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821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9
本技术公开了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包括固定板、底板、喷水柱、喷水组件、抽水泵和终端,底板设置在固定板的正下方,底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喷水柱设置在固定板的上表面,喷水柱的上端设置有喷头,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渗水孔,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和无线通讯器,固定板的外侧嵌有感应组件。本技术通过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在人体进入到预设的距离数据,同时微波传感器或热感应器二者其中之一检测到人体,通过多种传感器检测,降低单个传感器检测的误判,并根据传感器检测的距离远近控制抽水泵的功率,调节喷泉喷水的大小,节省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泉,具体而言,涉及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


技术介绍

1、喷泉是由人工构筑的整形或天然泉池中,以喷射优美的水姿,供人们观赏的水景,喷泉是重要的景观,它是一种水景艺术,体现了动、静结合,形成明朗活泼的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

2、喷泉为景观构筑的一种,普通的景观喷泉在使用时,需要长时间开放供人参观,即使在没有游客或者观赏者时,依旧在开放,这样会非常浪费水力电力。

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20956395.2,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园林建筑景观喷泉,包括有底座、底池、第一支撑柱、中池、光伏板、环形滑轨、调节滑块、热感应器、第二支撑柱和顶池,利用热感应器感应到有人经过时,循环泵开启循环,释放喷泉,大大减少电力的消耗。

4、但,仅通过热感应器进行感应时,有温度的物体,比如宠物、路过的鸟类等,被检测到时都会释放喷泉,对于喷泉的开启存在一定的误判,造成一定的浪费,为此,提供一种误判概率更小的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技术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包括固定板、底板、喷水柱、喷水组件、抽水泵和终端,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正下方,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喷水柱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喷水柱的上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渗水孔,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柱;

4、所述喷水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喷水组件包括连通管、固定块和若干个喷管,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在所述连通管的上端,若干个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

5、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和无线通讯器,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嵌有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微波传感器和热感应器。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渗水孔为倾斜设计,所述渗水孔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一致,所述渗水孔与所述支撑柱连通,所述支撑柱为无孔空心柱和有孔空心柱设计。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为圆环设计,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流动槽,所述流动槽为螺旋槽设计,所述流动槽的底端贯穿所述底板,所述流动槽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连通。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所述固定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喷水柱和所述抽水泵连通。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为空心设计,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喷管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喷管数量的一致。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连通管适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固定柱之间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渗水孔错位设置,所述连通管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导管连通。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和所述无线通讯器的外部均设置有防水框或防水膜,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无线通讯器与所述终端通讯连接,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所述微波传感器和所述热感应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抽水泵通信连接。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外侧设置有防水膜,所述定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技术通过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在人体进入到预设的距离数据,同时微波传感器或热感应器二者其中之一检测到人体,通过多种传感器检测,降低单个传感器检测的误判,并根据传感器检测的距离远近控制抽水泵的功率,调节喷泉喷水的大小,解决仅通过热感应器进行感应时,有温度的物体,比如宠物、路过的鸟类等,被检测到时都会释放喷泉,对于喷泉的开启存在一定的误判,造成一定的浪费的问题。

15、(2)本技术通过渗水孔将喷头喷出的水导入到支撑柱中进行排水,通过流动槽将支撑柱排出的水和底板上的水导出到地下的水箱中,在与抽水泵连通进行循环,节省资源。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与,包括固定板(101)、底板(102)、喷水柱(104)、喷水组件(2)、抽水泵(5)和终端(7),所述底板(10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1)的正下方,所述底板(102)与所述固定板(101)之间设置有支撑柱(103),所述喷水柱(104)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1)的上表面,所述喷水柱(104)的上端设置有喷头(105),所述固定板(101)的表面开设有渗水孔(106),所述固定板(10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柱(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孔(106)为倾斜设计,所述渗水孔(106)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柱(103)的数量一致,所述渗水孔(106)与所述支撑柱(103)连通,所述支撑柱(103)为无孔空心柱和有孔空心柱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2)为圆环设计,所述底板(102)的表面开设有流动槽(107),所述流动槽(107)为螺旋槽设计,所述流动槽(107)的底端贯穿所述底板(102),所述流动槽(107)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柱(103)的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08)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1)的中心处,所述固定柱(10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喷水柱(104)和所述抽水泵(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02)为空心设计,所述固定块(20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喷管(204)适配的安装孔(203),所述安装孔(203)的数量为喷管(204)数量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连通管(201)适配的连接孔(109),所述连接孔(109)与所述固定柱(108)之间设置有导管(1010),所述导管(1010)与所述渗水孔(106)错位设置,所述连通管(201)通过所述连接孔(109)与所述导管(10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3)和所述无线通讯器(6)的外部均设置有防水框或防水膜,所述单片机(3)通过所述无线通讯器(6)与所述终端(7)通讯连接,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401)、所述微波传感器(402)和所述热感应器(403)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单片机(3)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单片机(3)的输出端与所述抽水泵(5)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08)的内部设置有定时器(8),所述定时器(8)的外侧设置有防水膜,所述定时器(8)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3)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与,包括固定板(101)、底板(102)、喷水柱(104)、喷水组件(2)、抽水泵(5)和终端(7),所述底板(10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1)的正下方,所述底板(102)与所述固定板(101)之间设置有支撑柱(103),所述喷水柱(104)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1)的上表面,所述喷水柱(104)的上端设置有喷头(105),所述固定板(101)的表面开设有渗水孔(106),所述固定板(10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柱(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孔(106)为倾斜设计,所述渗水孔(106)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柱(103)的数量一致,所述渗水孔(106)与所述支撑柱(103)连通,所述支撑柱(103)为无孔空心柱和有孔空心柱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2)为圆环设计,所述底板(102)的表面开设有流动槽(107),所述流动槽(107)为螺旋槽设计,所述流动槽(107)的底端贯穿所述底板(102),所述流动槽(107)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柱(103)的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景观喷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08)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1)的中心处,所述固定柱(10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喷水柱(104)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展巨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