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87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向废弃油井的油管和套管形成的油套环空中打入水泥胶塞;再收集含油污泥并注入到油套环空中;然后将封隔器打入含油污泥顶部,封隔器锁定在套管内侧,形成井下含油污泥段密闭空间;再加入水和EATD,通过油管向含油污泥注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携带从含油污泥中萃取的烃类组分和重金属流出井口,分别通过含油污泥收集装置和重金属收集装置回收油组分和重金属;最后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发生与回收装置进行循环利用,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风险,高效回收含油污泥中的油组分和重金属,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油井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弃物处理,涉及一种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处理废弃油井含油废弃物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机械和焚烧处理,其中化学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各种化学药剂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这些方法的特点是结构复杂,需要大量化学药剂,导致高成本,而且由于化学残留物的处理,可能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机械处理涉及通过物理手段分离含油废弃物的组分,该方法需要大量能源,并且通常难以实现对油分和重金属的完全分离;焚烧处理方法通过高温燃烧含油废弃物。然而,这些过程能耗高,可能导致空气污染,释放有害气体进入环境。cn111410981a公开了一种夹带剂辅助下超临界co2萃取钻井废弃物中油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钻井废弃物放入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之后用粉碎机破碎;s2、将夹带剂与s1中得到的钻井废弃物混合,搅拌均匀,装入超临界萃取釜中;s3、将s2中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生成钻井废弃物的固态产物、液态混合物;s4、将s3中得到的液态混合物依次排入分离罐i和分离罐ii进行分离,分离出油份;s5、萃取结束后,将s4中得到的油份从分离罐的底部收集;但是该方法还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处理效率较低,夹带剂辅助下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在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时,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干燥、破碎、混合、搅拌、装入超临界萃取釜、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处理效率较低;二是成本较高,该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夹带剂和超临界萃取设备,增加了处理成本;三是对环境影响较大,夹带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超临界萃取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四是适用范围有限,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钻井废弃物的处理,对于其他类型的油田含油废弃物可能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提供了一种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通过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实现废弃油井二次利用,回收含有废弃物中有用成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具体过程为:

3、(1)选定含油污泥集中地附近的废弃油井,选定满足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回收效果的目标地层范围,即环境温度需大于31.4摄氏度,压力需大于7.38mpa,向废弃油井的油管和套管形成的油套环空中打入水泥胶塞;

4、(2)将含油污泥集中收集,运输至油田现场后注入到油套环空中;

5、(3)向(2)中注入的含油污泥顶部打入封隔器,封隔器锁定在废弃油井的套管内侧,形成井下含油污泥段密闭空间;

6、(4)通过地面上的二氧化碳发生与回收装置,加入挟带剂水和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atd),通过油管向含油污泥注入二氧化碳;通过井口温控调节装置,调节井下温度和压力,使二氧化碳在井下流动萃取过程中始终保持保持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的通入流速为10l/m,井下温度控制为50-120℃,井下压力控制为15-50mpa;

7、(5)关闭井口2-2.5小时,使二氧化碳与含油污泥充分接触,萃取;

8、(6)通过井口温控调节装置,降低井口压力至10mpa以下,使得超临界二氧化碳携带从含油污泥中萃取的烃类组分和重金属流出井口,分别通过含油污泥收集装置和重金属收集装置回收油组分和重金属;

