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541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包括锁壳和设置在锁壳内的锁舌,锁舌的锁止包括电动锁紧部分和手动锁紧部分,电动锁紧部分包括电机,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弧形缺口,弧形缺口为螺旋式同心薄壁结构,锁舌与弧形缺口接触,随着弧形缺口的转动带动锁舌在锁壳内往复移动实现电动解锁和锁止动作;手动锁紧部分包括设置在锁壳外端的锁盖,锁盖上同轴设置复位部件,锁芯拨片设置在复位部件上,在锁芯拨片的转动范围设置有左右片,左右片与锁舌接触,旋转锁盖使得复位部件转动并带动锁芯拨片旋转,锁芯拨片与左右片接触并带动左右片作用于锁舌上,锁舌在锁壳内往复移动实现手动解锁和锁止动作。该装置避免电机堵转,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锁体,具体涉及一种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流行使用的自动锁体装置,一部分是采用电生磁的原理的电磁门锁,当电流通过硅钢片时,电磁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的吸住吸附铁板达到锁门的效果;一部分是电机驱动方式的电机门锁,普遍采用外置式电机驱动的方式,通过外置电机与锁芯的联结结构来达到开关锁的目的。

2、随着特种车载移动方舱装备门锁的智能化发展,现有的自动门锁,存在几个技术问题:1)电机门锁基本都是外置式电机,通过堵转电机的方式来使锁体到达锁止点或者是开锁点,损伤电机,降低电机使用寿命,与门锁互联的方舱上位机系统无法检测锁体锁舌的状态。2)外置式的电机门锁,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容纳驱动电机,这样也就影响门体美观。3)对于特种车载移动方舱的门体都是钢板式结构,要求自动锁具的驱动扭力大。试验发现,现有的内置式电机锁体和电磁锁都无法带动门体。

3、公开号为cn11252361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电机锁体,设置有锁壳,所述锁壳内设置有减速电机、左右片、离合板、复位板、锁舌部件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芯片并且信号连接有若干个设置于锁壳内的检测开关,检测开关分别检测所述离合板、所述锁舌部件和所述左右片的位置状态;所述减速电机连接有电动驱动机构,所述芯片控制所述减速电机和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工作;所述左右片和所述锁舌部件受控地进行锁止工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电机锁体,避免电机堵转,提高电机使用寿命,设置了离合结构,解决了当电机烧坏或者卡死的时候,无法开启的安全隐患。公开号为cn11043937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锁体,包括锁壳体、驱动模块、控制装置、斜舌组件、上锁组件和定位组件,驱动模块包括电机、从动齿轮和拨叉,斜舌组件包括能够滑动地安装于锁壳体内的第一活动动件,且其具有能够朝外伸出的斜舌,而上锁组件包括能够活动地安装于锁壳体内的第二滑座、第二弹性件和上锁件,第二滑座具有能够朝外伸出的叉舌,第二弹性件用于给叉舌提供弹性支撑,而上锁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锁壳体内,定位组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锁壳体内,且其一端靠近上锁件设置,另一端靠近拨叉设置。该电动锁体能够通过机械驱动方向使斜舌可靠伸出,从而实现安装有该电动锁体的门与门框之间的可靠定位,避免出现门没有关上的情况。以上两种锁体均利用电机进行电动锁止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4、所以针对上述提到的自动门锁在特种车载移动方舱装备应用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形尺寸适应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简单装置,避免电机堵转,提高电机使用寿命,还设置了简单的手动离合结构,解决了当电机烧坏或者卡死的时候,门锁无法开启的安全隐患;解决了在给定相同功率约束下,提供了一种因电磁锁的线圈电流产生的磁力不足以实现舱门正常开启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包括锁壳和设置在锁壳内的锁舌,锁舌的锁止包括电动锁紧部分和手动锁紧部分,

3、所述电动锁紧部分包括电机,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弧形缺口,弧形缺口为螺旋式同心薄壁结构,锁舌与弧形缺口接触,随着弧形缺口的转动带动锁舌在锁壳内往复移动实现电动解锁和锁止动作;

4、所述手动锁紧部分包括设置在锁壳外端的锁盖,锁盖上同轴设置复位部件,锁芯拨片设置在复位部件上,在锁芯拨片的转动范围设置有左右片,左右片与锁舌接触,旋转锁盖使得复位部件转动并带动锁芯拨片旋转,锁芯拨片与左右片接触并带动左右片作用于锁舌上,锁舌在锁壳内往复移动实现手动解锁和锁止动作。

5、所述锁壳为半封闭的矩形框,沿着矩形框的底面上水平延伸有安装边,安装边上开设有安装孔,该底面上还设置有锁盖安装孔,在矩形框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供锁舌伸出的孔,设置有后盖与锁壳配合形成封闭空间。

6、所述锁舌为“l”形的斜舌,在“l”形连接架的长边上端面设置有导向固定片,在导向固定片一侧的连接架上套装有弹簧,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l”形连接架的短边与弧形缺口接触。

7、所述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垂直穿设于连接架上,均在连接架的上表面留有凸出部分,第一挡片在连接架的下底面还设置有凸出部分。

