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锻件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218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锻件淬火装置,包括机体组件和转移淬火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淬火机架、输送机和若干加热器;本技术通过转移机构对环锻件进行夹取,然后通过举升机构带动转移机构进行举升,然后通过移送机构驱动举升机构带动转移机构和其夹取的环锻件移动至加热器的上方,然后通过举升机构带动转移机构将环锻件置入加热器内,并通过转移机构带动环锻件进行转动,以便利用加热器对环锻件表面进行均匀加热,加热完成后,通过转移机构解除对环锻件的夹取,使环锻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加热器下方的水槽内,从而完成对环锻件的淬火工作,且无需人工进行拿取,节约了人力成本,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环锻件进行淬火,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淬火装置,具体为环锻件淬火装置,属于环锻件加工。


技术介绍

1、环锻件是锻造行业中的产物,锻件的一种类型,是金属坯料施加外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的要求变成合适的压缩力的环形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锻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的物理属性,环形锻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种工业制品;

2、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而环锻件在进行加工生产时为了提高环锻件内部组织和性能,通常需要利用淬火设备对锻件进行淬火处理;

3、传统的环锻件淬火设备在进行使用时,通常需要人工将环锻件放置在加热器内,然后转动环锻件使锻件表面受热均匀,当环锻件完成加热后,便需要将其丢入水中完成淬火处理,然而所需人工成本较高,且环锻件自身便较为笨重,长时间拿取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容易对工作效率造成影响,为此,提出一种环锻件淬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环锻件淬火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有益的选择。

2、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锻件淬火装置,包括机体组件和转移淬火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淬火机架、输送机和若干加热器;

3、其中,所述输送机安装于所述淬火机架的内侧壁一侧,若干所述加热器对称安装于所述淬火机架的内侧壁另一侧;

4、所述转移淬火组件包括若干转移机构、举升机构和移送机构;>

5、其中,所述举升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淬火机架的上表面,若干所述转移机构设于所述举升机构的内侧,所述举升机构用于带动转移机构进行举升,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对环锻件进行夹取,并带动环锻件旋转,所述移送机构安装于所述淬火机架的一侧,所述移送机构用于驱动举升机构横向往复运动。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两个移动架、四个第二气缸和举升顶板;

7、其中,两个所述移动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淬火机架的上表面,四个所述第二气缸对称安装于所述举升顶板的下表面,四个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移动架的上表面。

8、进一步优选的,若干所述转移机构均包括减速电机、内支架、底盘、若干夹爪、若干万向节、顶盘和第一气缸;

9、其中,所述减速电机安装于所述举升顶板的上表面,所述内支架设于所述举升顶板的底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举升顶板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支架的上表面中部。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所述顶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顶部,若干所述万向节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顶盘的内侧壁,若干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分别铰接于若干所述万向节的一端,若干所述夹爪的外侧壁中部分别铰接于所述底盘的内侧壁。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链条、两个从动轮、两个螺杆和四个螺纹滑块;

12、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淬火机架的一侧,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链条的内侧壁与所述主动轮的外侧壁啮合连接。

13、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杆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淬火机架的内侧壁,两个所述从动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四个所述螺纹滑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移动架的底部,所述螺纹滑块的外侧壁与所述淬火机架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滑块的内侧壁与所述螺杆的外侧壁啮合连接,两个所述从动轮的外侧壁均与所述链条的内侧壁啮合连接。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送机的输送带表面均匀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环锻件体,所述淬火机架的一侧连通有外水箱,所述淬火机架的内侧壁底部一侧设有倾斜部。

15、进一步优选的,若干所述夹爪的外侧壁底部均设有防滑部。

16、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转移机构对环锻件进行夹取,然后通过举升机构带动转移机构进行举升,然后通过移送机构驱动举升机构带动转移机构和其夹取的环锻件移动至加热器的上方,然后通过举升机构带动转移机构将环锻件置入加热器内,并通过转移机构带动环锻件进行转动,以便利用加热器对环锻件表面进行均匀加热,加热完成后,通过转移机构解除对环锻件的夹取,使环锻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加热器下方的水槽内,从而完成对环锻件的淬火工作,且无需人工进行拿取,节约了人力成本,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环锻件进行淬火,提高了工作效率。

17、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锻件淬火装置,包括机体组件(1)和转移淬火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组件(1)包括淬火机架(101)、输送机(102)和若干加热器(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锻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202)包括两个移动架(221)、四个第二气缸(222)和举升顶板(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锻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转移机构(201)均包括减速电机(211)、内支架(212)、底盘(213)、若干夹爪(214)、若干万向节(215)、顶盘(216)和第一气缸(2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锻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13)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支架(212)的底部,所述第一气缸(217)安装于所述底盘(213)的上表面,所述顶盘(21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217)的活塞杆顶部,若干所述万向节(215)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顶盘(216)的内侧壁,若干所述第一气缸(217)的一端分别铰接于若干所述万向节(215)的一端,若干所述夹爪(214)的外侧壁中部分别铰接于所述底盘(213)的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锻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机构(203)包括驱动电机(231)、主动轮(232)、链条(233)、两个从动轮(234)、两个螺杆(235)和四个螺纹滑块(2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锻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杆(235)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淬火机架(101)的内侧壁,两个所述从动轮(23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螺杆(235)的一端,四个所述螺纹滑块(236)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移动架(221)的底部,所述螺纹滑块(236)的外侧壁与所述淬火机架(10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滑块(236)的内侧壁与所述螺杆(235)的外侧壁啮合连接,两个所述从动轮(234)的外侧壁均与所述链条(233)的内侧壁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锻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102)的输送带表面均匀开设有置物槽(43),所述置物槽(4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环锻件体(44),所述淬火机架(101)的一侧连通有外水箱(42),所述淬火机架(101)的内侧壁底部一侧设有倾斜部(4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锻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夹爪(214)的外侧壁底部均设有防滑部(4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锻件淬火装置,包括机体组件(1)和转移淬火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组件(1)包括淬火机架(101)、输送机(102)和若干加热器(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锻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202)包括两个移动架(221)、四个第二气缸(222)和举升顶板(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锻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转移机构(201)均包括减速电机(211)、内支架(212)、底盘(213)、若干夹爪(214)、若干万向节(215)、顶盘(216)和第一气缸(2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锻件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13)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支架(212)的底部,所述第一气缸(217)安装于所述底盘(213)的上表面,所述顶盘(21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217)的活塞杆顶部,若干所述万向节(215)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顶盘(216)的内侧壁,若干所述第一气缸(217)的一端分别铰接于若干所述万向节(215)的一端,若干所述夹爪(214)的外侧壁中部分别铰接于所述底盘(213)的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锻件淬火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旋杜畅刘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定襄县子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