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锋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632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包括:塔体、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侧耳、第一固定机构等;所述塔体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侧耳,所述塔体的中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插入所述侧耳中,所述塔体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的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插入所述塔体中;本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将第一连接块快速地固定在侧耳中,通过螺纹杆将第二连接块快速地固定在塔体中,从而能够实现对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快速安装与快速拆卸的效果,方便对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的消毒清洗或者更换的作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吊塔,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


技术介绍

1、医用吊塔是用于安装在天花板上的用于提供医用气体、电源、通讯呼叫和网络终端组合装备,能够承载病人所需要的医疗仪器提供良好的icu护理空间。理想的icu设备应具备功能简捷实用,操作方便,改善工作环境的快捷性、舒适性、安全性和卫生条件。

2、但目前消化内镜吊塔,塔体表面的操作平台均为螺栓安装在塔体表面,不方便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拆除消毒清洗或者更换。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具有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将第一连接块快速地固定在侧耳中,通过螺纹杆将第二连接块快速地固定在塔体中,从而能够实现对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快速安装与快速拆卸的效果,方便对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的消毒清洗或者更换的作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的优点,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包括:塔体、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侧耳、第一固定机构、第一连接块、第一固定槽、第一插杆、限位槽、限位板、弹簧、把手、第二连接块、螺纹贯穿槽、螺纹定位槽、螺纹杆、旋钮、收纳盒、撑板、侧边定位块、支架、悬臂系统、把手槽;所述塔体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侧耳,所述塔体的中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插入所述侧耳中,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侧耳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侧耳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贯穿于所述限位槽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槽中,且所述第一插杆的中端表面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方,所述限位板的上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第一插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塔体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的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插入所述塔体中,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螺纹贯穿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下两侧且处于所述塔体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定位槽,所述螺纹定位槽与所述螺纹贯穿槽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旋钮。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所述第一平台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把手槽,所述第一平台的材质设置为医用塑料材料。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所述塔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的表面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的下方,所述第二平台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收纳盒。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所述塔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侧边定位块,且两个所述侧边定位块的顶端均设置有圆槽,且通过圆槽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材料设置为不锈钢材料。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悬臂系统,所述悬臂系统与现有的医用单臂式吊桥相同。

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9、1、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通过在第二平台的下方撑板,能够加强第二平台在塔体的底端表面的稳定性,提高使用效果。

10、2、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通过支架的端面安装在圆槽中,能够方便医护人员通过支架对塔体的位置与角度进行控制,提高医疗工作的料率。

11、3、本技术通过对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将第一连接块快速地固定在侧耳中,通过螺纹杆将第二连接块快速地固定在塔体中,从而能够实现对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快速安装与快速拆卸的效果,方便对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的消毒清洗或者更换的作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包括:塔体(1)、第一平台(2)、第二平台(3)、侧耳(4)、第一固定机构(5)、第一连接块(6)、第一固定槽(7)、第一插杆(8)、限位槽(9)、限位板(10)、弹簧(11)、把手(12)、第二连接块(13)、螺纹贯穿槽(14)、螺纹定位槽(15)、螺纹杆(16)、旋钮(17)、收纳盒(18)、撑板(19)、侧边定位块(20)、支架(21)、悬臂系统(22)、把手槽(23);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侧耳(4),所述塔体(1)的中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平台(2),所述第一平台(2)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6)插入所述侧耳(4)中,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槽(7),所述侧耳(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5),所述侧耳(4)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槽(9),所述第一固定机构(5)包括有第一插杆(8),所述第一插杆(8)贯穿于所述限位槽(9)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槽(7)中,且所述第一插杆(8)的中端表面设置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上方,所述限位板(10)的上方设置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设置于所述限位槽(9)中,所述第一插杆(8)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把手(12),所述塔体(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平台(3),所述第二平台(3)的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3)插入所述塔体(1)中,所述第二连接块(13)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螺纹贯穿槽(14),所述第二连接块(13)的上下两侧且处于所述塔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定位槽(15),所述螺纹定位槽(15)与所述螺纹贯穿槽(14)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旋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2)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把手槽(23),所述第一平台(2)的材质设置为医用塑料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撑板(19),所述撑板(19)的表面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3)的下方,所述第二平台(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收纳盒(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侧边定位块(20),且两个所述侧边定位块(20)的顶端均设置有圆槽,且通过圆槽安装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材料设置为不锈钢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置有悬臂系统(22),所述悬臂系统(22)与现有的医用单臂式吊桥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吊塔,包括:塔体(1)、第一平台(2)、第二平台(3)、侧耳(4)、第一固定机构(5)、第一连接块(6)、第一固定槽(7)、第一插杆(8)、限位槽(9)、限位板(10)、弹簧(11)、把手(12)、第二连接块(13)、螺纹贯穿槽(14)、螺纹定位槽(15)、螺纹杆(16)、旋钮(17)、收纳盒(18)、撑板(19)、侧边定位块(20)、支架(21)、悬臂系统(22)、把手槽(23);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侧耳(4),所述塔体(1)的中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平台(2),所述第一平台(2)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6)插入所述侧耳(4)中,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槽(7),所述侧耳(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5),所述侧耳(4)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槽(9),所述第一固定机构(5)包括有第一插杆(8),所述第一插杆(8)贯穿于所述限位槽(9)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槽(7)中,且所述第一插杆(8)的中端表面设置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上方,所述限位板(10)的上方设置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设置于所述限位槽(9)中,所述第一插杆(8)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把手(12),所述塔体(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平台(3),所述第二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锋张小丽
申请(专利权)人:何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