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480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技术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抛光机。包括机体组件、抛光组件、导料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机体壳,所述机体壳的顶部连接有进料口,所述机体壳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机体壳的内壁连接有导引侧壁,所述机体壳的下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机体壳的内壁连接有辅助凸起,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顶部连接有侧边板,所述导料板的内侧开设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内壁连接有抛光柱。开启第二电机的运行后,第二电机进行工作并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相应的第二辊体进行转动,同时通过抛光凸起与第二辊体的相互配合,用于对落在第二辊体与机体壳内壁之间的大米进行抛光处理,保障对大米进行抛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米加工抛光,具体为一种抛光机


技术介绍

1、大米抛光机主要是去除粘附在白米表面的糠粉,使米粒表面清洁光亮,提高成品的外观色泽。这不仅可以提高成品大米的质量和商品价值,还有利于大米的储藏,保持大米的新鲜度,提高大米的食用品质。

2、现有的抛光机在对大米进行抛光处理时,无法对落在抛光辊与体壳内壁之间的大米进行抛光处理,这样会影响大米进行抛光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机,解决无法对落在抛光辊与体壳内壁之间的大米进行抛光处理,这样会影响大米进行抛光处理的效果,开启第一电机的运行后,第一电机进行工作并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相应的第一辊体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相邻第一辊体进行相向的转动,用于打散成块、成团的大米,使其成为大米颗粒,同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大米初步的抛光处理,同时通过抛光凸起与辅助凸起的相互配合,用于对落在第一辊体与机体壳内壁之间的大米进行抛光处理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抛光机,包括机体组件、抛光组件、导料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机体壳,所述机体壳的顶部连接有进料口,所述机体壳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机体壳的内壁连接有导引侧壁,所述机体壳的下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机体壳的内壁连接有辅助凸起,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电机壳、第二电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周面外壁连接有第一辊体,所述第一辊体的外壁连接有抛光凸起,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周面外壁连接有第二辊体,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顶部连接有侧边板,所述导料板的内侧开设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内壁连接有抛光柱。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开启第一电机的运行后,第一电机进行工作并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相应的第一辊体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相邻第一辊体进行相向的转动,用于打散成块、成团的大米,使其成为大米颗粒,同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大米初步的抛光处理,同时通过抛光凸起与辅助凸起的相互配合,用于对落在第一辊体与机体壳内壁之间的大米进行抛光处理,当完成初步抛光的大米通过导料槽下落时,大米在下落的过程中与抛光柱产生相互摩擦,进而通过大米与抛光柱之间的相互摩擦实现对大米的抛光处理。

4、为了完成抛光处理的大米通过出料管排出并进行收集: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侧壁共设置有两块且对称设置,所述辅助凸起按相等间距的分布于机体壳内壁的四周。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装置时,将大米通过进料口加入到机体壳里面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完成抛光处理的大米通过出料管排出并进行收集。

7、为了通过相邻第一辊体进行相向的转动,用于打散成块、成团的大米,使其成为大米颗粒: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机共设置有三个且与操作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标准件与机体壳的内壁转动连接。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开启第一电机的运行后,第一电机进行工作并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相应的第一辊体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相邻第一辊体进行相向的转动,用于打散成块、成团的大米,使其成为大米颗粒,同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大米初步的抛光处理,同时通过抛光凸起与辅助凸起的相互配合,用于对落在第一辊体与机体壳内壁之间的大米进行抛光处理。

10、为了用于对落在第二辊体与机体壳内壁之间的大米进行抛光处理: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机共设置有三个且与操作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外侧设置有电机壳。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开启第二电机的运行后,第二电机进行工作并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相应的第二辊体进行转动,同时通过抛光凸起与第二辊体的相互配合,用于对落在第二辊体与机体壳内壁之间的大米进行抛光处理,保障对大米进行抛光的效果。

13、为了通过相邻的第二辊体、抛光凸起进行相向的转动,实现对大米更进一步的抛光处理: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辊体的外壁连接有抛光凸起,所述第二辊体外壁连接抛光凸起相邻间距为第一辊体外壁连接抛光凸起相邻间距的二分之一。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第二辊体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第二辊体在转动的过程中带抛光凸起的同步转动,进而通过相邻的第二辊体、抛光凸起进行相向的转动,实现对大米更进一步的抛光处理。

