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其储能设备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其储能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262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其储能设备相较于传统能源调度方案,采用AI数据分析,通过大量用户用电负荷数据,通过移动平均自回归算法,动态规划储能实时充放电量,解决并完善电力储能系统无法精确控制充放电量的痛点,达到节约能源、减低企业成本等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其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1、储能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多种功能,包括平衡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调整电力负荷的波动、提供备用电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等。

2、传统电力储能调度系统一般采用手动操作充放电、或定时定量充放电,而用户、企业或厂区用电量随时间变化波动无法控制,无法避免储能侧充电时用户用电负荷增大,导致电网负载过大;或储能放电时用户用电负荷减少,导致电网回流等情况。用户用电负荷一般无法精准预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根据用户实时负载动态调整储能设备充放电,但是用户侧同样会出现突发负荷激增或断电等情况,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同样无法快速调整储能充放电和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采用ai数据分析大量用户负荷数据,并通过移动平均自回归算法,动态规划储能实时充放电电量,解决并完善了电力储能设备无法精确控制充放电电量的痛点问题的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其储能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其储能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之一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3、步骤s101,基于预设采集时间间隔采集用户用电数据,汇总所述用户用电数据并记录到时序数据库中,且进一步根据所述用户用电数据形成用户用电走势图及用电量时间序列;

4、步骤s102,针对每个所述预设采集时间间隔对应间隔时刻点,构建基于对应间隔时刻点的历史用户用电数据的时间序列数据列表;

5、步骤s103,对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列表中的用户用电数据进行移动平均值处理并构建多个移动平均值数据序列;

6、步骤s104,基于其中一个所述移动平均值数据序列构建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并通过所述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计算下一个时间间隔所对应间隔时刻点的用户用电量的第一预测值;

7、步骤s105,基于所述步骤s103及所述步骤s104的方法计算与所述第一预测值所对应的相同间隔时刻点的多个其他预测值;

8、步骤s106,根据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及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或者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及外部环境用电影响量;或者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与当前间隔时刻点对应的用户用电数据得出最终预测值控制储能设备的储能变流器进行充电或者放电。

9、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用电数据由设置在用户侧与电网侧之间的至少一高速采集器进行采集并按照时序有序的存储到时序数据库中。

1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平均值数据序列为对时间序列数据列表中的所有历史用户用电数据按预设数量所做的全部算数平均值形成的新序列数据列表。

11、进一步地,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ma(p,q)中包含了p个自回归项和q个移动平均项,所述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模型可表示为:

12、

13、其中,p和q分别是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模型的自回归阶数和移动平均阶数;和θ是不为零的待定系数;εt是独立的误差项;xt是平稳、正态、零均值的时间序列。

14、进一步地,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及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得出最终预测值,是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及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的均值得到的最终预测值,或者是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及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的中间值作为最终预测值。

15、进一步地,所述最终预测量是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得出一个第一最终预测值后,再基于所述第一最终预测值叠加所述外部环境用电影响量而得出。

16、进一步地,所述最终预测量是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与当前间隔时刻点对应的用户用电数据的均值计算得出。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2至所述步骤s106由设置在能量管理系统中的ems边缘控制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及预测,并根据最终预测值下发充电指令或放电指令给储能变流器。

18、本专利技术之二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系统,采用了本专利技术之一所述的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用于采集用户用电数据的高速采集器;一与所述高速采集器通讯连接的时序数据库且收集并存储所述用户用电数据的时序数据库;及一与储能变流器、所述时序数据库相互通讯连接的ems边缘控制器,且该ems边缘控制器通过移动平均自回归算法计算并预测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充电量或放电量,所述充电量或放电量分别以对应的充电指令或放电指令向所述储能变流器下发。

19、本专利技术之三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ems边缘控制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专利技术之一的所述的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

20、本专利技术之四的一种储能设备,采用了如本专利技术之一所述的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系统,其还进一步包括一由所述ems边缘控制器控制充放电的储能变流器。

2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其储能设备相较于传统能源调度方案,采用ai数据分析,通过大量用户用电负荷数据,通过移动平均自回归算法,动态规划储能实时充放电量,解决并完善电力储能系统无法精确控制充放电量的痛点,达到节约能源、减低企业成本等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由设置在用户侧与电网侧之间的至少一高速采集器进行采集并按照时序有序的存储到所述时序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均值数据序列为对时间序列数据列表中的所有历史用户用电数据按预设数量所做的全部算数平均值形成的新序列数据列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MA(p,q)中包含了p个自回归项和q个移动平均项,所述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模型可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及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得出最终预测值,是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及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的均值得到的最终预测值,或者是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及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的中间值作为最终预测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预测量是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得出一个第一最终预测值后,再基于所述第一最终预测值叠加所述外部环境用电影响量而得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预测量是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与当前间隔时刻点对应的用户用电数据的均值计算得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2至所述步骤S106由设置在能量管理系统中的EMS边缘控制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及预测,并根据最终预测值下发充电指令或放电指令给储能变流器。

9.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EMS边缘控制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

11.一种储能设备,采用了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系统,其还进一步包括一由所述EMS边缘控制器控制充放电的储能变流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用电数据由设置在用户侧与电网侧之间的至少一高速采集器进行采集并按照时序有序的存储到所述时序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均值数据序列为对时间序列数据列表中的所有历史用户用电数据按预设数量所做的全部算数平均值形成的新序列数据列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ma(p,q)中包含了p个自回归项和q个移动平均项,所述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模型可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及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得出最终预测值,是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及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的均值得到的最终预测值,或者是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预测值及多个所述其他预测值的中间值作为最终预测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磊孔梅周俊杰李俊材戚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