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030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是管道领域的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包括波动管弯制工装,波动管弯制工装包括底座、铰耳座和上模具,在管件弯制时,波动管弯制工装需配合6000t油压机及限位工装使用;包括以下步骤:依据波动管弯管部分长度在直管上划出需弯制部分管段,划分为n段管段进行对称窜压;将管件从两侧起弯点分别向中心对称窜压,每次窜压角度不超过30°,保证压制时长再进行下一步窜压工序;每次改变窜压位置后,将管件逆时针/顺时针调整圆周截面角度,角度调整大小以现场窜压次数决定,整体调整不超过5°。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波动管弯制工装窜压工艺,提高了波动管的弯制工艺质量。适宜作为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领域的弯制成型,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根据我国中长期核电发展规划,国家引进了核电发展的第三代技术—ap1000核电技术。主管道是核岛安全一级重大设备,是核岛中七大关键设备之一,被称为核电站的“主动脉”,其制造质量是核电站建设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工厂现有技术是采用整体弯制工艺技术,对波动管件进行一次弯制成型,其表面粗糙度、椭圆度及弯曲部位的壁厚增减量尚不能满足相应技术指标要求。本专利技术创新的采用窜压工艺技术,突破了整体弯制工艺技术的弊端,提高了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核电主管道一次弯制成型工艺技术导致的波动管件椭圆度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该方法通过波动管弯制工装,采用窜压工艺技术,对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工装及工艺技术的改进和优化,解决核电主管道弯制成型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3、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包括波动管弯制工装,波动管弯制工装包括底座、铰耳座和上模具,在管件弯制时,波动管弯制工装需配合6000t油压机及限位工装使用;

4、底座,底座与铰耳座焊接连接,起到固定铰耳座、承载管件在弯制过程中所受的压力作用;

5、铰耳座,铰耳座主要由管托座、转轴、管托及螺栓和挡板组成;管托与管托座通过转轴连接,使用时,管托用于承托管件,能够在管件弯制成型过程中自由旋转;

6、上模具,上模具具有圆弧凹槽,用于下压管件。

7、进一步的,铰耳座2的管托7腔型需依据波动管划分n段后的管件外圆弧及角度确定,当管件弯管部分角度为no、外圆弧总长度为l时,波动管划分段数为n,管托型腔弧长l1及角度n1设计按照下式计算:

8、

9、

10、更进一步的,上模具的弧长l3与角度n2的确定方法与绞耳座的管托相同,依据管件的内弧长l2及弯曲角度n°确定,波动管划分段数为n,上模具的弧长l3与角度n2设计按照下式计算:

11、

12、

13、为了进一步解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14、1)依据波动管弯管部分长度在直管上划出需弯制部分管段,作为管件弯制的起弯点及终止弯点标志,依据窜压工艺,首先需要对弯制的直管段部分进行弯制段划分处理,划分为n段管段进行对称窜压。

15、2)检查油压机、限位工装及管件的完好性,并清理油压机平台、限位工装及管件表面的杂质和灰尘。

16、3)将波动管弯制工装组装到6000t油压机上,并对准上模具、下模具中心线,中心线偏差≤2mm。

17、4)上模具、铰耳座与管件接触部位均匀涂抹润滑油。

18、5)将管件放置在铰耳座上,管件水平腰线与模具上平面距离等高,使用限位工装,水平腰线等高偏差≤2mm。

19、6)缓慢降低油压机压头,上模具刚好接触管件,油压机压力表有反应后调整模具刻度盘指针到零刻度线,将刻度盘调零,每次管件位置攒动后均进行调零步骤。

20、7)降下上模具,压制速度应缓慢,使管件与上模具及铰耳座的表面充分接触,将管件从两侧起弯点分别向中心对称窜压,每次窜压角度不超过30°,保证压制时长再进行下一步窜压工序。

21、8)每次改变窜压位置后,将管件逆时针/顺时针调整圆周截面角度,角度调整大小以现场窜压次数决定,整体调整不超过5°,以满足波动管升角的技术要求。

22、9)弯制过程结束后,卸下管件及波动管弯制工装,使用内弧样板进行校准,线形偏差中心缝隙不大于4mm,边缘缝隙不大于2mm为合格。

23、积极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波动管弯制工装,采用窜压工艺技术,对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工装及工艺技术的改进和优化,解决了因一次弯制成型工艺技术导致的管件椭圆度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现象,同时改善了管件壁厚减薄和增厚量过大的现象,管件椭圆度及壁厚增减量的改善,提高了波动管的弯制工艺质量。利用本专利技术工装制作的管件椭圆度及壁厚增减量均符合质量要求,提高了管路输送主冷却剂的稳定性。适宜作为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

4.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主管道波动管弯制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许佳佳张海涛董博尚春雨徐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