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047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包括多组除尘脱硝系统,每组除尘脱硝系统包括除尘单元和脱硝单元,多组间的除尘单元成排布置,多组间的脱硝单元成排布置,成排布置的除尘单元与成排布置的脱硝单元呈并排设置且两排之间设有进风系统,每个除尘单元的进气口均分别连接至进风系统,每个除尘单元的出气口与同组内脱硝单元的进气口连通,所有除尘单元的排灰口共同连接至输灰系统,所有脱硝单元的出气口共同连接至净气通道;本装置进气装置设于除尘单元与脱硝单元之间,不仅结构紧凑、减少钢材消耗,此外设备工作时,具有余热的气体经过脱硝单元时,可以对脱硝单元起到加热保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和材料的进步,各省市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浓度排放限制日趋严格,实现水泥行业的超低排放已经迫在眉睫。目前余热锅炉产生的烟气必须要经过scr脱硝工艺处理,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液氨)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无害的氮和水,从而去除烟气中的nox,将还原成n2和h2o。目前进入scr脱硝装置中的烟气还参杂等其他物质颗粒,长此以往会加速催化剂的磨损和堵塞,影响反应效果,而且不方便更换催化剂,更换成本过高;并且随着脱硝催化剂的起活温度和温度窗口不断降低,布袋除尘加scr脱硝的方案成为可能,但是当前布袋除尘与scr脱硝主要是采用无连接式的串联方式,具有结构不紧凑、布置不合理等缺点,因此本申请结合布袋除尘和scr的特点设计了一款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布置合理、提高催化效果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包括多组除尘脱硝系统,每组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包括除尘单元和脱硝单元,多组间的所述除尘单元成排布置,多组间的所述脱硝单元成排布置,成排布置的所述除尘单元与成排布置的所述脱硝单元呈并排设置且两排之间设有进风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进气口均分别连接至所述进风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进气口处均设有进气阀门,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出气口与同组内所述脱硝单元的进气口连通,所有所述除尘单元的排灰口共同连接至输灰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排灰口处均设有排灰阀门,所有所述脱硝单元的出气口共同连接至净气通道。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风系统包括主风道,所述主风道位于每组所述除尘单元与所述脱硝单元之间,所述主风道上还设有与每个所述除尘单元对应连通的支风道。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设备还包括离线控制系统,各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分别连接至所述离线控制系统。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设备还包括净气检测系统,所述净气检测系统设于所述净气通道的出口处。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尘单元包括布袋除尘器和位于所述布袋除尘器顶端的清灰系统。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脱硝单元包括scr脱硝器,所述scr脱硝器的腔体内设有催化剂系统和与所述催化剂系统对应的温升系统。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催化剂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催化剂架,所述催化剂架固定在所述scr脱硝器的内壁,每一所述催化剂架上对应设有催化剂层,每一所述催化剂层的下方对应设有所述温升系统。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升系统包括埋设于所述催化剂架底端用于为所述催化剂层提温的加热管。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cr脱硝器的进气口处还设有整流系统。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整流系统包括设于所述scr脱硝器的进气口处的导流板和位于所述催化剂系统上方的整流层。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包括多组除尘脱硝系统,每组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包括除尘单元和脱硝单元,多组间的所述除尘单元成排布置,多组间的所述脱硝单元成排布置,成排布置的所述除尘单元与成排布置的所述脱硝单元呈并排设置且两排之间设有进风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进气口均分别连接至所述进风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进气口处均设有进气阀门,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出气口与同组内所述脱硝单元的进气口连通,所有所述除尘单元的排灰口共同连接至输灰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排灰口处均设有排灰阀门,所有所述脱硝单元的出气口共同连接至净气通道;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设备中布置有多组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多组之间的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单独启动或组合启动;而同一组的所述除尘单元与脱硝单元之间相互连通,用于构成一组独立的除尘脱硝系统,锅炉烟气通过所述进风系统进入至所述除尘单元进行颗粒物过滤,过滤后的烟气经所述脱硝单元进行烟气过滤后,最终经所述净气通道排出;

15、本装置中多个所述除尘单元成排布置,多个所述脱硝单元成排布置,将其中所述进气装置设于除尘单元与脱硝单元之间,不仅结构紧凑、减少钢材消耗,此外,设备工作时,具有余热的气体经过所述脱硝单元时,可以对所述脱硝单元起到加热保温的作用,提高脱硝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除尘脱硝系统,每组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包括除尘单元和脱硝单元,多组间的所述除尘单元成排布置,多组间的所述脱硝单元成排布置,成排布置的所述除尘单元与成排布置的所述脱硝单元呈并排设置且两排之间设有进风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进气口均分别连接至所述进风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进气口处均设有进气阀门,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出气口与同组内所述脱硝单元的进气口连通,所有所述除尘单元的排灰口共同连接至输灰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排灰口处均设有排灰阀门,所有所述脱硝单元的出气口共同连接至净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系统包括主风道,所述主风道位于每组所述除尘单元与所述脱硝单元之间,所述主风道上还设有与每个所述除尘单元对应连通的支风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本设备还包括离线控制系统,各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分别连接至所述离线控制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本设备还包括净气检测系统,所述净气检测系统设于所述净气通道的出口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单元包括布袋除尘器和位于所述布袋除尘器顶端的清灰系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单元包括SCR脱硝器,所述SCR脱硝器的腔体内设有催化剂系统和与所述催化剂系统对应的温升系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系统包括至少两层催化剂架,所述催化剂架固定在所述SCR脱硝器的内壁,每一所述催化剂架上对应设有催化剂层,每一所述催化剂层的下方对应设有所述温升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升系统包括埋设于所述催化剂架底端用于为所述催化剂层提温的加热管。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CR脱硝器的进气口处还设有整流系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系统包括设于所述SCR脱硝器的进气口处的导流板和位于所述催化剂系统上方的整流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除尘脱硝系统,每组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包括除尘单元和脱硝单元,多组间的所述除尘单元成排布置,多组间的所述脱硝单元成排布置,成排布置的所述除尘单元与成排布置的所述脱硝单元呈并排设置且两排之间设有进风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进气口均分别连接至所述进风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进气口处均设有进气阀门,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出气口与同组内所述脱硝单元的进气口连通,所有所述除尘单元的排灰口共同连接至输灰系统,每个所述除尘单元的排灰口处均设有排灰阀门,所有所述脱硝单元的出气口共同连接至净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系统包括主风道,所述主风道位于每组所述除尘单元与所述脱硝单元之间,所述主风道上还设有与每个所述除尘单元对应连通的支风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本设备还包括离线控制系统,各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分别连接至所述离线控制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后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本设备还包括净气检测系统,所述净气检测系统设于所述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辉庞庆州高华庆宋洪祥顾硕文
申请(专利权)人:海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