9、(7)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发生与回收装置进行循环利用,并经过2-3次循环萃取,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无害化污泥则埋存废弃油井中。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封隔器包括接箍、中心管、挡圈、防退卡簧、卡簧套、丝堵、胶筒总成、防突机构和套管短接,中心管的两端分别与接箍和防退卡簧的一端连接,中心管与防退卡簧连接处设有挡圈,防退卡簧的另一端与胶筒总成连接,胶筒总成、防突机构和套管短接依次连接,卡簧套套装在封隔器外侧,卡簧套上设有丝堵,使用时,将封隔器置于废弃油井注入的含油污泥顶部,机械下压锁紧废弃油井的油管和套管形成的油套环空,胀封胶筒总成,从而封隔油套环空外表面,防止发生环空气窜,防突机构随胶筒总成一起胀封,提高胶筒胶筒总成的承压能力;防退卡簧保证坐封的胶筒总成不会回退失效。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井口温控调节装置包括进风换热装置、回风换热装置和循环泵,循环泵设置在进风换热装置和回风换热装置之间,进风换热装置将外部的冷空气引入装置内部,通过与内部热交换器或其他热传导材料的接触,冷空气被加热,从而提高空气的温度,加热后的空气被输送到回风换热装置,以进一步调节温度;回风换热装置将经过进风换热装置加热的空气进行冷却,以维持井口温度的稳定,回风换热装置通过与外部冷空气或冷却水的接触实现冷却,使加热后的空气温度降低;经过回风换热装置处理后的空气被输送到进风换热装置进行再次加热,形成一个循环过程;循环泵将空气在进风换热装置和回风换热装置之间循环,空气通过循环泵在两个换热装置之间流动,从而实现温度的调节和控制,循环泵根据需要调整空气的流量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温度调节需求。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含油污泥收集装置包括降温储罐、分离储罐和油回收装置,依次通过降温、降压、分离、提纯后,油回收装置从携带油组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将油分从二氧化碳中分离出来,以便进一步利用或处理。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二氧化碳发生与回收装置的产品型号为市售qt120-zfc-12。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避免了传统处理方法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风险,实现了无害环保处理;高效回收了含油污泥中的油组分和重金属,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在废弃油井中原位处理,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了油井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包括接箍、中心管、挡圈、防退卡簧、卡簧套、丝堵、胶筒总成、防突机构和套管短接,中心管的两端分别与接箍和防退卡簧的一端连接,中心管与防退卡簧连接处设有挡圈,防退卡簧的另一端与胶筒总成连接,胶筒总成、防突机构和套管短接依次连接,卡簧套套装在封隔器外侧,卡簧套上设有丝堵,使用时,将封隔器置于废弃油井注入的含油污泥顶部,机械下压锁紧废弃油井的油管和套管形成的油套环空,胀封胶筒总成,从而封隔油套环空外表面,防突机构随胶筒总成一起胀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温控调节装置包括进风换热装置、回风换热装置和循环泵,循环泵设置在进风换热装置和回风换热装置之间,进风换热装置将外部的冷空气引入装置内部,通过与内部热交换器或其他热传导材料的接触,冷空气被加热,从而提高空气的温度,加热后的空气被输送到回风换热装置,以进一步调节温度;回风换热装置将经过进风换热装置加热的空气进行冷却,以维持井口温度的稳定,回风换热装置通过与外部冷空气或冷却水的接触实现冷却,使加热后的空气温度降低;经过回风换热装置处理后的空气被输送到进风换热装置进行再次加热,形成一个循环过程;循环泵将空气在进风换热装置和回风换热装置之间循环,空气通过循环泵在两个换热装置之间流动,从而实现温度的调节和控制,循环泵根据需要调整空气的流量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温度调节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油污泥收集装置包括降温储罐、分离储罐和油回收装置,依次通过降温、降压、分离、提纯后,油回收装置从携带油组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将油分从二氧化碳中分离出来,以便进一步利用或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包括接箍、中心管、挡圈、防退卡簧、卡簧套、丝堵、胶筒总成、防突机构和套管短接,中心管的两端分别与接箍和防退卡簧的一端连接,中心管与防退卡簧连接处设有挡圈,防退卡簧的另一端与胶筒总成连接,胶筒总成、防突机构和套管短接依次连接,卡簧套套装在封隔器外侧,卡簧套上设有丝堵,使用时,将封隔器置于废弃油井注入的含油污泥顶部,机械下压锁紧废弃油井的油管和套管形成的油套环空,胀封胶筒总成,从而封隔油套环空外表面,防突机构随胶筒总成一起胀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处理油田含油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温控调节装置包括进风换热装置、回风换热装置和循环泵,循环泵设置在进风换热装置和回风换热装置之间,进风换热装置将外部的冷空气引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搏王瑞和倪红坚肖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