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路母线金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061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跨路母线金具,属于输变电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接线端、两个伸缩节、管母线两端的两个线夹、管母线一端的管母端盖、管母线另一端与对应接线端之间的伸缩结构和管母端盖与对应接线端之间的偏移结构,管母端盖位于对应端的线夹的外侧,管母线位于两个接线端之间且其另一端敞口;伸缩结构沿管母线所在的方向设置,其插设在管母线的另一端内,其能在管母线所在的方向运动;偏移结构设于管母端盖的外端面上,其与对应端的接线端的内端万向连接;接线端与对应端的线夹之间通过伸缩节连接。具有简单、便于安装和重量轻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输变电,特别涉及一种跨路母线金具


技术介绍

1、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一次设备指直接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避雷器、电容器、电抗器等。变电站在电能输入与输出都是通过一次设备来操作执行,由于变电站进出线都在变电站围墙之外,因此站内设备与站外铁塔之间都是通过跨路母线金具连接。跨路金具即承担着对管母线的机械支撑,同时又承担着设备间的电气连接。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跨路金具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跨路金具是由管母线上的两夹头,两端用于将管母线与设备进行电连接的导流伸缩节,以及两端分别与两夹头固定且对导流伸缩节两端进行支撑的万向节和滑动支架构成的。

2、具体地,如申请号为cn201620774227.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500kv变电站专用跨路母线金具,包括对应设有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管形母线的第一安装夹具和第二安装夹具,所述第一安装夹具上连接有第一伸缩节,所述第二安装夹具上连接有第二伸缩节,还包括与第一伸缩节安装的万向节装置,与所述第二伸缩节对应安装的导向轴装置,所述第一安装夹具内设有用于安装管母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侧设有夹紧齿,所述夹紧齿为阶梯状结构,对应两侧夹紧齿之间设有夹紧凸起。

3、如申请号为cn201120025284.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式跨路金具,包括夹头、万向节、滑动支架和导流伸缩节,将万向节一端设置成连接套,该连接套可在设有高度调节螺母的螺纹支杆上移动,并经固定螺栓与高度调节螺母连接固定,或者将万向节一端所设连接套直接与螺纹支杆连接固定。

4、如申请号为cn03278874.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跨路金具,包括跨路管母线、分别连接在跨路管母线两端的两个伸缩节(一)、(二),其中一个伸缩节(一)的两端还连接一万向节,另一伸缩节(二)的一端连接一支撑架,支撑架上连接一直杆,在直杆上滑套一环体,环体下端连接一螺杆,该螺杆穿置在伸缩节(二)的另一端的连接板内,并在螺杆上配合两只紧固螺母。可通过两个紧固螺母和螺杆调节伸缩节(二)两端的相对高低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基础设施,还可通过环体在直杆上的滑动,以解决设备及管母线在温度不同时的热胀冷缩。

5、如申请号为cn202022225279.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跨路母线过渡金具,包括左部支撑机构和右部支撑机构,所述左部支撑机构与右部支撑机构分别对管母线的两端进行机械支撑;所述左部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第一伸缩带、左夹头、两个第一固定座和可调组件,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第一伸缩带连接可改变整体长度,所述左夹头固定在一个第一固定板上,两个第一固定座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固定板上,且两个第一固定座之间通过可调组件连接;所述右部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固定板、第二伸缩带、右夹头、第二固定座、滑动架和滑杆,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第二伸缩带连接可改变整体长度,所述右夹头固定在一个第二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在一个第二固定板上,所述滑动架滑动安装在另一个第二固定板上,所述滑杆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且所述滑动架套接在滑杆上。

6、申请人在使用前述金具时发现:金具结构复杂,而且由于采用了过多的铁件,产品质量较大,对设备接线板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设备接线板承受了较大的外部负荷,可能导致设备接线板弯曲变型,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路母线金具,具有简单、便于安装和重量轻等优点。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路母线金具,包括两个接线端2、两个伸缩节4、管母线1两端的两个线夹3、管母线1一端的管母端盖5、管母线1另一端与对应接线端2之间的伸缩结构6和管母端盖5与对应接线端2之间的偏移结构7,所述管母端盖5位于对应端的线夹3的外侧,所述管母线1位于两个接线端2之间且其另一端敞口;所述伸缩结构6沿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设置,其插设在管母线1的另一端内,其能在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运动;所述偏移结构7设于管母端盖5的外端面上,其与对应端的接线端2的内端万向连接;所述接线端2与对应端的线夹3之间通过伸缩节4连接。

3、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偏移结构7包括固定板71和万向节,所述固定板71的外侧中部沿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设有一个接线端2且其与对应端的线夹3之间设有一个伸缩节4,所述万向节沿管母线1所在方向设置且其设于固定板71的内侧与管母端盖5的外端面之间。

