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914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技术属于声电换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声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发声振动装置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设于所述收容空间的磁路系统以及分设于所述磁路系统两侧的发声单元及线圈组件;所述磁路系统弹性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发声单元包括相连接的振膜和音圈,所述音圈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磁路系统产生的磁场中,并用于驱动所述振膜沿第一方向振动发声;所述线圈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磁路系统产生的磁场中,适于驱动所述磁路系统沿第二方向振动,其中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声电换能,具体涉及一种发声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等产品中,通常具有发声元件和振动元件,如扬声器模组和马达,当通讯终端收到通讯请求时,例如电话、短信时,来电提示方式有声音提示和振动提示两种。在传统的设计方案中,扬声器和振动马达的性能提升一般是通过增大产品尺寸来实现的,但是伴随着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越来越紧凑,电池、主板、摄像头占用空间越来越大,这又要求扬声器及振动马达尺寸不能增加甚至还要减小,因此由于性能提升的需求之间产生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声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至少部分解决扬声器和振动马达在电子设备内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声振动装置,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设于所述收容空间的磁路系统以及分设于所述磁路系统两侧的发声单元及线圈组件;

3、所述磁路系统弹性连接于所述壳体;

4、所述发声单元包括相连接的振膜和音圈,所述振膜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音圈至少部分位于磁路系统产生的磁场中,并用于驱动所述振膜沿第一方向振动发声;

5、所述线圈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磁路系统产生的磁场中,适于驱动所述磁路系统沿第二方向振动,其中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6、本技术提出的发声振动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7、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架同一侧面的主磁钢和副磁钢,其中,所述副磁钢环设于所述主磁钢外侧并与所述主磁钢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磁间隙中。

8、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扁平的环形线圈,所述环形线圈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环形线圈的两个驱动长边分别与所述主磁钢和副磁钢相对应。

9、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为磁轭。

10、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轭上设有通孔,至少部分所述主磁钢和至少部分所述副磁钢经所述通孔与至少部分所述环形线圈相对。

11、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线圈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环形线圈沿第二方向依次布设,两个所述环形线圈相邻的两个驱动长边均与所述主磁钢相对;

12、沿第二方向,所述磁轭上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环形线圈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相对应。

13、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面向所述发声单元一侧的支撑臂,所述主磁钢和所述副磁钢均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支撑臂弹性连接于所述壳体。

14、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沿第二方向,所述磁路系统两端均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

15、或者,沿第二方向,所述磁路系统两端均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并且,每个所述弹片对应设置有一对挡块,一个所述挡块设于所述弹片第一端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挡块设于所述弹片第二端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

16、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磁钢和所述副磁钢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主磁钢的充磁方向和所述副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

17、本技术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

18、本技术提供的发声振动装置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设于所述收容空间的磁路系统以及分设于所述磁路系统两侧的发声单元及线圈组件;所述磁路系统弹性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发声单元包括相连接的振膜和音圈,所述音圈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磁路系统产生的磁场中,并用于驱动所述振膜沿第一方向振动发声;所述线圈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磁路系统产生的磁场中,适于驱动所述磁路系统沿第二方向振动,其中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上述结构通过使磁路系统弹性连接于壳体内,并在线圈组件的驱动下沿第二方向振动,从而使磁路系统形成为振动马达的振子,给予用户振动提示,同时,发声单元的部分音圈插入磁路组件的磁间隙之间,并能够沿着自身轴向所在的第一方向往复运动,驱动振膜振动发声,从而使同一磁路系统同时满足发声单元和振动马达的需求,有效减少了发声振动装置内磁路系统的设备数量,降低了发声装置的整体体积,减少了发声振动装置在电子设备内的空间占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设于所述收容空间的磁路系统以及分设于所述磁路系统两侧的发声单元及线圈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架同一侧面的主磁钢和副磁钢,其中,所述副磁钢环设于所述主磁钢外侧并与所述主磁钢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磁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扁平的环形线圈,所述环形线圈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环形线圈的两个驱动长边分别与所述主磁钢和副磁钢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磁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上设有通孔,至少部分所述主磁钢和至少部分所述副磁钢经所述通孔与至少部分所述环形线圈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线圈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环形线圈沿第二方向依次布设,两个所述环形线圈相邻的两个驱动长边均与所述主磁钢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面向所述发声单元一侧的支撑臂,所述主磁钢和所述副磁钢均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支撑臂弹性连接于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磁路系统两端均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钢和所述副磁钢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主磁钢的充磁方向和所述副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设于所述收容空间的磁路系统以及分设于所述磁路系统两侧的发声单元及线圈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架同一侧面的主磁钢和副磁钢,其中,所述副磁钢环设于所述主磁钢外侧并与所述主磁钢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磁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扁平的环形线圈,所述环形线圈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环形线圈的两个驱动长边分别与所述主磁钢和副磁钢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磁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上设有通孔,至少部分所述主磁钢和至少部分所述副磁钢经所述通孔与至少部分所述环形线圈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东升袁林涛张雨晴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