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871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本技术提供一种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使用时将T型抱箍连接件置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下,第一连接板抵靠下翼缘板,第二连接板和钢骨架隔墙槽钢立柱的上端左右相互抵靠设置并通过下紧固件紧固,将前后U型抱箍连接件分别嵌设在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前后凹槽中并与它们粘接,将前垫板置于前底板前侧和第一连接板前端之间并通过前左和前后紧固件紧固,将后垫板置于后底板后侧和第一连接板后端之间并通过后左和后右紧固件紧固。本技术施工简便,连接安全牢固可靠,能吸收主体结构的震动和位移,避免对原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进行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涉及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连接,具体是指一种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2、建筑施工过程中会遇到钢骨架隔墙与原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连接的情形,传统做法以及工艺是将钢骨架隔墙直接焊接于原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材料规格多,工艺繁琐,焊接量大,重量较重,施工不便,将钢骨架隔墙直接焊接于原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焊接接触面少,仅为线型接触,焊接后无法进行位置调节,也无法吸收主体结构的震动和位移;焊接到原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时,既破坏了原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表面防火防腐层,又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热量对原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时的力学性能进行破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场焊接存在偏差,不同施工人员焊接出的尺寸存在差异,给下道工序施工带来不便,无法使下道工序中的施工内容提前进行定尺批量加工制作。

3、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连接装置,其施工简便,连接安全牢固可靠,能吸收主体结构的震动和位移,避免对原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进行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施工简便,连接安全牢固可靠,能吸收主体结构的震动和位移,避免对原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进行破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3、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前u型抱箍连接件、后u型抱箍连接件、t型抱箍连接件、前垫板、后垫板、前左紧固件、前右紧固件、后左紧固件、后右紧固件和下紧固件,其中:

4、所述前u型抱箍连接件包括前顶板、前底板和前连接板,所述前顶板和所述前底板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前连接板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前连接板位于所述前顶板的后侧和所述前底板的后侧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前顶板的后侧和所述的前底板的后侧;

5、所述后u型抱箍连接件包括后顶板、后底板和后连接板,所述后顶板和所述后底板均水平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后连接板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后连接板位于所述后顶板的前侧和所述后底板的前侧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后顶板的前侧和所述的后底板的前侧,所述前顶板和所述后顶板、所述前底板和所述后底板以及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均前后相互间隔设置;

6、所述t型抱箍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水平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

7、所述前垫板和所述后垫板均水平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前底板和所述后底板下,所述前垫板位于所述前底板的前侧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端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和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所述后垫板位于所述后底板的后侧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端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和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所述前左紧固件、所述前右紧固件、所述后左紧固件和所述后右紧固件均竖向设置,所述前左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左部、所述前垫板的左部和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左部从而将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左部、所述的前垫板的左部和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左部紧固在一起,所述前右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右部、所述前垫板的右部和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右部从而将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右部、所述的前垫板的右部和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右部紧固在一起,所述后左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左部、所述后垫板的左部和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左部从而将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左部、所述的后垫板的左部和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左部紧固在一起,所述后右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右部、所述后垫板的右部和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右部从而将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右部、所述的后垫板的右部和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右部紧固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前左紧固件和所述前右紧固件之间以及所述后左紧固件和所述后右紧固件之间;

8、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和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的钢骨架隔墙槽钢立柱的上端左右相互抵靠设置,所述下紧固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下紧固件用于沿所述左右方向穿设所述的钢骨架隔墙槽钢立柱的上端并沿所述左右方向穿设所述第二连接板从而将所述的钢骨架隔墙槽钢立柱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紧固在一起,所述下紧固件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下紧固件相互间隔就设置。

9、较佳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左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右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左部和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右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前左安装孔、前右安装孔、后左安装孔和后右安装孔,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左部和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右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前左连接孔和前右连接孔,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左部和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右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后左连接孔和后右连接孔,所述前左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前左安装孔和所述前左连接孔,所述前右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前右安装孔和所述前右连接孔,所述后左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后左安装孔和所述后左连接孔,所述后右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后右安装孔和所述后右连接孔;

10、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下紧固件沿所述左右方向穿设所述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数目和所述的下紧固件的数目相同,所述固定孔和下紧固件一一对应设置。

