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424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火屋面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具体包括屋面内板、屋面外板,屋面内板铺设于屋面檩条顶部,屋面内板和屋面外板之间通过若干支撑件固定连接,在支撑件的上部覆盖有隔热棉以形成隔热层,并且以支撑件的轮廓形成隔热腔体,使隔热层对隔热腔体形成包裹以隔断热量传导,屋面外板与隔热层之间铺设有防水件,同时在屋面内板和每个支撑件的连接处还布设有第一防火件,第一防火件在屋面内板的表面形成隔热结构以阻断冷桥或热桥,并形成有效的高温阻火面,有效地解决金属屋面不具备防火性能而造成的需要增加防火隔离带或需要将防火墙做出屋面所带来的成本直线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火屋面建造,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


技术介绍

1、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的第6.1.1条对于屋面耐火极限要求: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框架、梁等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当高层厂房(仓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其他建筑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0.50h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0.5m以上。

2、为满足上述要求,很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会将防火墙做出屋面,这样会造成金属屋面体系成本上升(诸如屋面大量的收边增加,防火墙饰面的增加以及部分排水系统会被防火墙打断而需要多套排水系统),也会因造成构造的复杂化而劣化金属屋面的总体性能。而为了解决防火墙出屋面带来的问题,部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会采用防火墙两端各伸展2m宽防火吊顶的做法进行替代,但这种替代一方面并不完全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结构自重增加,现场施工困难,防火封堵不严,延展吊顶遮挡排烟天窗等一系列问题。

3、综上所述,需要一种新型的金属屋面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能够有效地解决金属屋面不具备防火性能而造成的需要增加防火隔离带或者需要将防火墙做出屋面带来的成本直线增加的问题,同时有利于金属屋面的耐火性提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包括:

3、屋面内板、屋面外板,所述屋面内板支撑于屋面檩条之上;

4、若干支撑件,若干所述支撑件均沿所述屋面檩条的铺设方向进行设置,用于连接所述屋面内板和所述屋面外板;

5、隔热棉,所述隔热棉于所述支撑件的外部进行填充以形成隔热层,并且以所述支撑件的轮廓形成隔热腔体,使所述隔热层对所述隔热腔体造成包裹,所述隔热腔体用于阻断热量传导;

6、第一防火件,所述第一防火件位于所述屋面内板和每个所述支撑件的连接处,且被限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屋面内板之间,以与所述隔热腔体共同形成所述金属屋面的隔热结构,用于阻断冷桥或热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支撑件均具有组合使用状态和独立使用状态;在所述组合使用状态时,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组合使用状态时,

9、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沿高度方向层叠排布并固定相连;

10、所述屋面外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屋面内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z”字形弯折形成相对应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屋面外板连接,且部分所述隔热层被夹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屋面外板之间,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

12、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应的所述隔热腔体沿“z”字形轮廓形成双侧腔体。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层通过所述第二端面被区别为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第二隔热层的水平位置,所述第一隔热层的横截面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隔热层的横截面宽度。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顶板和两块侧板;

15、两块所述侧板分别倾斜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两端,且两块所述侧板均具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的弯折方向均远离所述顶板,使得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整体轮廓呈“π”字形,并通过所述顶板和两块所述侧板的合围区域形成相应所述隔热腔体;

16、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顶板相连,所述屋面内板与对应所述弯折段相连。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独立使用状态时,被使用的所述支撑件用作为主支撑件;

18、所述主支撑件具有依次相连的首段、中间段和尾段,其中所述首段与所述中间段、所述中间段与所述尾段之间均呈转折过渡;

19、所述首段对应连接于所述屋面外板,所述尾段对应连接于所述屋面内板。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层包括上层隔热棉、中层隔热棉和下层隔热棉,所述上层隔热棉、所述中层隔热棉、所述下层隔热棉依次沿所述主支撑件的高度方向进行布设;

21、所述首段由所述上层隔热棉和所述中层隔热棉形成合围,所述中间段穿设于所述中层隔热棉,所述尾段由所述中层隔热棉、所述下层隔热棉以及所述第一防火件形成合围。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支撑件具有凸出部和非凸出部;

23、所述凸出部向所述屋面内板的方向凸起从而在所述主支撑件上形成一道连续性的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非凸出部的根部开始延伸,使得所述非凸出部和所述凹槽外壁之间形成凹陷,所述凹陷用于为所述隔热棉提供填塞空间。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屋面外板之间还设有防水件;

25、所述屋面内板呈连续性的波浪形轮廓,所述波浪形轮廓与所述隔热层至少有部分相接,从而使得所述屋面内板与所述隔热层之间形成若干辅助隔热腔体。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在金属屋面中融入了两层用于防火隔热的材料,一层是屋面内板和支撑件连接处设置的防火材料,针对该连接处的防火薄弱点进行针对化的防火性能提升,另一层是支撑件外周形成的隔热层,既能够确保屋面的防火性能,也能够有效提升了金属屋面的保温隔热能力。

28、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通过不同支撑件相组合的方式提高了对于金属屋面整体的支撑性能,同时也通过支撑件形成若干个隔热腔体,起到更为高效的隔热、保温作用。

29、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利用了耐火性能更佳的岩棉或硅酸铝棉,能够利用这两种材料的天然防火优势,同时也将成本合理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5、7-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火性能的金属屋面,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仁洁赵霄吴梓玮
申请(专利权)人:美建建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