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078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内滑动配合有第一移动座以及第二移动座,第一移动座与第二移动座上均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置有转轴,第一移动座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端设置有蜗杆,蜗杆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侧装板上,侧装板固定在第一移动座一侧,蜗杆上啮合有蜗轮,蜗轮安装在转轴上,第一移动座以及第二移动座上的转轴一端均设置有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一侧设置有装夹机构,装夹机构将真空腔体的固定,底座中央设置有提升机构,通过提升机构可以将真空腔体自动抬升,其优点在于可以进行稳定的装夹,自动进行真空腔体的定位,适用于不同形状大小的真空腔体测试,对真空腔体两端进行稳定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真空腔体,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技术产品需要在真空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并完成生产工艺,真空腔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真空系统结构,基本能够实现真空仿真模拟。

2、公开号为cn 216458916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属于真空腔体
,包括基座,基座底部活动设置有滚轮,基座顶部固定设置有承接板,承接板顶部活动设置有滑板,滑板顶部通过支撑台设置有承接环,承接环内侧活动设置有旋转环,旋转环内侧通过伸缩器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本技术通过在基座底部设置滚轮,使得基座可以已定起来,便于根据位置需要进行调节,通过设置可以活动的支撑台,能够根据不同腔体的大小进行调节来适应,通过设置伸缩器与伸缩轴,可以改变固定板围成圆环的直径,进而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腔体。

3、这种虽然可以实现真空腔体的自旋转,但是:这种结构在真空腔体装夹时需要人为进行支撑,无法保证真空腔体两端的稳定装夹,容易出现真空腔体的掉落,且内部结构并不能实现自动装夹,虽然可以进行不同大小的腔体固定,但不能针对不同形状的真空腔体进行装夹,使用范围小,真空腔体两端不能得到稳定的保护,上述专利的整体旋转的原理模糊不清,无法保证真空腔体的稳定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滑动配合有第一移动座以及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与第二移动座上均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移动座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侧装板上,所述侧装板固定在第一移动座一侧,所述蜗杆上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移动座以及第二移动座上的转轴一端均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一侧设置有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将真空腔体固定,所述第一移动座以及第二移动座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中央设置有提升机构,通过提升机构可以将真空腔体自动抬升。

3、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对称分布在滑槽内,所述滑块之间分别与第一移动座以及第二移动座连接固定。

4、优选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装夹座,所述装夹座截面呈六边形,所述装夹座的每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一电动缸,所述第一电动缸推出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一侧设置有圆弧面,所述装夹座内设置有缓冲机构。

5、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通过弹簧柱连接装夹座底部,所述缓冲板中央安装有红外传感器。

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辊轮,所述驱动辊轮一端连接第二电机,所述驱动辊轮另一端安装有轴承盒,所述第二电机与轴承盒均安装在滑块内部。

7、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二电动缸,所述第二电动缸推出端设置有提升架,所述提升架内设置有对称的防护板。

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通过六边形的装夹座可以对不同形状大小的真空腔体进行装夹,利用缓冲板以及红外传感器可以对真空腔体进行自动装夹,且保护其两端,保证真空腔体的装夹稳定,通过设置的提升架可以对真空腔体进行自动提升定位,避免人为进行装夹固定,保证真空腔体的安装稳定,第一移动座以及第二移动座可以独立移动控制,操作灵活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滑动配合有第一移动座(2)以及第二移动座(3),所述第一移动座(2)与第二移动座(3)上均安装有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内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移动座(2)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驱动端设置有蜗杆(7),所述蜗杆(7)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侧装板(6)上,所述侧装板(6)固定在第一移动座(2)一侧,所述蜗杆(7)上啮合有蜗轮(8),所述蜗轮(8)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移动座(2)以及第二移动座(3)上的转轴一端均设置有转动座(9),所述转动座(9)一侧设置有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将真空腔体固定,所述第一移动座(2)以及第二移动座(3)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底座(1)中央设置有提升机构,通过提升机构可以将真空腔体自动抬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对称的滑槽(101),所述滑槽(101)内滑动配合有滑块(102),所述滑块(102)对称分布在滑槽(101)内,所述滑块(102)之间分别与第一移动座(2)以及第二移动座(3)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装夹座(10),所述装夹座(10)截面呈六边形,所述装夹座(10)的每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一电动缸(12),所述第一电动缸(12)推出端设置有压板(121),所述压板(121)一侧设置有圆弧面,所述装夹座(10)内设置有缓冲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11),所述缓冲板(11)通过弹簧柱(112)连接装夹座(10)底部,所述缓冲板(11)中央安装有红外传感器(1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辊轮(15),所述驱动辊轮(15)一端连接第二电机(151),所述驱动辊轮(15)另一端安装有轴承盒(152),所述第二电机(151)与轴承盒(152)均安装在滑块(10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二电动缸(13),所述第二电动缸(13)推出端设置有提升架(14),所述提升架(14)内设置有对称的防护板(1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滑动配合有第一移动座(2)以及第二移动座(3),所述第一移动座(2)与第二移动座(3)上均安装有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内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移动座(2)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驱动端设置有蜗杆(7),所述蜗杆(7)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侧装板(6)上,所述侧装板(6)固定在第一移动座(2)一侧,所述蜗杆(7)上啮合有蜗轮(8),所述蜗轮(8)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移动座(2)以及第二移动座(3)上的转轴一端均设置有转动座(9),所述转动座(9)一侧设置有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将真空腔体固定,所述第一移动座(2)以及第二移动座(3)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底座(1)中央设置有提升机构,通过提升机构可以将真空腔体自动抬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腔体用自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对称的滑槽(101),所述滑槽(101)内滑动配合有滑块(102),所述滑块(102)对称分布在滑槽(101)内,所述滑块(102)之间分别与第一移动座(2)以及第二移动座(3)连接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艮灵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升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