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549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技术公开了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包括古琴本体、琴弦、中音音孔、高音孔组、低音孔组和出音孔,所述琴弦设于古琴本体上,所述中音音孔设于古琴本体的底壁上,所述高音孔组设于古琴本体的底壁上,所述低音孔组设于古琴本体的底壁上且设于高音孔组的下方,所述出音孔设于古琴本体的底壁上,所述中音音孔、高音孔组、低音孔组和出音孔设于同侧,所述高音孔组和低音孔组呈平行设置且设于中音音孔和出音孔之间。本技术属于古琴技术领域,具体是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利用音槽的设计能保持声音共鸣流畅,具有风动的延音连绵感,通过控制中高音音孔达到快速调节音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古琴,具体是指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


技术介绍

1、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以及丝桐,是拨弦乐器,初为五弦,汉朝起定制为七弦。然而现有技术中对古琴进行音色调节较为麻烦,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快速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出的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利用音槽的设计能保持声音共鸣流畅,具有风动的延音连绵感,通过控制中高音音孔达到快速调节音色的效果。

2、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出的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包括古琴本体、琴弦、中音音孔、高音孔组、低音孔组和出音孔,所述琴弦设于古琴本体上,所述中音音孔设于古琴本体的底壁上,所述高音孔组设于古琴本体的底壁上,所述低音孔组设于古琴本体的底壁上且设于高音孔组的下方,所述出音孔设于古琴本体的底壁上,所述中音音孔、高音孔组、低音孔组和出音孔设于同侧,所述高音孔组和低音孔组呈平行设置且设于中音音孔和出音孔之间。

3、作为改进的,所述古琴本体的中间部分设有音槽,所述音槽呈长方形槽状设置,所述音槽包裹中音音孔、高音孔组、低音孔组和出音孔设置。

4、作为改进的,所述古琴本体的中间部分设有前音柱,所述前音柱的对称位置设有后音柱,所述古琴本体的中间部分设有中音孔纳梁板,所述前音柱和后音柱中间设有高低音纳梁板,所述前音柱、后音柱、中音孔纳梁板和高低音纳梁板设于同侧且由音槽包裹设置,所述前音柱、后音柱、中音孔纳梁板和高低音纳梁板与中音音孔、高音孔组、低音孔组、出音孔呈对称设置。

5、作为改进的,所述中音音孔上插拔设有音色调节塞,所述高音孔组上插拔设有音孔调节塞组,所述高音孔组设有四组,所述低音孔组设有三组,所述音孔调节塞组的数量等于音色调节塞的数量。

6、作为改进的,所述中音音孔呈两端为半圆的长方形孔设置,所述高音孔组呈圆形孔设置,所述低音孔组呈圆形孔设置,所述高音孔组的直径等于低音孔组的直径,所述出音孔呈圆形孔设置,所述出音孔的直径大于高音孔组的直径。

7、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出的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利用音槽的设计能保持声音共鸣流畅,具有风动的延音连绵感,通过控制中高音音孔达到快速调节音色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其特征在于:包括古琴本体(1)、琴弦(2)、中音音孔(3)、高音孔组(4)、低音孔组(5)和出音孔(6),所述琴弦(2)设于古琴本体(1)上,所述中音音孔(3)设于古琴本体(1)的底壁上,所述高音孔组(4)设于古琴本体(1)的底壁上,所述低音孔组(5)设于古琴本体(1)的底壁上且设于高音孔组(4)的下方,所述出音孔(6)设于古琴本体(1)的底壁上,所述中音音孔(3)、高音孔组(4)、低音孔组(5)和出音孔(6)设于同侧,所述高音孔组(4)和低音孔组(5)呈平行设置且设于中音音孔(3)和出音孔(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琴本体(1)的中间部分设有音槽(7),所述音槽(7)呈长方形槽状设置,所述音槽(7)包裹中音音孔(3)、高音孔组(4)、低音孔组(5)和出音孔(6)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琴本体(1)的中间部分设有前音柱(8),所述前音柱(8)的对称位置设有后音柱(9),所述古琴本体(1)的中间部分设有中音孔纳梁板(10),所述前音柱(8)和后音柱(9)中间设有高低音纳梁板(11),所述前音柱(8)、后音柱(9)、中音孔纳梁板(10)和高低音纳梁板(11)设于同侧且由音槽(7)包裹设置,所述前音柱(8)、后音柱(9)、中音孔纳梁板(10)和高低音纳梁板(11)与中音音孔(3)、高音孔组(4)、低音孔组(5)、出音孔(6)呈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音音孔(3)上插拔设有音色调节塞(12),所述高音孔组(4)上插拔设有音孔调节塞组(13),所述高音孔组(4)设有四组,所述低音孔组(5)设有三组,所述音孔调节塞组(13)的数量等于音色调节塞(12)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音音孔(3)呈两端为半圆的长方形孔设置,所述高音孔组(4)呈圆形孔设置,所述低音孔组(5)呈圆形孔设置,所述高音孔组(4)的直径等于低音孔组(5)的直径,所述出音孔(6)呈圆形孔设置,所述出音孔(6)的直径大于高音孔组(4)的直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其特征在于:包括古琴本体(1)、琴弦(2)、中音音孔(3)、高音孔组(4)、低音孔组(5)和出音孔(6),所述琴弦(2)设于古琴本体(1)上,所述中音音孔(3)设于古琴本体(1)的底壁上,所述高音孔组(4)设于古琴本体(1)的底壁上,所述低音孔组(5)设于古琴本体(1)的底壁上且设于高音孔组(4)的下方,所述出音孔(6)设于古琴本体(1)的底壁上,所述中音音孔(3)、高音孔组(4)、低音孔组(5)和出音孔(6)设于同侧,所述高音孔组(4)和低音孔组(5)呈平行设置且设于中音音孔(3)和出音孔(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琴本体(1)的中间部分设有音槽(7),所述音槽(7)呈长方形槽状设置,所述音槽(7)包裹中音音孔(3)、高音孔组(4)、低音孔组(5)和出音孔(6)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音孔、音槽调节音色变化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琴本体(1)的中间部分设有前音柱(8),所述前音柱(8)的对称位置设有后音柱(9),所述古琴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器声鉴器乐专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