4、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管母端盖5由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半圆端盖构成,两个半圆端盖抱紧固定在管母线1的端部;所述万向节包括管母端盖5上且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内固定座、固定板71内侧且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外固定座73、两个内固定座之间且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偏移块夹套74、沿管母线1方向设置的偏移块75、偏移块75外端且竖向设置的外转轴76和偏移块75内端且沿左右向设置的内转轴77;两个外固定座73分别位于偏移块75外端的上下两侧,其沿左右向设置;所述外转轴7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于两个外固定座73上;两个内固定座分别设于两个半圆端盖的外端面上,其分别位于偏移块75内端的上下两侧,其位于对应侧的外固定座73的内侧;所述内固定座包括左右并排设置且分别位于偏移块75左右两侧的两个固定耳72;两个偏移块夹套74分别位于偏移块75内端的左右两侧,其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半圆端盖同侧的固定耳72上;所述内转轴77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偏移块夹套74上。

5、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固定板71为沿左右向设置的矩形板且其四个角为圆角,所述偏移块75为矩形块,所述偏移块夹套74为向外敞口的矩形槽结构且其沿偏移块75所在的方向设置。

6、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伸缩结构6包括管母线1内且沿管母线1所在方向设置的伸缩内管61、伸缩内管61外端的固定端盖62、伸缩内管61上的两条滑槽63和管母线1上的至少一根销轴64;所述固定端盖62的外端面的中部沿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设有另一个接线端2,其与对应端的线夹3之间设有另一个伸缩节4;两条滑槽63相对设置且其沿伸缩内管61所在的方向设置;所述销轴64与伸缩内管61垂直,其两端设于管母线1的相对侧上,其滑动设于两条滑槽63中。

7、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销轴6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销轴64在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并排设置且其均位于对应端的线夹3的外侧。

8、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线夹3、管母端盖5、伸缩结构6和偏移结构7均为铝合金金具。

9、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伸缩节4为u型导线且其位于管母线1的上侧。

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1、(1)结构简单,零部件的数量较现有技术少;

12、(2)安装方便,无需安装现有技术那样多的螺栓与螺母,省时省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路母线金具,包括两个接线端(2)、两个伸缩节(4)和管母线(1)两端的两个线夹(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母线(1)一端的管母端盖(5)、管母线(1)另一端与对应接线端(2)之间的伸缩结构(6)和管母端盖(5)与对应接线端(2)之间的偏移结构(7),所述管母端盖(5)位于对应端的线夹(3)的外侧,所述管母线(1)位于两个接线端(2)之间且其另一端敞口;所述伸缩结构(6)沿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设置,其插设在管母线(1)的另一端内,其能在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运动;所述偏移结构(7)设于管母端盖(5)的外端面上,其与对应端的接线端(2)的内端万向连接;所述接线端(2)与对应端的线夹(3)之间通过伸缩节(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路母线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结构(7)包括固定板(71)和万向节,所述固定板(71)的外侧中部沿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设有一个接线端(2)且其与对应端的线夹(3)之间设有一个伸缩节(4),所述万向节沿管母线(1)所在方向设置且其设于固定板(71)的内侧与管母端盖(5)的外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路母线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母端盖(5)由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半圆端盖构成,两个半圆端盖抱紧固定在管母线(1)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路母线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1)为沿左右向设置的矩形板且其四个角为圆角,所述偏移块(75)为矩形块,所述偏移块夹套(74)为向外敞口的矩形槽结构且其沿偏移块(75)所在的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路母线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6)包括管母线(1)内且沿管母线(1)所在方向设置的伸缩内管(61)、伸缩内管(61)外端的固定端盖(62)、伸缩内管(61)上的两条滑槽(63)和管母线(1)上的至少一根销轴(64);所述固定端盖(62)的外端面的中部沿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设有另一个接线端(2),其与对应端的线夹(3)之间设有另一个伸缩节(4);两条滑槽(63)相对设置且其沿伸缩内管(61)所在的方向设置;所述销轴(64)与伸缩内管(61)垂直,其两端设于管母线(1)的相对侧上,其滑动设于两条滑槽(6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路母线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6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销轴(64)在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并排设置且其均位于对应端的线夹(3)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路母线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3)、管母端盖(5)、伸缩结构(6)和偏移结构(7)均为铝合金金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路母线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节(4)为U型导线且其位于管母线(1)的上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路母线金具,包括两个接线端(2)、两个伸缩节(4)和管母线(1)两端的两个线夹(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母线(1)一端的管母端盖(5)、管母线(1)另一端与对应接线端(2)之间的伸缩结构(6)和管母端盖(5)与对应接线端(2)之间的偏移结构(7),所述管母端盖(5)位于对应端的线夹(3)的外侧,所述管母线(1)位于两个接线端(2)之间且其另一端敞口;所述伸缩结构(6)沿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设置,其插设在管母线(1)的另一端内,其能在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运动;所述偏移结构(7)设于管母端盖(5)的外端面上,其与对应端的接线端(2)的内端万向连接;所述接线端(2)与对应端的线夹(3)之间通过伸缩节(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路母线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结构(7)包括固定板(71)和万向节,所述固定板(71)的外侧中部沿管母线(1)所在的方向设有一个接线端(2)且其与对应端的线夹(3)之间设有一个伸缩节(4),所述万向节沿管母线(1)所在方向设置且其设于固定板(71)的内侧与管母端盖(5)的外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路母线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母端盖(5)由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半圆端盖构成,两个半圆端盖抱紧固定在管母线(1)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路母线金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修文毛生海孙建聿吕钧章王鹏李书山高玉玲陈永超马宏霞赖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