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及竹荪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96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及竹荪栽培方法,竹荪培养料制备包括以下步骤:A1、往制备装置中分别加入80.0%的竹屑、18.8%的杂木屑、0.7%的尿素、0.5%轻质碳酸钙及水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均匀的培养料并控制所述培养料的含水率为60‑62%;A2、将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进行装袋;A3、将装袋好的培养料通过膜内常压灭菌,保持温度100℃、4h后停火,在膜内自然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具体涉及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及竹荪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1、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又名仙人伞、竹参、网纱菌等,隶属于腹菌纲(gasteromycetec)、鬼笔目(phallales)、竹荪属(dictyophora),是一类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竹荪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多糖、多种活性成分和微量元素,具有抗肿瘤、抗炎症、抗凝血以及降血糖等方面功效,在国际社会上被公认为“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食品,有“人类植物性食品的顶峰”、“现代保健食品”等美称。

2、竹荪的主要栽培模式为水稻田栽培,即在水稻收割后,暴晒土壤,在冬季或次年春季将发酵充分的栽培料铺在畦面上,然后播种、开沟覆土,上面搭建遮阳网大棚;经营模式以小规模家庭作坊为主,经营规模大都在0.53hm2~1hm2之间,有极少达2hm2以上。目前家庭作坊式栽培竹荪田间管理粗放,容易受经验主义、模仿主义,不考虑区域差异、气候差异、土壤差异和原料差异等照搬照套,加上竹荪原料建堆发酵全靠经验,没有按统一的发酵标准进行发酵,发酵好坏、程度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储料罐、搅拌罐、混料机构及搅拌机构,所述搅拌罐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和进水口,所述搅拌罐的底端设置有装料口,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混料室和混料罐,所述混料室设置在所述搅拌罐的上方,所述混料罐于竖直面上转动设置在所述混料室内用于混合多种物料,所述混料罐的罐壁开设有倒料口,所述倒料口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门,所述混料室的底端开设有通口并通过移料通道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储料罐包括若干个分别用于放置竹屑、杂木屑、尿素及轻质碳酸钙,所述储料罐通过输料管往所述混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储料罐、搅拌罐、混料机构及搅拌机构,所述搅拌罐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和进水口,所述搅拌罐的底端设置有装料口,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混料室和混料罐,所述混料室设置在所述搅拌罐的上方,所述混料罐于竖直面上转动设置在所述混料室内用于混合多种物料,所述混料罐的罐壁开设有倒料口,所述倒料口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门,所述混料室的底端开设有通口并通过移料通道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储料罐包括若干个分别用于放置竹屑、杂木屑、尿素及轻质碳酸钙,所述储料罐通过输料管往所述混料罐内加入原料,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连接外部水源的进水管,所述搅拌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搅拌罐内用于将多种物料和水搅拌均匀形成培养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包括输料支管和输料总管,所述输料支管插设在所述储料罐的底端输料口,若干所述输料支管通过多通接头集成连接至输料总管的一端,所述混料罐的一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输料总管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入料口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包括旋转部和位于所述旋转部两侧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连接端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旋转部的连接端设置有转动卡设在所述环形卡槽内的环形卡条,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于所述混料室内的固定支架,所述旋转部的外壁设置有环形齿条,所述混料罐的一侧转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固定有与所述环形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杆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混料罐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混料桨,所述混料桨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仙巫仁高刘福阳赵俊敏王怡暄连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