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200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涉及吊装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承载部,承载部用于在吊装时承载输电铁塔的重量;吊装部,吊装部设于承载部上,用于与起吊装置直接连接;若干增阻部,增阻部为可弹性延展复位的片状结构,各增阻部相互独立地竖向设置于承载部上,各增阻部对称地分为数量相同的两组,每组内的各增阻部相互平行,两组增阻部分别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且两组增阻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多条凹槽。该保护装置能够有效地增大铁塔与承载部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防止铁塔在吊装时打滑或晃动,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吊装保护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输电铁塔是一种用于支撑输电线路的金属结构,其表面通常采用镀锌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性。然而,在输电铁塔的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吊装,这就可能导致镀锌层受到划伤或剥落,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已有一些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保护装置,例如有的吊装保护装置包括承载部、吊装部以及设于承载部上的柔性保护垫,该装置在吊装时通过柔性保护垫来实现对输电铁塔镀锌层的保护。然而该装置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承载部与输电铁塔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容易造成输电铁塔在吊装时打滑或晃动,从而增加了镀锌层受损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其能够有效地增大铁塔与承载部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防止铁塔在吊装时打滑或晃动,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包括:

3、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用于在吊装时承载输电铁塔的重量;

4、吊装部,所述吊装部设于所述承载部上,用于与起吊装置直接连接;

5、若干增阻部,所述增阻部为可弹性延展复位的片状结构,各所述增阻部相互独立地竖向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上,各所述增阻部对称地分为数量相同的两组,每组内的各所述增阻部相互平行,两组所述增阻部分别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且两组所述增阻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多条凹槽。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呈弧片状结构,各所述增阻部均设于所述弧片状结构的内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装部均匀分布在所述承载部的边角处。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装部呈带孔的片状结构,其边缘处进行了倒角处理。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阻部的倾斜角度为10°-15°。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阻部为硅橡胶材质。

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在进行吊装时,输电铁塔将压迫在各增阻部上,从而使两组增阻部分别向两侧倾倒并堆叠,一方面增阻部本身起到了增大铁塔与承载部之间摩擦阻力的作用,以防铁塔在吊装时打滑,另一方面倾倒堆叠的增阻部也形成了防滑纹路,进一步提升了对铁塔的防滑能力,而且增阻部被挤压之后将变形延展,其上设置的凹槽也将展开拉长,并在增阻部上形成更加显著的凹凸纹路,如此提升了相邻增阻部的摩擦阻力,使相邻增阻部之间不易打滑,也进一步提升了铁塔与承载部之间摩擦阻力,相较于传统吊装保护装置,本装置通过多重防滑措施,使其具有更强的防滑能力,并且结构十分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呈弧片状结构,各所述增阻部(3)均设于所述弧片状结构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2)均匀分布在所述承载部(1)的边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2)呈带孔的片状结构,其边缘处进行了倒角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部(3)的倾斜角度为10°-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部(3)为硅橡胶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呈弧片状结构,各所述增阻部(3)均设于所述弧片状结构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铁塔吊装的镀锌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2)均匀分布在所述承载部(1)的边角处。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新元徐志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