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62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包括:进水组件,其内设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内设有过滤件;出水组件,其内设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出水端设有起泡器;其中,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通过水泵实现连通。本技术能够满足使用者在浴缸内泡澡时对持续出水起泡的用水需求,并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泡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


技术介绍

1、浴缸泡澡使用时,往往需要在浴缸内放满水。起泡器通常安装在浴缸上的水龙头上,由于浴缸体积有限,因此在浴缸内放满水后水龙头就会停止出水,不会再有出水起泡的效果,无法满足使用者在泡澡过程中持续维持出水起泡的用水需求,且若水龙头持续出水,该方式虽然能够满足使用者的用水需求,但会存在水资源大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该起泡组件能够满足使用者在浴缸内泡澡时对持续出水起泡的用水需求,并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2、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包括:

4、进水组件,其内设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内设有过滤件;

5、出水组件,其内设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出水端设有起泡器;

6、其中,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通过水泵实现连通,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座和连接座,出水座和连接座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出水座的空腔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形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第一分隔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通过通孔实现连通,出水座的顶端的开口处可拆卸式安装有出水盖,起泡器位于上腔室内且夹于出水盖和第一分隔板之间,起泡器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相同,出水盖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起泡器内的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出水孔、通孔相连通并形成第一通道,连接座可拆卸式安装于出水座的底端上,连接座的空腔和下腔室相连通并形成出水腔,各第一通道均与出水腔相连通并形成出水通道。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泡器包括壳体,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的空腔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形成呈上下设置的混合腔和引流腔,混合腔内设有混合件,壳体的顶端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安装于壳体上时,混合件夹于限位环和第二分隔板之间,混合件上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混合孔,混合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呈漏斗状和倒漏斗状,混合孔与混合腔相连通并形成混合通道,第二分隔板上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引流孔,引流孔的底端呈倒漏斗状,引流孔与引流腔相连通并形成引流通道,引流孔与混合孔相连通且引流孔的顶端位于混合孔内,以使得引流通道和混合通道连通并形成水流通道,混合件和壳体的侧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空间,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孔,第一间隙空间通过进气孔实现与上腔室相连通,混合件的底面上沿其径向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呈环形排布的第一凹槽,混合件和第二分隔板相抵住时,混合件和第二分隔板之间通过第一凹槽形成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呈扁平片状且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间隙空间、混合孔相连通。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环和混合件之间夹设有若干分隔环,相邻分隔环之间以及分隔环和限位环之间均夹设有若干叠放的金属网。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座,进水座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进水座的顶端的开口处可拆卸式安装有进水盖,进水盖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过滤件位于进水座的空腔内,过滤件呈环柱状,过滤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进水盖和进水座上,进水盖安装于进水座上时,过滤件夹于进水盖和进水座之间,过滤件和进水座的侧面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空间,第二间隙空间和进水孔相连通并形成第三通道,过滤件的空腔与进水座的底端的开口相连通并形成第四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之间通过过滤件实现连通并形成进水通道。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腔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夹于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件和壳体之间以及限位环和壳体之间均夹设有密封圈。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座的顶端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螺纹,出水座上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套设有第一夹块,出水盖和第一夹块之间设有抵住环,抵住环套设于出水座上。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座的顶端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螺纹,进水座上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套设有第二夹块,进水座的顶端的边沿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

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5、本技术通过水泵的抽水效果,使得浴缸内的水能够从进水通道进入并从出水通道排出,结合进水通道内过滤件的过滤效果以及出水通道内起泡器的出水起泡效果,从而满足了使用者在浴缸内泡澡时对持续出水起泡的用水需求并保障了对浴缸内的水循环使用的卫生性,在提高浴缸泡澡舒适感的同时也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器包括壳体,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的空腔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形成呈上下设置的混合腔和引流腔,混合腔内设有混合件,壳体的顶端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安装于壳体上时,混合件夹于限位环和第二分隔板之间,混合件上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混合孔,混合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呈漏斗状和倒漏斗状,混合孔与混合腔相连通并形成混合通道,第二分隔板上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引流孔,引流孔的底端呈倒漏斗状,引流孔与引流腔相连通并形成引流通道,引流孔与混合孔相连通且引流孔的顶端位于混合孔内,以使得引流通道和混合通道连通并形成水流通道,混合件和壳体的侧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空间,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孔,第一间隙空间通过进气孔实现与上腔室相连通,混合件的底面上沿其径向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呈环形排布的第一凹槽,混合件和第二分隔板相抵住时,混合件和第二分隔板之间通过第一凹槽形成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呈扁平片状且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间隙空间、混合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和混合件之间夹设有若干分隔环,相邻分隔环之间以及分隔环和限位环之间均夹设有若干叠放的金属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座,进水座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进水座的顶端的开口处可拆卸式安装有进水盖,进水盖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过滤件位于进水座的空腔内,过滤件呈环柱状,过滤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进水盖和进水座上,进水盖安装于进水座上时,过滤件夹于进水盖和进水座之间,过滤件和进水座的侧面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空间,第二间隙空间和进水孔相连通并形成第三通道,过滤件的空腔与进水座的底端的开口相连通并形成第四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之间通过过滤件实现连通并形成进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腔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夹于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件和壳体之间以及限位环和壳体之间均夹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座的顶端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螺纹,出水座上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套设有第一夹块,出水盖和第一夹块之间设有抵住环,抵住环套设于出水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座的顶端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螺纹,进水座上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套设有第二夹块,进水座的顶端的边沿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器包括壳体,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的空腔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形成呈上下设置的混合腔和引流腔,混合腔内设有混合件,壳体的顶端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安装于壳体上时,混合件夹于限位环和第二分隔板之间,混合件上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混合孔,混合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呈漏斗状和倒漏斗状,混合孔与混合腔相连通并形成混合通道,第二分隔板上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引流孔,引流孔的底端呈倒漏斗状,引流孔与引流腔相连通并形成引流通道,引流孔与混合孔相连通且引流孔的顶端位于混合孔内,以使得引流通道和混合通道连通并形成水流通道,混合件和壳体的侧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空间,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孔,第一间隙空间通过进气孔实现与上腔室相连通,混合件的底面上沿其径向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呈环形排布的第一凹槽,混合件和第二分隔板相抵住时,混合件和第二分隔板之间通过第一凹槽形成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呈扁平片状且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间隙空间、混合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和混合件之间夹设有若干分隔环,相邻分隔环之间以及分隔环和限位环之间均夹设有若干叠放的金属网。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