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手薄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578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申请提供一种RTK手薄托架,包括第一固定组件以及第二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与第二固定组件通过连接杆连接,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外壳,外壳为内部中空的圆环结构,外壳内部设有多个用于夹紧支撑架的夹紧叶片,多个夹紧叶片两两之间滑动连接形成环状结构。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固定组件设置成外壳与多个夹紧叶片组合的形式,在需要对RTK手薄托架进行固定的时候,只需要将第一固定组件套在支撑架上后拨动拨杆使多个夹紧叶片将支撑架夹紧即可完成对RTK手薄托架的固定,将多个夹紧叶片设置成两两之间连接的环形结构,在对支撑架夹紧时多个夹紧叶片可对支撑架产生多个夹紧点,保证了RTK手薄托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勘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rtk手薄托架。


技术介绍

1、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在rtk作业中,需要将rtk手簿安装在托架上,接着将托架安装于rtk对中杆上,现有技术中在将托架安装于rtk对中杆上时,需要先将托架上的连接杆的螺栓拧松,再将托架上的连接杆套设于rtk对中杆上,接着再将螺栓拧紧对托架进行固定,这样就会导致托架的固定过程变得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rtk手薄托架,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本申请提供的rtk手薄托架,包括第一固定组件以及第二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rtk手薄托架固定于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固定rtk手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通过连接杆连接;

4、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内部中空的圆环结构,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多个用于夹紧所述支撑架的夹紧叶片,多个所述夹紧叶片两两之间滑动连接形成环状结构,多个所述夹紧叶片顶面均设有拨杆,所述外壳顶面设有与所述拨杆配合的槽孔。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用于对rtk手薄进行固定的夹持组件。

6、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第三夹持板、以及齿轮,所述第三夹持板可通过所述齿轮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相向运动;

7、所述齿轮通过驱动轴设于所述壳体内底面上,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壳体内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以及所述第三夹持板上均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的齿条,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置的齿条与所述第三夹持板上设置的齿条不共面。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夹持板顶端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以及所述第三夹持板分别贯穿所述壳体的三个侧壁,且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以及所述第三夹持板均与所述壳体内底面滑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一侧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11、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夹紧叶片上均设有用于辅助所述夹紧叶片对所述支撑架进行夹紧的防滑橡胶。

12、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拨杆设有延长杆,且所述外壳顶面与所述延长杆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对所述延长杆定位的限位条。

1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4、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固定组件设置成外壳与多个夹紧叶片组合的形式,在需要对rtk手薄托架进行固定的时候,只需要将第一固定组件套在支撑架上后拨动拨杆使多个夹紧叶片将支撑架夹紧即可完成对rtk手薄托架的固定,将多个夹紧叶片设置成两两之间连接的环形结构,在对支撑架夹紧时多个夹紧叶片可对支撑架产生多个夹紧点,保证了rtk手薄托架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TK手薄托架,包括第一固定组件(1)以及第二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用于将RTK手薄托架固定于支撑架(3)上,所述第二固定组件(2)用于固定RTK手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2)通过连接杆(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手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2)包括壳体(21)以及设于壳体(21)内用于对RTK手薄进行固定的夹持组件(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TK手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2)包括第一夹持板(221)、第二夹持板(222)、第三夹持板(223)、以及齿轮(224),所述第三夹持板(223)可通过所述齿轮(224)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板(22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222)相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TK手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板(223)顶端与所述壳体(21)内壁之间通过弹簧(22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TK手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221)、所述第二夹持板(222)以及所述第三夹持板(223)分别贯穿所述壳体(21)的三个侧壁,且所述第一夹持板(221)、所述第二夹持板(222)以及所述第三夹持板(223)均与所述壳体(21)内底面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TK手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一侧通过连接件(23)与所述连接杆(4)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手薄托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夹紧叶片(12)上均设有用于辅助所述夹紧叶片(12)对所述支撑架(3)进行夹紧的防滑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RTK手薄托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拨杆(13)上方设有延长杆(14),且所述外壳(11)顶面与所述延长杆(14)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对所述延长杆(14)定位的限位条(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tk手薄托架,包括第一固定组件(1)以及第二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用于将rtk手薄托架固定于支撑架(3)上,所述第二固定组件(2)用于固定rtk手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2)通过连接杆(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手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2)包括壳体(21)以及设于壳体(21)内用于对rtk手薄进行固定的夹持组件(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tk手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2)包括第一夹持板(221)、第二夹持板(222)、第三夹持板(223)、以及齿轮(224),所述第三夹持板(223)可通过所述齿轮(224)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板(22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222)相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tk手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板(223)顶端与所述壳体(21)内壁之间通过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龙岗胡文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金坐标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