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473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涉及蓄电池检测技术领域,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包括蓄电池充电柜及其控制系统,所述蓄电池充电柜设有多个充电柜口,所述蓄电池充电柜设有稳定指示灯,所述蓄电池充电柜位于充电柜口设有移动蓄电池,还包括设置在移动蓄电池上的随动监测模块和蓄电池充电柜内的在线测析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随动监测模块和在线测析模块配合使用,既能对蓄电池移动状态下的加速度数据捕捉获取,又能获取蓄电池的外观数据,从而实现对蓄电池稳定性的综合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检测,具体为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蓄电池,作为一种化学电源,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它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电能的储存与释放,如在汽车启动、电力系统备用、移动设备供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之一,而蓄电池检测系统,则是针对蓄电池性能进行精准评估的专用设备。

2、随着电动载具及换电技术的普及,对于小体积、小容量的便携蓄电池,为提升其使用的便利性一般采用充电柜对其充电,充电柜往往还设有相应的检测系统对蓄电池性能状态进行检测,实现高效利用,但该检测系统只能对蓄电池进行静态检测,通过其充放电数据来判断其稳定性,难以获悉蓄电池移动过程中的碰撞、晃动情况数据以及外观形变数据,导致无法排除由于蓄电池碰撞、鼓包所导致的潜在风险,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检测系统通常只能对蓄电池进行静态检测难以获悉蓄电池移动过程中的碰撞、晃动情况数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包括蓄电池充电柜及其控制系统,所述蓄电池充电柜设有多个充电柜口,所述蓄电池充电柜设有稳定指示灯,所述蓄电池充电柜位于充电柜口设有移动蓄电池,还包括设置在移动蓄电池上的随动监测模块和蓄电池充电柜内的在线测析模块;

3、随动监测模块包括水平监测单元和竖直监测单元,随动监测模块定期记录移动蓄电池水平加速度和竖直加速度的绝对值分别记作平加值和竖加值,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出平加值和竖加值随时间变化折线图,水平监测单元和竖直监测单元分别对平加值和竖加值进行时序分析,得到平稳参值、晃动数值、跳动参值、跳动数值,计算平稳参值与竖稳参值的和并记作警告参考值,根据警告参考值生成电源警报指令;

4、在线测析模块包括数信采集单元、数信分析单元、数信监警单元:

5、数信采集单元获取随动监测模块记录的数据,获取放入充电柜口内的移动蓄电池的品牌型号及识别码并对每个移动蓄电池进行标记,获取移动蓄电池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多个点位距离蓄电池充电柜内壁的距离所组成的距离集预设有一个数据库,数据库内包含多个与移动蓄电池一对一绑定的数据集合,数据集合包含随动监测模块记录的数据;

6、数信分析单元获取数信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稳判值;

7、数信监警单元获取稳判值,将稳判值与预设的三个范围区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分别生成移动蓄电池稳定指令、移动蓄电池不佳指令、移动蓄电池异常指令,根据指令由蓄电池充电柜的控制稳定指示灯颜色以及移动蓄电池的充电电路通断。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平监测单元对平加值分析过程具体如下:

9、设定一个第一平加阈值和一个第二平加阈值,在平加值和竖加值随时间变化折线图中绘制出第一平加阈值所表示的直线,统计平加值高于第一平加阈值所表示的直线的散点个数并记作平稳参值,将第二平加阈值与记录的平加值逐一比较,将大于等于第二平加阈值的平加值记为平加检测值,提取平加检测值及平加检测值之后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平加值共同组成检测值集合,x表示检测值,下标为其次序,之间的记录时差等于预设的时间范围,将检测值集合中的元素代入预设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到每个平加检测值所对应的晃动参值,其中为预设值,预设有晃动参阈值,统计大于晃动参阈值的晃动参值数量并记作晃动数值。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直监测单元对竖加值分析过程具体如下:

