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944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0
本申请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运载车,包括车架和宽度调节装置。车架,包括两个竖向架和设置于两个竖向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宽度调节装置,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横梁,两个横梁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竖向架铰接,两个横梁的第二端铰接;使两个竖向架能进行横向移动,以使车架能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这样,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能够折叠车架,从而减小整体体积,进而保证能通过宽度较窄的房门和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运输设备,例如涉及一种运载车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工业生产或物流运转等场景中,都需要搬运较大的重物,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叉车等搬运设备来进行搬运,由于传统的搬运设备体积大,对于较小的房门和通道,无法顺利通过,因此部分场景并不适用。

2、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搬运设备的通过性,对搬运设备进行了优化改进。比如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搬运设备,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上部和第二支架的上部通过连杆连接后形成一框架结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端还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下端设有移动脚轮。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部分搬运设备虽然能够调整高度,降低整体的高度使其通过房门和通道,但是对于宽度较窄的房门和通道,部分搬运设备不方便调整宽度,从而不能顺利通过,因此,适用的场景受限。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载车,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能够进行折叠,从而减小整体体积,进而保证能通过宽度较窄的房门和通道。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载车,包括车架和宽度调节装置。车架,包括两个竖向架和设置于两个竖向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宽度调节装置,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横梁,两个横梁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竖向架铰接,两个横梁的第二端铰接,使两个竖向架能进行横向移动,以使车架能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4、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铰接结构,另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铰接配合结构,其中,第一铰接结构与第一铰接配合结构铰接,以使车架能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5、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另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一固定配合结构,其中,在车架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配合结构配合连接,以固定两个横梁。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一锁紧部,第一固定配合结构包括第一锁紧配合部,其中,第一锁紧部与第一锁紧配合部在第一限位部与横梁端面抵接的限位位置上配合锁紧,以固定两个横梁。

7、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另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二固定配合结构,在车架为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配合结构配合连接,以固定两个横梁。

8、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梁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铰接结构,竖向架上设置有第二铰接配合结构,其中,第二铰接结构与第二铰接配合结构铰接,以使车架能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9、在一些实施例中,竖向架上还设置有第三固定结构,横梁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三固定配合结构,其中,在车架为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三固定结构与第三固定配合结构配合连接,以固定两个横梁。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固定结构包括第二限位部和第二锁紧部,第三固定配合结构包括通用锁紧配合部,其中,在车架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二锁紧部与通用锁紧配合部在第二限位部与横梁的端面抵接的限位位置上配合锁紧,以固定两个横梁。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三锁紧部,其中,在车架为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三锁紧部与通用锁紧配合部配合锁紧,以固定两个横梁。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载车,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和车轮组件。高度调节装置,设置于竖向架的连接支脚,以调节车架的高度;车轮组件,设置于高度调节装置的底部,以移动车架。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运载车,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4、在两个竖向架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的宽度调节装置,其中,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横梁,两个横梁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竖向架铰接,两个横梁的第二端铰接。这样,在两个横梁的连接处以及与竖向架连接处均为铰接的情况下,能使两个竖向架横向背离运动,使得两个横梁之间的夹角最大,两个竖向架之间的距离最远,从而能搬运更大体积的货物;还能使两个竖向架横向相向运动,使得两个横梁之间的夹角变小,两个竖向架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减小整体体积,进而保证能通过宽度较窄的房门和通道。因此,该运载车能够进行展开或折叠,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铰接结构,另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铰接配合结构,其中,第一铰接结构与第一铰接配合结构铰接,以使车架能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另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一固定配合结构,其中,在车架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配合结构配合连接,以固定两个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一锁紧部,第一固定配合结构包括第一锁紧配合部,其中,第一锁紧部与第一锁紧配合部在第一限位部与横梁端面抵接的限位位置上配合锁紧,以固定两个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另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二固定配合结构,在车架为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配合结构配合连接,以固定两个横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横梁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铰接结构,竖向架上设置有第二铰接配合结构,其中,第二铰接结构与第二铰接配合结构铰接,以使车架能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竖向架上还设置有第三固定结构,横梁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三固定配合结构,其中,在车架为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三固定结构与第三固定配合结构配合连接,以固定两个横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第三固定结构包括第二限位部和第二锁紧部,第三固定配合结构包括通用锁紧配合部,其中,在车架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二锁紧部与通用锁紧配合部在第二限位部与横梁的端面抵接的限位位置上配合锁紧,以固定两个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第三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三锁紧部,其中,在车架为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三锁紧部与通用锁紧配合部配合锁紧,以固定两个横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铰接结构,另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铰接配合结构,其中,第一铰接结构与第一铰接配合结构铰接,以使车架能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另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一固定配合结构,其中,在车架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配合结构配合连接,以固定两个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一锁紧部,第一固定配合结构包括第一锁紧配合部,其中,第一锁紧部与第一锁紧配合部在第一限位部与横梁端面抵接的限位位置上配合锁紧,以固定两个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另一个横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二固定配合结构,在车架为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配合结构配合连接,以固定两个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阳黄兴博郭冠杰范大名张静代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轩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