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可探头式超净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974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0
本技术涉及超净台技术领域,是一种可探头式超净台,包括操作台、底座、罩体和玻璃板,操作台下方设有底座,操作台上方设有罩体,罩体前侧设有能上下移动的玻璃板,玻璃板下侧向罩体内凹陷形成长方体状的头部容纳槽。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在玻璃板上设置向罩体内凹陷的头部容纳槽,由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操作人员可头部探入头部容纳槽内俯视观察到操作情况,进而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操作失误;另外通过设置第一置物台和第二置物台,不仅便于实验器械的取放,还便于神经元提取实验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净台,是一种可探头式超净台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超净台前侧都是直板形玻璃板,为了防止细胞污染,操作者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要在外面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样就导致操作者只有操作物体的前面观、侧面观和斜上面观,当操作的物体因为实验要求不能动,如需要往实验孔板中滴加一小滴液体,滴加完后,不能移动实验孔板,需要等液体干掉后才能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玻璃板的存在导致操作者没有一个上面观(俯视观察到操作物体),只能斜着观察到操作物体,而斜着观察又看不清,所以导致操作者无法及时观察到液体滴加是否滴加到了孔板的正中间、滴加的时候枪头与孔板的距离是否把控合适、滴加完也无法立刻确定滴加的液体在孔板上是否圆润或者液体呈别的什么形状,这些实验情况是否合格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而如果在滴加的过程中有一个上面观,就可以及时观察到操作失误的地方,及时进行更改、调整,提高实验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探头式超净台,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超净台存在无法俯视观察到操作情况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可探头式超净台,包括操作台、底座、罩体和玻璃板,操作台下方设有底座,操作台上方设有罩体,罩体前侧设有能上下移动的玻璃板,玻璃板下侧向罩体内凹陷形成长方体状的头部容纳槽;操作台上设有前后布置的第一置物台和第二置物台,第一置物台包括第一台体,第一台体左侧顶部前后间隔设置有多个呈长条状的器械放置槽,第一台体右侧顶部设有前后分布的培养基放置区域和离心管放置区域,培养基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培养基放置槽,试管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离心管放置孔;第二置物台包括第二台体,第二台体左侧顶部设有一个大培养皿放置槽,第二台体右侧顶部设有前后两个小培养皿放置槽。

3、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4、上述头部容纳槽的高度可为20厘米至30厘米,头部容纳槽的深度为20厘米至30厘米。

5、上述第一台体可为其左侧顶部具有呈直角三棱柱状的第一凹槽的长方体状,第一凹槽的底壁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器械放置槽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器械放置槽的深度由左至右逐渐增加,对应第一凹槽右侧位置的第一台体顶部设有长方体状第二凹槽,器械放置槽右端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左侧壁上,第二凹槽的深度深于器械放置槽右端深度1厘米至2厘米,培养基放置区域和离心管放置区域位于第二凹槽右侧位置;第二台体为长方体状,大培养皿放置槽的直径略大于6厘米,小培养皿放置槽的直径略大于3.5厘米。

6、上述对应培养基放置区域下方位置的第一台体内部可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一冰盒放置槽,第一冰盒放置槽内插入放置有第一冰盒;对应大培养皿放置槽和小培养皿放置槽下方位置的第二台体内部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二冰盒放置槽,第二冰盒放置槽内插入放置有第二冰盒。

