置有与活动槽(13)相适配的工字活动块(14),所述活动块(14)远离活动槽(13)一侧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支撑板(12)内设置有与顶杆(11)底部相连的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远离顶杆(11)一端设置有挂钩(16),所述挂钩(16)为开口向上的圆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一端贯穿固定块(3)一侧与转盘(6)相连,且转盘(6)远离转轴(4)一侧设置有摇把(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8)四个周角设置为圆弧形,且固定块(3)外周角为圆弧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中部固定设置有横臂(17),所述横臂(17)两端固定设置有固定肩带(18),且横臂(17)中部远离支柱(1)一侧设置有更切合人体背部形态的弧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下方且与横臂(17)同侧设置有固定腰带(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远离调节杆(2)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定位块(8)活动设置在通槽内,且定位块(8)上设置的限位块(9)直径大于通槽内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侧面设置有供药瓶悬挂的开口,且支撑板(12)上开口均设置在靠近调节杆(2)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1),所述支柱(1)内部活动设置有调节杆(2),所述支柱(1)侧面设置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内部通过转轴(4)设置有齿轮(5),所述调节杆(2)底部靠近固定块(3)一侧设置有与齿轮(5)啮合连接的齿条(10),所述固定块(3)远离调节杆(2)一侧活动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5)转动的定位块(8),所述定位块(8)靠近齿轮(5)一端设置有与齿轮(5)相啮合的啮合齿,且定位块(8)靠近啮合齿处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调节杆(2)顶部横向设置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两端下方设置有倒置的漏斗形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内壁设置有t型活动槽(13),所述活动槽(13)内部活动设置有与活动槽(13)相适配的工字活动块(14),所述活动块(14)远离活动槽(13)一侧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支撑板(12)内设置有与顶杆(11)底部相连的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远离顶杆(11)一端设置有挂钩(16),所述挂钩(16)为开口向上的圆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支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琴徐杰宋怡沁何媛芳陈利增朱明俊王煜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