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462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技术属于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的前侧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齿轮,通过设置的检测组件,该装置在对罐体的检测过程中,检测装置跟随滑动框架和滑动块进行运动,从而使检测装置与不同直径的罐体接触距离相同,使得检测的结果较为精准,且该检测装置可对罐体的上方进行检测,使检测范围较大;通过设置的夹持组件,该装置在带动罐体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将罐体放置在箱体的上方可通过滑块对其进行夹持,其夹持过程步骤较少,且对不同直径的罐体夹持力度均相同,使得罐体转动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使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放射源,即用放射性物质制备的小型紧凑的辐射源的通称,放射源的基本特点是能够不断地提供有实用意义的辐射。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i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在放射源存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罐体进行检测;

2、公告号为cn216349412u公开了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在底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放射源罐体的旋转台;在所述底座上水平设有第一滑台,在第一滑台上竖向设有第二滑台,并第一滑台能够带动第二滑台沿靠近和远离旋转台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二滑台上滑动配合连接有检测支架;

3、其在使用时,可能存在两个问题,其一该装置在对罐体的检测过程中,检测装置是固定在支架的上方,使检测装置与不同直径的罐体接触距离不同,从而使检测的结果不易精准,且该检测装置较难对罐体的上方进行检测,使检测范围较少;其二该装置在带动罐体进行转动的过程中,需要将罐体与连接座进行连接,其连接过程步骤较多,且对不同直径的罐体夹持力度均不相同,使得罐体转动的过程中易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使安全性较低,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前侧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齿轮,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

4、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安装在固定框架上;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支撑框架、第二电机、转动轴、第一丝杆、锥齿轮、滑动框架、第三电机、第二丝杆、滑动块和检测装置,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的底部四角,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的顶部,所述转动轴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丝杆转动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内侧之间,所述锥齿轮固定安装在转动轴和第一丝杆的外侧,相邻所述锥齿轮相啮合,所述滑动框架螺纹安装在第一丝杆的外侧,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滑动框架的顶部内壁,所述第二丝杆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滑动框架的底部内壁,所述滑动块螺纹安装在第二丝杆的外侧,所述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滑动块的一侧;

5、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安装在转动齿轮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箱体、支撑架、第四电机、第二驱动轴、转动块、滑块和摇杆,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转动齿轮的顶部,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底部内壁,所述第四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底部内壁,所述第二驱动轴固定安装在第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动块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轴的一端外侧,所述滑块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摇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转动块的顶部前后两侧,所述摇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滑块的一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在对罐体的检测过程中,检测装置跟随滑动框架和滑动块进行运动,从而使检测装置与不同直径的罐体接触距离相同,使得检测的结果较为精准,且该检测装置可对罐体的上方进行检测,使检测范围较大;该装置在带动罐体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将罐体放置在箱体的上方可通过滑块对其进行夹持,其夹持过程步骤较少,且对不同直径的罐体夹持力度均相同,使得罐体转动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使安全性较高。

7、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外侧的锥齿轮分别与第一丝杆外侧的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丝杆外侧的锥齿轮不进行啮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转动轴可带动多个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而第一丝杆转动后不易相互干扰。

9、优选的,所述滑动框架的最低点高于箱体的最高点,所述滑动框架运动时不与箱体相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滑动框架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易与箱体进行干扰,使该装置运行时较为稳定,不易产生碰撞损坏。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杆的外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便于对滑块进行限位,使滑块受力后可以进行滑动。

13、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夹持块,弧形夹持块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垫。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夹持块使得其与罐体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夹持较为稳定,橡胶垫便于使其防护效果较好。

15、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的内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滑块可以在滑槽的内侧进行滑动,且可对罐体进行支撑。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本技术的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的检测组件,该装置在对罐体的检测过程中,检测装置跟随滑动框架和滑动块进行运动,从而使检测装置与不同直径的罐体接触距离相同,使得检测的结果较为精准,且该检测装置可对罐体的上方进行检测,使检测范围较大;

19、(2)本技术的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的夹持组件,该装置在带动罐体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将罐体放置在箱体的上方可通过滑块对其进行夹持,其夹持过程步骤较少,且对不同直径的罐体夹持力度均相同,使得罐体转动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使安全性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9)外侧的锥齿轮(11)分别与第一丝杆(10)外侧的锥齿轮(11)相啮合,所述第一丝杆(10)外侧的锥齿轮(11)不进行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架(12)的最低点高于箱体(17)的最高点,所述滑动框架(12)运动时不与箱体(17)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8)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块(22)滑动安装在滑杆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2)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夹持块,弧形夹持块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7)的顶部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22)滑动安装在滑槽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9)外侧的锥齿轮(11)分别与第一丝杆(10)外侧的锥齿轮(11)相啮合,所述第一丝杆(10)外侧的锥齿轮(11)不进行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源罐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架(12)的最低点高于箱体(17)的最高点,所述滑动框架(12)运动时不与箱体(17)相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正煕邓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敏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