16、为了导料板上面的大米通过导料槽继续进行下落: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料槽的深度与导料板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料槽的侧视横截面为梯形结构设置。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第一辊体完成对大米的初步抛光后,大米在自身重力作用力进行下落,然后下落的大米落在导料板上面,然后导料板上面的大米通过导料槽继续进行下落。

19、为了用于避免大米在导料板上面的堆积: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料板的外壁与机体壳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导料板的顶部连接有防堵块,所述防堵块的侧视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设置,所述侧边板与机体壳的内壁相连接。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侧边板与防堵块的设置,用于避免大米在导料板上面的堆积,进而保障大米的下落。

22、为了通过大米与抛光柱之间的相互摩擦实现对大米的抛光处理: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光柱的侧视横截面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抛光柱对称连接在导料槽内壁的两侧。

2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完成初步抛光的大米通过导料槽下落时,大米在下落的过程中与抛光柱产生相互摩擦,进而通过大米与抛光柱之间的相互摩擦实现对大米的抛光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机,包括机体组件(1)、抛光组件(2)、导料组件(3),所述机体组件(1)包括机体壳(11),所述机体壳(11)的顶部连接有进料口(12),所述机体壳(11)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架(1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壳(11)的内壁连接有导引侧壁(13),所述机体壳(11)的下端连接有出料管(14),所述机体壳(11)的内壁连接有辅助凸起(16),所述抛光组件(2)包括电机壳(21)、第二电机(25)、第一电机(27),所述第一电机(27)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22)的周面外壁连接有第一辊体(23),所述第一辊体(23)的外壁连接有抛光凸起(24),所述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28),所述第二转轴(28)的周面外壁连接有第二辊体(26),所述导料组件(3)包括导料板(31),所述导料板(31)的顶部连接有侧边板(32),所述导料板(31)的内侧开设有导料槽(33),所述导料槽(33)的内壁连接有抛光柱(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侧壁(13)共设置有两块且对称设置,所述辅助凸起(16)按相等间距的分布于机体壳(11)内壁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7)共设置有三个且与操作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2)远离第一电机(27)的一端通过标准件与机体壳(11)的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25)共设置有三个且与操作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5)的外侧设置有电机壳(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辊体(26)的外壁连接有抛光凸起(24),所述第二辊体(26)外壁连接抛光凸起(24)相邻间距为第一辊体(23)外壁连接抛光凸起(24)相邻间距的二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33)的深度与导料板(31)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料槽(33)的侧视横截面为梯形结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31)的外壁与机体壳(1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导料板(31)的顶部连接有防堵块(34),所述防堵块(34)的侧视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设置,所述侧边板(32)与机体壳(11)的内壁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柱(35)的侧视横截面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抛光柱(35)对称连接在导料槽(33)内壁的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机,包括机体组件(1)、抛光组件(2)、导料组件(3),所述机体组件(1)包括机体壳(11),所述机体壳(11)的顶部连接有进料口(12),所述机体壳(11)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架(1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壳(11)的内壁连接有导引侧壁(13),所述机体壳(11)的下端连接有出料管(14),所述机体壳(11)的内壁连接有辅助凸起(16),所述抛光组件(2)包括电机壳(21)、第二电机(25)、第一电机(27),所述第一电机(27)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22)的周面外壁连接有第一辊体(23),所述第一辊体(23)的外壁连接有抛光凸起(24),所述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28),所述第二转轴(28)的周面外壁连接有第二辊体(26),所述导料组件(3)包括导料板(31),所述导料板(31)的顶部连接有侧边板(32),所述导料板(31)的内侧开设有导料槽(33),所述导料槽(33)的内壁连接有抛光柱(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侧壁(13)共设置有两块且对称设置,所述辅助凸起(16)按相等间距的分布于机体壳(11)内壁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婷李萍李敏李月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市国惠园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