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89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其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动阀片和驱动装置,动阀片与上阀体和下阀体均转动密封配合,上阀体的侧壁上设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内设对应的进水腔、出水腔和排污腔;动阀片上设传动孔和进水通孔、出水通孔、第一盲板区和第二盲板;下阀体的侧壁上设有通过射流器连通的再生口和过水口,底部设有第一滤芯接口和第二滤芯接口,下阀体内设有中心盲孔和沿中心盲孔的圆周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工位腔、第二工位腔、第三盲腔、第四盲腔、第五工位腔、第六工位腔、第七工位腔、第八盲腔和第九工位腔。本技术的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功能完善,结构紧凑合理,更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工业或民用水处理系统通常采用多功能控制阀来进行水流道的切换,进而实现制软水、反洗、吸盐再生、正洗等功能。

2、多功能控制阀以平面多路阀最为常见,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781072u的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双静片平面密封多路阀,其包括在轴上端固定设置的手柄,位于手柄下部设置的上阀,上阀内腔分割成进水腔、出水腔、排污腔,上阀侧壁上加工有与进水腔相联通的进水口、与出水腔相连通的出水口、与排污腔相连通的排污口,上阀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下阀,下阀上加工有上灌口通道、下灌口通道,位于上阀与下阀之间的轴上依次设置有上静片、动片、下静片,动片与轴固定连接,动片上加工有过水孔,上静片上加工有工位孔,下静片与上静片结构相同,动片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上静片和下静片贴紧密封。

3、上述双静片平面密封多路阀在工作时,通过转动动片,调整动片的位置虽然能实现运行、反洗和正洗三个功能,但是不具备单独吸盐再生的功能,若要实现吸盐再生,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再生需要和反洗工序一同进行,即反洗的过程同时吸盐,为逆流再生的处理方式,难以自由调节反洗和吸盐再生这两个过程的工作时间,在实际水处理中使用效果较差。

4、又如申请公开号为cn111520509a的所公开的一种双静片多功能软化阀及其水处理装置,虽然实现了反洗与再生分离,但是其动阀片是从侧面进水,需要根据进水量的需求而改变自身的厚度,其动阀片等主要部件的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以解决现有的水处理控制阀功能不完善、使用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动阀片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动阀片传动连接以驱使动阀片旋转,动阀片与上阀体和下阀体均转动密封配合;

4、所述上阀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上阀体内设有同轴且隔断开的上内阀腔和上外阀腔,上内阀腔包括中心通孔和沿中心通孔的周向分布的水平截面呈扇环状的进水腔、出水腔和排污腔,进水腔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80°,出水腔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排污腔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5、所述动阀片上设有与所述中心通孔上下对应的传动孔,动阀片上于传动孔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进水通孔、出水通孔、第一盲板区和第二盲板区,进水通孔与出水通孔相对布置且两者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60°;

6、所述下阀体的侧壁上设有通过射流器连通的再生口和过水口,底部设有用于与处理罐体连通的第一滤芯接口和用于与中心管连通的第二滤芯接口,下阀体内设有同轴且隔断开的下内阀腔和下外阀腔,下内阀腔包括中心盲孔和沿中心盲孔的圆周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工位腔、第二工位腔、第三盲腔、第四盲腔、第五工位腔、第六工位腔、第七工位腔、第八盲腔和第九工位腔,第一工位腔、第六工位腔和第九工位腔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60°,第二工位腔、第三盲腔、第四盲腔、第五工位腔、第七工位腔以及第八盲腔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30°;

7、所述第一工位腔、第五工位腔、第七工位腔以及第三盲腔的下开口均与第一滤芯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工位腔和第六工位腔、第九工位腔均与第二滤芯接口连通,所述第四盲腔与再生口连通,所述第五工位腔、第三盲腔的下开口与过水口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动阀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润滑层。

9、进一步的,所述动阀片上于传动孔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十根阀片分隔梁,以将第一盲板区和第二盲板区分别分隔成四个圆心角均为30°的盲板;下阀体的各个工位腔和盲腔之间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下阀体分隔板相互隔开,上阀体的各腔室之间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阀体分隔板相互隔开。

10、进一步的,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插接装配。

11、进一步的,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一体注塑成型。

12、本技术的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的有益效果是:

13、本技术的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在现有上阀体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改进下阀体的结构,这样在驱动装置驱动动阀片转动相应的角度后,能够单独实现制软水、反洗、吸盐再生、正洗等功能,阀体的功能更完善,且各个功能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进而能实现各个工作过程时间的自由调节;另外,吸盐再生的过程是顺流再生,采用这种方式的设备和运行更为简单,更加符合实际中的使用情况;本技术的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在结构上更紧凑合理,同时节省材料,成本更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动阀片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动阀片传动连接以驱使动阀片旋转,动阀片与上阀体和下阀体均转动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润滑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上于传动孔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十根阀片分隔梁,以将第一盲板区和第二盲板区分别分隔成四个圆心角均为30°的盲板;下阀体的各个工位腔和盲腔之间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下阀体分隔板相互隔开,上阀体的各腔室之间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阀体分隔板相互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插接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一体注塑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动阀片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动阀片传动连接以驱使动阀片旋转,动阀片与上阀体和下阀体均转动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润滑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软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上于传动孔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十根阀片分隔梁,以将第一盲板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康润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