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第一节点、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第一节点、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82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第一节点、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信息上报方法包括:向网络设备上报NCR的波束信息;其中,所述波束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波束个数;第二波束个数;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一波束集合的波束个数、第二波束集合的波束个数,以及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与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波束个数和第一波束关联的第二波束的波束个数;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波束阵列信息或者波束的位置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第一节点、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控制的直放站(ncr,network-controlledrepeater)的覆盖能力,在接入链路(access link)的ncr侧引入了波束赋形(bf,beamforming)技术,但网络设备无法为ncr进行波束配置或波束指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第一节点、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2、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4、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信息;其中,所述波束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5、第一波束个数;

6、第二波束个数;

7、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波束个数和第一波束关联的第二波束的波束个数;

8、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波束阵列信息或者波束的位置信息;

9、第一波束集合的波束个数、第二波束集合的波束个数,以及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与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

10、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1、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节点配置的时域资源与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12、基于所述第三信息,确定在配置的时域资源上对应使用的波束。

1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14、第一波束的波束个数以及每个第一波束对应的第二波束的波束个数;

15、至少一个波束组中每个波束组的波束个数;其中,

16、波束组的数量表征第一波束的波束个数;每个波束组的波束个数表征对应的第一波束对应的第二波束的波束个数。

17、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18、波束阵列中水平(horizontal)方向上的波束个数和垂直(vertical)方向上的波束个数;

19、波束阵列中每行波束的波束个数;

20、波束阵列中每列波束的波束个数。

2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波束集合用于传输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或ss/pbch block)、广播信道、主信息块(mib,master indic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之一;

22、所述第二波束集合用于传输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数据信道和/或参考信号。

2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与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24、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的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存在关联关系,且关联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25、第二波束对应的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以关联的第一波束对应的rs为参考;

26、第二波束对应的rs或信道具有第一类型的准共址(qcl,quasi co-location),且第一类型的qcl的rs通过关联的第一波束发送;

27、第二波束对应的rs或信道对应的空间接收参数(spatial rx parameter),与关联的第一波束的空间接收参数相同;

28、第二波束包含至少一个与第一波束相同的qcl类型。

2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30、接收第一节点上报的波束信息;其中,所述波束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1、第一波束个数;

32、第二波束个数;

33、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波束个数和第一波束关联的第二波束的波束个数;

34、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波束阵列信息或者波束的位置信息;

35、第一波束集合的波束个数、第二波束集合的波束个数,以及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与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

36、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7、基于所述波束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下发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节点配置的时域资源与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38、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9、接收第一ue上报的第一波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的测量结果;

40、基于接收到的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ue配置用于传输所述第一ue的数据信道和/或参考信号的第二波束。

4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42、第一波束的波束个数以及每个第一波束对应的第二波束的波束个数;

43、至少一个波束组中每个波束组的波束个数;其中,

44、波束组的数量表征第一波束的波束个数;每个波束组的波束个数表征对应的第一波束对应的第二波束的波束个数。

4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46、波束阵列中水平方向上的波束个数和垂直方向上的波束个数;

47、波束阵列中每行波束的波束个数;

48、波束阵列中每列波束的波束个数。

49、上述方案中,

50、所述第一波束集合用于传输ssb、广播信道、mib、sib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之一;

51、所述第二波束集合用于传输ue的数据信道和/或参考信号。

5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与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53、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的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波束存在关联关系,且关联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54、第二波束对应的rs,以关联的第一波束对应的rs为参考;

55、第二波束对应的rs或信道具有第一类型的qcl,且第一类型的qcl的rs通过关联的第一波束发送;

56、第二波束对应的rs或信道对应的空间接收参数,与关联的第一波束的空间接收参数相同;

57、第二波束包含至少一个与第一波束相同的qcl类型。

5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装置,包括:

59、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节点的波束信息;其中,所述波束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60、第一波束个数;

61、第二波束个数;

62、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的波束个数和第一波束关联的第二波束的波束个数;

63、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波束阵列信息或者波束的位置信息;

64、第一波束集合的波束个数、第二波束集合的波束个数,以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与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7.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与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14.一种信息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5.一种信息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6.一种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1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18.一种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1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2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与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7.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畅郭春霞郑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