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热管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929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热管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热管理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和负载在织物本体上的功能材料,功能材料包括石墨烯、相变颗粒和硫酸钡颗粒,石墨烯包覆在相变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上。热管理织物上负载的相变颗粒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内部的化学键会发生断裂和组合,从而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同时其颜色也会发生黑白转化,从而可以提高对太阳光的吸收和反射;织物上负载的硫酸钡颗粒在大气窗口具有较高的发射率,从而在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辐射制冷实现织物的降温;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吸收效果,能够避免相变颗粒和织物被紫外线直接照射。因此,该热管理织物具有较好的热管理能力和防紫外线能力,且稳定性好,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织物,具体地,涉及一种热管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用于人体和环境热管理的传统加热和冷却技术会通常产生大量能源消耗。然而,太阳能加热和辐射制冷正在成为一种无需额外能源消耗的可持续热管理技术。具体来说,太阳能加热依靠物体对太阳光谱(300μm-2500μm)的高光谱吸收来实现出色的光热转换。另一方面,由于材料中化学键的随机旋转和振动跃迁会引起无处不在的热辐射,因此白天的辐射冷却可通过放大物体在长波红外(lwir)大气传输窗口(即8μm-13μm)的传出热辐射,同时减少其对太阳光的吸收来实现。基于金属、半导体、天然材料和聚合物的辐射冷却技术已被大量提出,然而,这些技术只能对多变的天气条件产生单一影响,无法实现双向温度调节的加热和冷却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热管理织物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有效的低温环境加热和高温环境制冷的双向温度调节的热管理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本体和负载在所述织物本体上的功能材料,所述功能材料包括石墨烯、相变颗粒和硫酸钡颗粒,所述石墨烯包覆在所述相变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和所述相变颗粒的质量之和与所述硫酸钡颗粒的质量比为(0.5-2.5):(1.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颗粒包括:2-苯胺基-6-(二丁基氨基)-3-甲基荧烷和结晶紫内酯中至少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钡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v50为300nm-2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本体和负载在所述织物本体上的功能材料,所述功能材料包括石墨烯、相变颗粒和硫酸钡颗粒,所述石墨烯包覆在所述相变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和所述相变颗粒的质量之和与所述硫酸钡颗粒的质量比为(0.5-2.5):(1.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颗粒包括:2-苯胺基-6-(二丁基氨基)-3-甲基荧烷和结晶紫内酯中至少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钡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v50为300nm-2μm。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良体朱凯旋程虎虎廖启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