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功率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497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组合式功率电感,以一个单体式的磁芯体或由两个以上磁芯组装成单体状的磁芯体为基础,在磁芯体中装接有一个以上电感绕组导体,自磁芯体外部装接有一个以上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并通过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与电路中的电气元件信号对接或接地。应用本技术该组合式功率电感于DC‑DC电源转换模块,通过电感外部的多种导体与电感上下表面平贴的PCB板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接点的定位精准和信号传输稳定性;该功率电感能减少外部连接部件、有效节省电路空间,缩小电源模块的成品体积;提高可靠性的同时还能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功率电感结构改良,尤其涉及一种多金属线圈组合于一体的功率电感,属于电感器件生产加工。


技术介绍

1、由于电子产品不断发展,如服务器、ai人工智能相关产品、互联网通用终端设备、soc晶片频繁更新,提高产品电源功率、缩小产品体积是未来主要的技术趋势。而随着对产品功率密度的高要求,产品朝向集成化、模块化方向发展成为研发人员的主要研究课题。在dc/dc多相式电源线路应用中,从传统电感逐渐发展出使用耦合电感来缩小电源设计空间,而后又更进一步将电源线路模块化,电感与电路结合成为晶片电感,进而提升产品功率密度。

2、现有技术的晶片电感,无论是一体成型的还是组装成型的,都只单纯为电源模块中的一个元件。即便能与电路板(pcb板)做到紧密结合,在提升电源模块功率密度或减少元件数量上作用有限,往往需要额外增加诸多连接线、pin针或排针作为信号连接线或接地。这对整个电源模块可靠性和生产制作带来了不便和较高的成本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组合式功率电感,解决简化组装工序、缩减电路占空、提升产品可靠性的问题。

2、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以一个单体式的磁芯体或由两个以上磁芯组装成单体状的磁芯体为基础,在磁芯体中装接有一个以上电感绕组导体,自磁芯体外部装接有一个以上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并通过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与电路中的电气元件信号对接或接地。

3、优选的,所述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设为对应l、c、u、i字体形状的金属片体并粘合或嵌接于磁芯体,且与两部分导体相对接的电气元件至少包括ic,电阻,电容,晶体管和二极管。

4、优选的,所述磁芯体为铁氧体、陶瓷、铁芯或磁性合金材料的压铸成型件。

5、优选的,所述磁芯体的表面开设有深度介于0.05mm~1mm的凹槽,用于适配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的装接定位。

6、优选的,所述电感绕组导体设为对应l、c、u、i字体形状的金属片体,固化组装或镶嵌成型于磁芯体之中。

7、优选的,所述磁芯体内设有一条通槽,一个电感绕组导体穿接配合于磁芯体的通槽中成型为非耦合电感,且电感绕组导体的两端外露成型为电极。

8、优选的,所述磁芯体内设有两条以上平行间隔的通槽,两个以上电感绕组导体一一对应地穿接配合于磁芯体的通槽中成型为耦合电感或非耦合电感,且每个电感绕组导体的两端外露成型为电极。

9、更优选的,与dc-dc电源电路配合装接,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源电路包含上pcb板和下pcb板,磁芯体外部的所述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与两块pcb板上符合电路图设计的对应接点相连接。

10、本技术该组合式功率电感,应用于dc-dc电源转换模块,通过电感外部的多种导体与电感上下表面平贴的pcb板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接点的定位精准和信号传输稳定性;该功率电感能减少外部连接部件、有效节省电路空间,缩小电源模块的成品体积;提高可靠性的同时还能节省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以一个单体式的磁芯体或由两个以上磁芯组装成单体状的磁芯体为基础,在磁芯体中装接有一个以上电感绕组导体,自磁芯体外部装接有一个以上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并通过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与电路中的电气元件信号对接或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设为对应L、C、U、I字体形状的金属片体并粘合或嵌接于磁芯体,且与两部分导体相对接的电气元件至少包括IC,电阻,电容,晶体管和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体为铁氧体、陶瓷、铁芯或磁性合金材料的压铸成型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体的表面开设有深度介于0.05mm~1mm的凹槽,用于适配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的装接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绕组导体设为对应L、C、U、I字体形状的金属片体,固化组装或镶嵌成型于磁芯体之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体内设有一条通槽,一个电感绕组导体穿接配合于磁芯体的通槽中成型为非耦合电感,且电感绕组导体的两端外露成型为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体内设有两条以上平行间隔的通槽,两个以上电感绕组导体一一对应地穿接配合于磁芯体的通槽中成型为耦合电感或非耦合电感,且每个电感绕组导体的两端外露成型为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组合式功率电感,与DC-DC电源电路配合装接,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源电路包含上PCB板和下PCB板,磁芯体外部的所述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与两块PCB板上符合电路图设计的对应接点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以一个单体式的磁芯体或由两个以上磁芯组装成单体状的磁芯体为基础,在磁芯体中装接有一个以上电感绕组导体,自磁芯体外部装接有一个以上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并通过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与电路中的电气元件信号对接或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设为对应l、c、u、i字体形状的金属片体并粘合或嵌接于磁芯体,且与两部分导体相对接的电气元件至少包括ic,电阻,电容,晶体管和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体为铁氧体、陶瓷、铁芯或磁性合金材料的压铸成型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功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体的表面开设有深度介于0.05mm~1mm的凹槽,用于适配线圈导体和pin针导体的装接定位。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金火林伙利王俊文魏大韦
申请(专利权)人:三积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