11、在平加值和竖加值随时间变化折线图中绘制出重力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直线,将高于该直线的竖加值记作坠标值,统计坠标值的个数并记作竖稳参值,设定一个竖加阈值,设竖加值为,下标m表示其所记录的序号,当竖加值大于竖加阈值时对后续记录的竖加值进行分析,将当前记录的大于竖加阈值的竖加值记为竖加始监值,将之后记录的大于竖加阈值的竖加值记为竖加监测值,在记录每个竖加监测值的同时,计算其下标m值与上一个竖加监测值的下标m值之差记作判断m差,设定一个终止m值,当判断m差大于等于终止m值,将该竖加监测值记作竖加终监值并停止分析记录的竖加值,直至下一个竖加始监值的出现,计算该分析过程中竖加终监值与竖加始监值的下标m值之差记作跳动参值,预设有跳动参阈值,统计大于跳动参阈值的跳动参值数量并记作跳动数值。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数信分析单元数据分析过程如下:

13、对每个移动蓄电池进行标记并记作,p=1、2、…、q,p为该移动蓄电池的序号,q为该蓄电池充电柜所识别的移动蓄电池的总数,测量放入充电柜口内的移动蓄电池四周多个点位距离蓄电池充电柜内壁的距离并组成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距离集合,分别为,f表示前方距离,b表示后方距离,l表示左方距离,r表示右方距离,j为距离测量点的个数,数据集合与其对应的移动蓄电池绑定,每当新识别一个移动蓄电池时创建一个新的数据集合,,其中为警告参考值,为晃动参值的和,为晃动数值,为跳动参值的和,为跳动数值,每当移动蓄电池放入蓄电池充电柜的充电柜口内时,对数据集合内数据进行更新。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数信分析单元数据分析过程如下:

15、在移动蓄电池位于蓄电池充电柜内充电时,提取其对应的品牌型号、数据集合和距离集合,提取中的元素组成外观判断矩阵,预设有多个品牌的外观比较矩阵,提取与该移动蓄电池品牌型号所对应的外观比较矩阵,计算外观判断矩阵与外观比较矩阵的差得到形变度矩阵,提取形变度矩阵中各个元素并求和记作形变值,将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其中均为预算参数因子,t为该移动蓄电池的充电次数,得到稳判值。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数信监警单元指令生成及执行过程具体如下:

17、将三个范围区间依次记作第一范围区间、第二范围区间、第三范围区间,当稳判值位于第一范围区间内时,生成移动蓄电池稳定指令并发送到蓄电池充电柜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蓄电池充电柜外部设置的稳定指示灯变绿;当稳判值位于第二范围区间内时,生成移动蓄电池不佳指令并发送到蓄电池充电柜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蓄电池充电柜外部设置的稳定指示灯变黄,将形变值与预设的形变阈值比较;当稳判值位于第三范围区间内时,生成移动蓄电池异常指令并发送到蓄电池充电柜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蓄电池充电柜外部设置的稳定指示灯变红,关断该移动蓄电池的充电电路。

18、一种蓄电池检测方法,应用于蓄电池检测系统,其具体步骤如下:

19、步骤一:移动蓄电池上的随动监测模块通过水平监测单元对移动蓄电池使用时记录的水平加速度进行分析,得到平稳参值、晃动数值,通过竖直监测单元对移动蓄电池使用时记录的竖直加速度进行分析,得到平稳参值、晃动数值;

20、步骤二:随动监测模块计算平稳参值与竖稳参值的和并记作警告参考值,设定一个警报阈值,将警告参考值与警报阈值比较,当警告参考值大于警报阈值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包括蓄电池充电柜(1)及其控制系统,所述蓄电池充电柜(1)设有多个充电柜口(2),所述蓄电池充电柜(1)设有稳定指示灯,所述蓄电池充电柜(1)位于充电柜口(2)设有移动蓄电池(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移动蓄电池(4)上的随动监测模块和蓄电池充电柜(1)内的在线测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监测单元对平加值分析过程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监测单元对竖加值分析过程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信采集单元数据采集过程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信分析单元数据分析过程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信监警单元指令生成及执行过程具体如下:

7.一种蓄电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其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包括蓄电池充电柜(1)及其控制系统,所述蓄电池充电柜(1)设有多个充电柜口(2),所述蓄电池充电柜(1)设有稳定指示灯,所述蓄电池充电柜(1)位于充电柜口(2)设有移动蓄电池(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移动蓄电池(4)上的随动监测模块和蓄电池充电柜(1)内的在线测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监测单元对平加值分析过程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公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易事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