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触发可降解的双重响应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血栓是指在受伤的血管中产生的凝结物,主要成分为聚集的活化血小板、交联纤维蛋白和嵌入的红细胞,由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之间的动态平衡调节。当平衡被打破时,病理性血栓形成并阻断血流,导致致命的房室综合征、中风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目前,血栓引起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肿瘤。因此,快速有效清除血栓,使血管通畅,恢复血液供应,是血栓性疾病治疗的关键。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溶栓。临床常用的溶栓药物主要为纤溶酶原激活剂,如链激酶、尿激酶、阿替普酶等。但该类药物具有靶向性差、出血风险高、生物利用度差、半衰期短和治疗窗窄等问题。
2、近年来,靶向控释纳米递药系统和光热疗法的发展为治疗血栓提供了新思路。血栓部位阻断了血流,红细胞供氧不足,乳酸增多,微环境呈弱酸性。此外,血栓部位存在活化的血小板、丰富的凝血酶等。这些微环境特征为实现溶栓药物在血栓部位的靶向控释提供了条件。光热疗法通过光能和热能的转换,实现光敏物质在血栓部位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光触发可降解的双重响应纳米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载药系统包括热敏脂质体,所述热敏脂质体的亲水空腔包封载药纳米粒、疏水层负载近红外响应的光热转换分子和凝血酶响应肽,所述热敏脂质体的表面含有血小板靶向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触发可降解的双重响应纳米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脂质体采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触发可降解的双重响应纳米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纳米粒通过精氨酸功能化的PAMAM负载溶栓药物制备而成。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光触发可降解的双重响应纳米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载药系统包括热敏脂质体,所述热敏脂质体的亲水空腔包封载药纳米粒、疏水层负载近红外响应的光热转换分子和凝血酶响应肽,所述热敏脂质体的表面含有血小板靶向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触发可降解的双重响应纳米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脂质体采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触发可降解的双重响应纳米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纳米粒通过精氨酸功能化的pamam负载溶栓药物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触发可降解的双重响应纳米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栓药物选择尿激酶。
5.根据权利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