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87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包括热管结构和风机,其中,风机被固定设置在门体上,门体通过铰接设置在外壳顶部,在外壳顶部开设有进气口并在进气口上布置有进气滤网,排气口有两个分别开设在壳体两个侧面下部;所述热管结构固定安装在壳体前后两面,且热管结构为双层结构;通过设置壳体、散热腔、热管和注水口,在使用具有该外壳的真空泵工作时,先经注水口向内通道热管注入适当的水,从外通道热管入水口将真空泵循环水通入,流过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热管结构,进行热交换,在外通道热管出水口将真空泵循环水冷却后再注入真空泵冷却系统,对真空泵内部结构冷却,提高了壳体的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体是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1、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封闭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或者说,真空泵是通过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

2、现有真空泵如旋片泵、罗茨泵等真空获得设备均通过转子高速运转压缩气体,获得真空。但真空泵排出的气体由于转子旋转受到巨大摩擦热和压缩热,导致温度很高,直接排出容易产生烫伤事故。

3、现有真空泵在使用中只能通过简单的水冷和油润滑与外部进行热量交换,但低压下,气体的热传导性能和对流性能极差,当真空泵长时间运作时容易出现散热不及时,热量累积的问题,不利于真空泵的正常运作,影响真空泵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包括热管结构和风机,其中,风机被固定设置在门体上,门体通过铰接设置在外壳顶部,在外壳顶部开设有进气口并在进气口上布置有进气滤网,排气口有两个分别开设在壳体两个侧面下部;所述热管结构固定安装在壳体前后两面,且热管结构为双层结构,热管结构包括内通道热管和外通道热管,内通道热管连接壳体内部的真空泵用于循环热水,外通道热管连接有冷水注水口用于中通冷水,冷水注水口设置在壳体外部,冷水出水口和循环水入水口、循环出水口均设置在散热腔内,冷水出水口连接外通道热管,循环水入水口、循环出水口分别位于内通道热管上下两侧;所述壳体内部为散热腔。

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排气口上布置有排气滤网。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冷水注水口上安装有注水口阀门调节流量大小。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外通道热管外壁上固定有多个散热翅片。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多个中空的支撑脚,且多个支撑脚与散热腔连通布置,多个支撑脚远离外壳一端安装有多个中空的辅助支撑管,多个辅助支撑管与支撑脚连通布置,与散热腔形成一个整体。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壳体、散热腔、热管和注水口,在使用具有该外壳的真空泵工作时,先经注水口向内通道热管注入适当的水,从外通道热管入水口将真空泵循环水通入,流过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热管结构,进行热交换,在外通道热管出水口将真空泵循环水冷却后再注入真空泵冷却系统,对真空泵内部结构冷却,提高了壳体的散热能力。

9、2、通过设置散热翅片,在热管中真空泵循环热水和注入冷水对流换热时,设置在热管外壁上的翅片分别与环境空气和散热腔内部循环空气发生对流换热,在冷热水热交换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循环水温度,从而增加了壳体的散热效果,进而保证真空泵达到正常工作的温度。

10、3、通过设置中空支撑脚和中空支撑管,支撑腿和支撑管扩大了散热腔的体积和外壳的散热面积,在真空泵需要降温时,散热腔内形成冷热空气循环时,散热腔内部空气的温度降低,同时散热面积增加也加强了壳体与环境空气和散热腔内空气的换热效率,更有利于热量的排出,在1和2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包括热管结构(200)和风机(121),其特征在于,风机(121)被固定设置在门体(120)上,门体(120)通过铰接设置在壳体(100)顶部,在壳体(100)顶部开设有进气口(130)并在进气口(130)上布置有进气滤网(131),排气口(140)有两个分别开设在壳体(100)两个侧面下部;所述热管结构(20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前后两面,且热管结构(200)为双层结构,热管结构(200)包括内通道热管(210)和外通道热管(220),内通道热管(210)连接壳体(100)内部的真空泵用于循环热水,外通道热管(220)连接有冷水注水口(280)用于中通冷水,冷水注水口(280)设置在壳体(100)外部,冷水出水口(250)和循环水入水口(270)、循环出水口(410)均设置在散热腔(150)内,冷水出水口(250)连接外通道热管(220),循环水入水口(270)、循环出水口(410)分别位于内通道热管(210)上下两侧;所述壳体(100)内部为散热腔(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排气口(140)上布置有排气滤网(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冷水注水口(280)上安装有注水口阀门(300)调节流量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外通道热管(220)外壁上固定有多个散热翅片(23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底部固定连接多个中空的支撑脚(110),且多个支撑脚(110)与散热腔(150)连通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支撑脚(110)远离壳体(100)一端安装有多个中空的辅助支撑管(111),多个辅助支撑管(111)与支撑脚(110)连通布置,与散热腔(150)形成一个整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真空泵外壳结构,包括热管结构(200)和风机(121),其特征在于,风机(121)被固定设置在门体(120)上,门体(120)通过铰接设置在壳体(100)顶部,在壳体(100)顶部开设有进气口(130)并在进气口(130)上布置有进气滤网(131),排气口(140)有两个分别开设在壳体(100)两个侧面下部;所述热管结构(20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前后两面,且热管结构(200)为双层结构,热管结构(200)包括内通道热管(210)和外通道热管(220),内通道热管(210)连接壳体(100)内部的真空泵用于循环热水,外通道热管(220)连接有冷水注水口(280)用于中通冷水,冷水注水口(280)设置在壳体(100)外部,冷水出水口(250)和循环水入水口(270)、循环出水口(410)均设置在散热腔(150)内,冷水出水口(250)连接外通道热管(220),循环水入水口(270)、循环出水口(410)分别位于内通道热管(210)上下两侧;所述壳体(100)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杨庆喜王若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星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