8、所述导向固定片设置在底座上,底座设置在锁壳内,底座的上端开设有凹槽,锁舌的“l”形连接架长边穿过凹槽,在凹槽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挡片。

9、所述锁芯拨片为阶梯状的薄片,一端通过旋转轴固定在复位部件上,另一端为弧形状。

10、所述左右片包括直筒空心柱,在空心柱上设置有呈锐角的的两块连接片,空心柱活动设置在锁壳的底面上,其中一块连接片与锁舌的上表面接触,位置处于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之间,另一块连接片设置在锁芯拨片的旋转区域内。

11、在锁舌第二挡片的正下方还设置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的侧边设置有接触片;在锁壳相对于开设锁舌安装孔的相对面上设置有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分别与电机和限位开关通过线路连接。

12、所述控制线路板设置有plc定时芯片,并连接有输入线。

13、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座以螺接的方式固定在锁壳内,弧形缺口一端通过螺接方式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端与锁舌接触,弧形缺口转动带动锁舌在弧形缺口的螺旋弧面的最远端和最近端之间移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5、1.结构简单,合理的布局能避免电机堵转,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16、2.设置了简单的手动离合结构,解决了当电机烧坏或者卡死的时候,门锁无法开启的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包括锁壳(9)和设置在锁壳(9)内的锁舌(1),其特征在于:锁舌(1)的锁止包括电动锁紧部分和手动锁紧部分,所述电动锁紧部分包括电机(2),连接在电机(2)输出轴上的弧形缺口(6),弧形缺口(6)为螺旋式同心薄壁结构,锁舌(1)与弧形缺口(6)接触,随着弧形缺口(6)的转动带动锁舌(1)在锁壳(9)内往复移动实现电动解锁和锁止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9)为半封闭的矩形框,沿着矩形框的底面上水平延伸有安装边,安装边上开设有安装孔,该底面上还设置有锁盖(16)安装孔,在矩形框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供锁舌(1)伸出的孔,设置有后盖(17)与锁壳(9)配合形成封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1)为“L”形的斜舌,在“L”形连接架的长边上端面设置有导向固定片(4),在导向固定片(4)一侧的连接架上套装有弹簧(3),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挡片(10)和第二挡片(11),“L”形连接架的短边与弧形缺口(6)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10)和第二挡片(11)垂直穿设于连接架上,均在连接架的上表面留有凸出部分,第一挡片(10)在连接架的下底面还设置有凸出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固定片(4)设置在底座(18)上,底座(18)设置在锁壳(9)内,底座(18)的上端开设有凹槽,锁舌(1)的“L”形连接架长边穿过凹槽,在凹槽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挡片(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拨片(7)为阶梯状的薄片,一端通过旋转轴固定在复位部件(14)上,另一端为弧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片(13)包括直筒空心柱,空心柱活动设置在锁壳(9)的底面上,在空心柱上设置有呈锐角的两块连接片,其中一块连接片与锁舌(1)的上表面接触,位置处于第一挡片(10)和第二挡片(11)之间,另一块连接片设置在锁芯拨片(7)的旋转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锁舌(1)第二挡片(11)的正下方还设置有限位开关(12),限位开关(12)的侧边设置有接触片;在锁壳(9)相对于开设锁舌安装孔的相对面上设置有控制线路板(8),控制线路板(8)分别与电机(2)和限位开关(12)通过线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路板(8)设置有PLC定时芯片,并连接有输入线(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通过电机固定座(5)以螺接的方式固定在锁壳(9)内,弧形缺口(6)一端通过螺接方式固定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另一端与锁舌(1)接触,弧形缺口(6)转动带动锁舌(1)在弧形缺口(6)的螺旋弧面的最远端和最近端之间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包括锁壳(9)和设置在锁壳(9)内的锁舌(1),其特征在于:锁舌(1)的锁止包括电动锁紧部分和手动锁紧部分,所述电动锁紧部分包括电机(2),连接在电机(2)输出轴上的弧形缺口(6),弧形缺口(6)为螺旋式同心薄壁结构,锁舌(1)与弧形缺口(6)接触,随着弧形缺口(6)的转动带动锁舌(1)在锁壳(9)内往复移动实现电动解锁和锁止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9)为半封闭的矩形框,沿着矩形框的底面上水平延伸有安装边,安装边上开设有安装孔,该底面上还设置有锁盖(16)安装孔,在矩形框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供锁舌(1)伸出的孔,设置有后盖(17)与锁壳(9)配合形成封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1)为“l”形的斜舌,在“l”形连接架的长边上端面设置有导向固定片(4),在导向固定片(4)一侧的连接架上套装有弹簧(3),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挡片(10)和第二挡片(11),“l”形连接架的短边与弧形缺口(6)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10)和第二挡片(11)垂直穿设于连接架上,均在连接架的上表面留有凸出部分,第一挡片(10)在连接架的下底面还设置有凸出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自一体化电机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固定片(4)设置在底座(18)上,底座(18)设置在锁壳(9)内,底座(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安华罗平陆文杰赵开庆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风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