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防护件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44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耐热防护件和电池。其中,所述耐热防护件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第一树脂以及分散在所述第一树脂内的填料。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抵抗单体电池发生燃爆时的热冲击,热冲击下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不被冲破,从而为电池包提供有效的隔热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耐热防护件和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电池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电池安全问题的本质上与热失控密切相关,当电池热失控时可能会危及整车安全以及车内人员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热防护件和电池,该耐热防护件能够保护电池箱体免受电池热失控时产生气流冲击和高温熔化,从而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热防护件,所述耐热防护件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第一树脂以及分散在所述第一树脂内的填料。

3、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树脂中的碳元素质量含量大于40%。所述填料为短切纤维,所述短切纤维在所述功能层中的体积占比为50-80%;所述短切纤维包括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石英纤维、硅酸铝纤维、石棉纤维、高硅氧纤维、硼碳纤维、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或所述填料为第一热反射填料,所述第一热反射填料在所述功能层中的体积占比为45-75%;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第一树脂以及分散在所述第一树脂内的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中的碳元素质量含量大于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的碳元素质量含量大于40%;所述填料包括第一含硅填料,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一含硅填料的重量比为1: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含硅填料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粉、石英粉、云母粉、陶瓷微粉、白炭黑、硅灰石、蒙脱土、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p>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第一树脂以及分散在所述第一树脂内的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中的碳元素质量含量大于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的碳元素质量含量大于40%;所述填料包括第一含硅填料,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一含硅填料的重量比为1: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含硅填料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粉、石英粉、云母粉、陶瓷微粉、白炭黑、硅灰石、蒙脱土、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含硅填料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与云母粉,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所述云母粉的质量比为1:3-1: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含硅填料包含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所述二氧化硅的用量为所述第一含硅填料的50~80wt%,所述三氧化二铝的用量为所述第一含硅填料的10~30wt%。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还包括第一高温融合剂,所述第一高温融合剂的用量为所述第一含硅填料的10wt%-40wt%。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温融合剂包括滑石粉、硅灰石、云母粉、高岭土、硫酸钡、硅铝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高温融合剂的材料与所述第一含硅填料的材料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还包括第一润滑剂,所述第一润滑剂的用量为所述第一含硅填料的10-40wt%。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还包括第一陶瓷先驱体,所述第一陶瓷先驱体的体积占所述第一陶瓷先驱体与所述第一树脂的体积之和的比小于50%,或所述第一陶瓷先驱体的质量占所述第一陶瓷先驱体与所述第一树脂的质量之和的比小于5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先驱体包括聚硅氮烷树脂、聚硼硅氮烷树脂和聚碳硅烷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还包括短切纤维,所述短切纤维的用量为所述第一含硅填料的0-15wt%。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纤维包括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石英纤维、硅酸铝纤维、石棉纤维、高硅氧纤维、硼碳纤维、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短切纤维的长度0.05-30mm,直径1-15μm。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还包括第一热反射填料,所述第一热反射填料的用量为所述第一含硅填料的0-5wt%。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反射填料包括钛、铁、铝、锌、镧、铈的氧化物或氮化物中一种或多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防护件还包括与所述功能层层叠设置的增强层;所述功能层与增强层的厚度比为(8-10):(1-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为纤维基体;或,所述增强层包括纤维基体以及第二树脂,所述第二树脂分散在所述纤维基体的孔隙内和/或所述纤维基体的表面,形成复合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包括纤维基体以及第二树脂时,所述第二树脂中的碳元素质量含量大于40%;所述纤维基体包括纤维布和/或纤维毡;所述纤维基体的纤维包括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石英纤维、硅酸铝纤维、石棉纤维、高硅氧纤维、硼碳纤维、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17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包括酚醛树脂、糠酮树脂、苯并噁嗪树脂、呋喃树脂、聚脲、以及酚醛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和/或,所述第二树脂包括酚醛树脂、糠酮树脂、苯并噁嗪树脂、呋喃树脂、聚脲、以及酚醛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17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中分散有第一黏度调节剂,所述第一黏度调节剂的用量为所述第一树脂体积的1-10%;和/或,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耐热防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包括纤维基体以及第二树脂;所述第二树脂中还分散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的用量为所述纤维基体体积的5%-20%。

2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族余启勇张继承刘喜宗吕多军牛少军胥恩东肖志伟李婷李静陆甲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