7、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在玻璃板上设置向罩体内凹陷的头部容纳槽,由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操作人员可头部探入头部容纳槽内俯视观察到操作情况,进而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操作失误;另外通过设置第一置物台和第二置物台,不仅便于实验器械的取放,还便于神经元提取实验的进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底座、罩体和玻璃板,操作台下方设有底座,操作台上方设有罩体,罩体前侧设有能上下移动的玻璃板,玻璃板下侧向罩体内凹陷形成长方体状的头部容纳槽;操作台上设有前后布置的第一置物台和第二置物台,第一置物台包括第一台体,第一台体左侧顶部前后间隔设置有多个呈长条状的器械放置槽,第一台体右侧顶部设有前后分布的培养基放置区域和离心管放置区域,培养基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培养基放置槽,试管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离心管放置孔;第二置物台包括第二台体,第二台体左侧顶部设有一个大培养皿放置槽,第二台体右侧顶部设有前后两个小培养皿放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头部容纳槽的高度为20厘米至30厘米,头部容纳槽的深度为20厘米至3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第一台体为其左侧顶部具有呈直角三棱柱状的第一凹槽的长方体状,第一凹槽的底壁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器械放置槽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器械放置槽的深度由左至右逐渐增加,对应第一凹槽右侧位置的第一台体顶部设有长方体状第二凹槽,器械放置槽右端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左侧壁上,第二凹槽的深度深于器械放置槽右端深度1厘米至2厘米,培养基放置区域和离心管放置区域位于第二凹槽右侧位置;第二台体为长方体状,大培养皿放置槽的直径略大于6厘米,小培养皿放置槽的直径略大于3.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第一台体为其左侧顶部具有呈直角三棱柱状的第一凹槽的长方体状,第一凹槽的底壁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器械放置槽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器械放置槽的深度由左至右逐渐增加,对应第一凹槽右侧位置的第一台体顶部设有长方体状第二凹槽,器械放置槽右端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左侧壁上,第二凹槽的深度深于器械放置槽右端深度1厘米至2厘米,培养基放置区域和离心管放置区域位于第二凹槽右侧位置;第二台体为长方体状,大培养皿放置槽的直径略大于6厘米,小培养皿放置槽的直径略大于3.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对应培养基放置区域下方位置的第一台体内部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一冰盒放置槽,第一冰盒放置槽内插入放置有第一冰盒;对应大培养皿放置槽和小培养皿放置槽下方位置的第二台体内部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二冰盒放置槽,第二冰盒放置槽内插入放置有第二冰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对应培养基放置区域下方位置的第一台体内部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一冰盒放置槽,第一冰盒放置槽内插入放置有第一冰盒;对应大培养皿放置槽和小培养皿放置槽下方位置的第二台体内部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二冰盒放置槽,第二冰盒放置槽内插入放置有第二冰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对应培养基放置区域下方位置的第一台体内部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一冰盒放置槽,第一冰盒放置槽内插入放置有第一冰盒;对应大培养皿放置槽和小培养皿放置槽下方位置的第二台体内部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二冰盒放置槽,第二冰盒放置槽内插入放置有第二冰盒。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对应培养基放置区域下方位置的第一台体内部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一冰盒放置槽,第一冰盒放置槽内插入放置有第一冰盒;对应大培养皿放置槽和小培养皿放置槽下方位置的第二台体内部设有右端开口的第二冰盒放置槽,第二冰盒放置槽内插入放置有第二冰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底座、罩体和玻璃板,操作台下方设有底座,操作台上方设有罩体,罩体前侧设有能上下移动的玻璃板,玻璃板下侧向罩体内凹陷形成长方体状的头部容纳槽;操作台上设有前后布置的第一置物台和第二置物台,第一置物台包括第一台体,第一台体左侧顶部前后间隔设置有多个呈长条状的器械放置槽,第一台体右侧顶部设有前后分布的培养基放置区域和离心管放置区域,培养基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培养基放置槽,试管放置区域包括若干个离心管放置孔;第二置物台包括第二台体,第二台体左侧顶部设有一个大培养皿放置槽,第二台体右侧顶部设有前后两个小培养皿放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头部容纳槽的高度为20厘米至30厘米,头部容纳槽的深度为20厘米至3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第一台体为其左侧顶部具有呈直角三棱柱状的第一凹槽的长方体状,第一凹槽的底壁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器械放置槽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器械放置槽的深度由左至右逐渐增加,对应第一凹槽右侧位置的第一台体顶部设有长方体状第二凹槽,器械放置槽右端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左侧壁上,第二凹槽的深度深于器械放置槽右端深度1厘米至2厘米,培养基放置区域和离心管放置区域位于第二凹槽右侧位置;第二台体为长方体状,大培养皿放置槽的直径略大于6厘米,小培养皿放置槽的直径略大于3.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探头式超净台,其特征在于第一台体为其左侧顶部具有呈直角三棱柱状的第一凹槽的长方体状,第一凹槽的底壁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器械放置槽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器械放置槽的深度由左至右逐渐增加,对应第一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世庆杨玮奇姚雪齐章阳赵小庆张荣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