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防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60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交流接触器防尘结构,涉及交流接触器。通过隔板和插槽配合,使交流接触器内部成密闭空间,有效的解决交流接触器的防尘问题。其具体方案是在壳体上的六个主触头和两个辅助触头接线型腔中各制一对垂直向插槽,端盖上与插槽对应部位设置相应的隔板,当端盖与壳体结合时,隔板插入插槽并压在接触板上,在隔板内侧形成密闭空间,有效的防止粉尘进入接触器内部,保证接触器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交流接触器,起防尘作用,使交流接触器能够用于工作环境恶劣的场所。(*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流接触器,具体是交流接触器防尘结构
技术介绍
交流接触器的接触系统和灭弧系统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因而壳体和其他零件的结 构必须考虑触头部件装配工艺性和产品灭弧性能。这在零件结构上不可避免的预留了触头 安装孔和飞弧散热孔,导致壳体与端盖装配完成后结构上存在一些缺陷,防尘性能差。而接 触系统的触点尤怕粉尘污染。所以现有的交流接触器难以满足面粉、水泥加工、纺织行业和 电焊等粉尘污染严重、工作环境恶劣场合的使用要求,限制了交流接触器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适应用户使用要求,满足各种工作环境的应用需要,对现有交流接 触器的有关零件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防尘结构,以提高交流接触器的 防尘性能。技术方案交流接触器防尘结构涉及交流接触器的端盖、壳体、触头接线型腔和接触板,本实 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在于在壳体上六个主触头和两个辅助触头的接线型腔中各制一对垂直 方向的插槽,端盖上与插槽对应部位设置有相应的隔板,当端盖与壳体结合时,端盖上的隔 板插入型腔中的插槽并直接压在接触板上,这样在隔板内侧形成一个与外部相对隔绝的密 闭空间,杜绝粉尘进入接触器内部。有益效果与现有交流接触器结构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防尘效果好, 能满足各种工作环境的要求。由于将接触器的灭弧空间单独隔出来实现内部空间的封闭, 既不影响接触器的灭弧性能又有效的防止粉尘进入接触器内部,保证了接触器正常工作, 扩大了接触器的应用范围;2、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和装配,利于接触器的大批量生产; 3、防尘隔板与端盖一次性注塑成型,不增加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为交流接触器防尘结构立体示意图图面说明图1中1-端盖2-壳体3-隔板4-插槽5-接触板6-主触头7_辅助触 头具体实施方式交流接触器防尘结构是对现有交流接触器部分零件改进设计而完成的。下面结合 附图说明其具体实施方式改进设计所涉及的零件和部位有端盖1、壳体2、接触板5、主触 头6、辅助触头7和触头接线型腔,在壳体2上的六个主触头6和两个辅助触头7的接线型腔中,各制出一对垂直方向的插槽4,端盖1上对应部位设置相应的隔板3,隔板3的厚度与 插槽4的宽度一致,隔板3的宽度与型腔中相对的两插槽底的距离一致,隔板3的长度与型 腔高度一致,正好使隔板3插入插槽4后直接压在接触板5上,使壳体2内侧形成密闭空间, 有效的防止粉尘进入。本设计仅对原有零件结构予以改进,未增加新零件,故所需材料和工 艺方法不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接触器防尘结构,包括端盖、壳体、触头接线型腔和接触板,其特征在于壳体(2)上6个主触头(6)和两个辅助触头(7)的接线型腔中各制有一对垂直方向的插槽(4),端盖(1)上与插槽(4)对应部位设置有相应的隔板(3),端盖(1)与壳体(2)结合时,端盖(1)上的隔板(3)插入插槽(4)并直接压在接触板(5)上,使隔板(3)内侧形成与外部相对隔绝的密闭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交流接触器防尘结构,包括端盖、壳体、触头接线型腔和接触板,其特征在于壳体(2)上6个主触头(6)和两个辅助触头(7)的接线型腔中各制有一对垂直方向的插槽(4),端盖(1)上与插槽(4)对应部位设置有相应的隔板(3),端盖(1)与壳体(2)结合时,端盖(1)上的隔板(3)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军政周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