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62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包括:进水组件,其内设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内设有过滤件;出水组件,其内设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出水端设有起泡器;其中,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通过水泵实现连通。本技术能够满足使用者在浴缸内泡澡时对持续出水起泡的用水需求,并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泡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


技术介绍

1、浴缸泡澡使用时,往往需要在浴缸内放满水。起泡器通常安装在浴缸上的水龙头上,由于浴缸体积有限,因此在浴缸内放满水后水龙头就会停止出水,不会再有出水起泡的效果,无法满足使用者在泡澡过程中持续维持出水起泡的用水需求,且若水龙头持续出水,该方式虽然能够满足使用者的用水需求,但会存在水资源大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该起泡组件能够满足使用者在浴缸内泡澡时对持续出水起泡的用水需求,并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2、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包括:

4、进水组件,其内设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内设有过滤件;

5、出水组件,其内设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出水端设有起泡器;

6、其中,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通过水泵实现连通,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座和连接座,出水座和连接座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出水座的空腔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形成上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器包括壳体,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的空腔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形成呈上下设置的混合腔和引流腔,混合腔内设有混合件,壳体的顶端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安装于壳体上时,混合件夹于限位环和第二分隔板之间,混合件上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混合孔,混合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呈漏斗状和倒漏斗状,混合孔与混合腔相连通并形成混合通道,第二分隔板上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引流孔,引流孔的底端呈倒漏斗状,引流孔与引流腔相连通并形成引流通道,引流孔与混合孔相连通且引流孔的顶端位于混合孔内,以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器包括壳体,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的空腔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形成呈上下设置的混合腔和引流腔,混合腔内设有混合件,壳体的顶端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安装于壳体上时,混合件夹于限位环和第二分隔板之间,混合件上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混合孔,混合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呈漏斗状和倒漏斗状,混合孔与混合腔相连通并形成混合通道,第二分隔板上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引流孔,引流孔的底端呈倒漏斗状,引流孔与引流腔相连通并形成引流通道,引流孔与混合孔相连通且引流孔的顶端位于混合孔内,以使得引流通道和混合通道连通并形成水流通道,混合件和壳体的侧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空间,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孔,第一间隙空间通过进气孔实现与上腔室相连通,混合件的底面上沿其径向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呈环形排布的第一凹槽,混合件和第二分隔板相抵住时,混合件和第二分隔板之间通过第一凹槽形成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呈扁平片状且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间隙空间、混合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浴缸用起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和混合件之间夹设有若干分隔环,相邻分隔环之间以及分隔环和限位环之间均夹设有若干叠放的金属网。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