11、更佳地,所述前右安装孔、所述后左安装孔、所述前左连接孔、所述前右连接孔、所述后左连接孔、所述后右连接孔和所述固定孔均为第一腰圆孔,所述第一腰圆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前左安装孔和所述后右安装孔均为第二腰圆孔,所述第二腰圆孔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腰圆孔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所述第二腰圆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为50mm和20mm。

13、更佳地,所述固定孔的数目为4个,4个所述固定孔分布在一个矩形的4个角部。

14、较佳地,所述前左紧固件包括前左螺栓和前左螺母,所述前左螺栓竖向设置并竖向穿设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左部、所述的前垫板的左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U型抱箍连接件、后U型抱箍连接件、T型抱箍连接件、前垫板、后垫板、前左紧固件、前右紧固件、后左紧固件、后右紧固件和下紧固件,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左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右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左部和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右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前左安装孔、前右安装孔、后左安装孔和后右安装孔,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左部和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右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前左连接孔和前右连接孔,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左部和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右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后左连接孔和后右连接孔,所述前左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前左安装孔和所述前左连接孔,所述前右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前右安装孔和所述前右连接孔,所述后左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后左安装孔和所述后左连接孔,所述后右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后右安装孔和所述后右连接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右安装孔、所述后左安装孔、所述前左连接孔、所述前右连接孔、所述后左连接孔、所述后右连接孔和所述固定孔均为第一腰圆孔,所述第一腰圆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前左安装孔和所述后右安装孔均为第二腰圆孔,所述第二腰圆孔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圆孔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所述第二腰圆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为50mm和20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数目为4个,4个所述固定孔分布在一个矩形的4个角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紧固件包括前左螺栓和前左螺母,所述前左螺栓竖向设置并竖向穿设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左部、所述的前垫板的左部、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左部和所述前左螺母且螺纹啮合所述前左螺母,所述前右紧固件包括前右螺栓和前右螺母,所述前右螺栓竖向设置并竖向穿设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右部、所述的前垫板的右部、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右部和所述前右螺母且螺纹啮合所述前右螺母,所述后左紧固件包括后左螺栓和后左螺母,所述后左螺栓竖向设置并竖向穿设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左部、所述的后垫板的左部、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左部和所述后左螺母且螺纹啮合所述后左螺母;所述后右紧固件包括后右螺栓和后右螺母,所述后右螺栓竖向设置并竖向穿设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右部、所述的后垫板的右部、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右部和所述后右螺母且螺纹啮合所述后右螺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螺栓、所述前右螺栓、所述后左螺栓和所述后右螺栓均为高强螺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还包括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所述前加强板和所述后加强板均竖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前加强板位于所述前连接板之前并位于所述前顶板和所述前底板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前连接板、所述前顶板和所述前底板,所述后加强板位于所述后连接板之后并位于所述后顶板和所述后底板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后连接板、所述后顶板和所述后底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板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前底板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前连接板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后顶板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后底板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和所述后连接板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均为30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板、所述前底板、所述前连接板、所述后顶板、所述后底板、所述后连接板、所述前垫板和所述后垫板均为钢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u型抱箍连接件、后u型抱箍连接件、t型抱箍连接件、前垫板、后垫板、前左紧固件、前右紧固件、后左紧固件、后右紧固件和下紧固件,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左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前端的右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左部和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后端的右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前左安装孔、前右安装孔、后左安装孔和后右安装孔,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左部和所述的前底板的前侧的右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前左连接孔和前右连接孔,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左部和所述的后底板的后侧的右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后左连接孔和后右连接孔,所述前左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前左安装孔和所述前左连接孔,所述前右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前右安装孔和所述前右连接孔,所述后左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后左安装孔和所述后左连接孔,所述后右紧固件竖向穿设所述后右安装孔和所述后右连接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右安装孔、所述后左安装孔、所述前左连接孔、所述前右连接孔、所述后左连接孔、所述后右连接孔和所述固定孔均为第一腰圆孔,所述第一腰圆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前左安装孔和所述后右安装孔均为第二腰圆孔,所述第二腰圆孔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圆孔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所述第二腰圆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为50mm和20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数目为4个,4个所述固定孔分布在一个矩形的4个角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骨架隔墙与建筑工字钢梁或吊顶转换层h型钢的装配式抱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紧固件包括前左螺栓和前左螺母,所述前左螺栓竖向设置并竖向穿设所述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铭达吴燕舟杨春春张佳宜任雅男周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