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57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及其工艺,包括染色池,染色池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可间歇收卷的收卷机构和放卷辊,染色池顶部横跨设置有沿面料的传送方向往复移动的拍布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间歇转动的收卷机构和拍布机构,使得面料在染色时,可以将部分面料静置没入在染料内,然后通过拍布机构对没入染料内的面料表面进行拍打,使面料产生拉伸形变,从而使染料能够更快速的浸入到面料纱线之间的缝隙内,提高染色和着色效果,并且拍布机构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往复滑动,从而能够对面料的不同位置进行拍打,使不同位置的面料均能够不同程度的进行拉伸,进一步提高面料染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加工,具体为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1、针织面料是采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染色处理可以提高针织面料的美观性,传统的染色方法是将针织面料放置在染箱内进行染色,在染色的过程中,染箱中的染料容易出现沉淀,不均匀,导致针织面料产生染色误差,造成染色不均的情况。传统染箱的染色速度慢,染色时间较长。因此现有也采取过一些措施来提升染色速度,比如加热、加酶等方法,虽然染色速度有所提升,但同样也带了缺陷,加热方法能耗高。加酶条件约束多,成功率低。为此,本专利技术研发了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及其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及其工艺,解决现有的染色设备染色效率较低,染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包括染色池,所述染色池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可间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染色池(1),所述染色池(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可间歇收卷的收卷机构(2)和放卷辊(3),所述染色池(1)内腔相对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平齐设置的第一导布辊(4),所述染色池(1)顶部相对两端对称设置有两根第二导布辊(5),所述染色池(1)顶部横跨设置有沿面料的传送方向往复移动的拍布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池(1)相对两侧壁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条(67)相互配合的滑槽,且滑槽位于第一导布辊(4)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染色池(1),所述染色池(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可间歇收卷的收卷机构(2)和放卷辊(3),所述染色池(1)内腔相对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平齐设置的第一导布辊(4),所述染色池(1)顶部相对两端对称设置有两根第二导布辊(5),所述染色池(1)顶部横跨设置有沿面料的传送方向往复移动的拍布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池(1)相对两侧壁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条(67)相互配合的滑槽,且滑槽位于第一导布辊(4)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电机(63)为同步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2)包括两个安装架(21),两个所述安装架(21)上对称转动连接有转动件(22),两个所述转动件(22)之间可拆安装有收卷辊(23),两个所述转动件(22)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安装有可间歇转动的收卷驱动件(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高效节能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驱动件(24)包括转动连接在染色池(1)侧壁的第二转动杆(241)和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64)底部的第二往复丝杆(242),所述第二转动杆(241)外壁套设有主动皮带轮(243),所述转动件(22)外壁套设有从动皮带轮(244),所述主动皮带轮(243)和从动皮带轮(244)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245),所述第二转动杆(241)外壁套设有第二转动齿轮(246),且第二转动齿轮(246)的直径大于主动皮带轮(243)的直径,所述染色池(1)侧壁设置有等长的第二齿条(247)和第三齿条(248),且第二齿条(247)和第三齿条(248)位于第二转动齿轮(246)两侧,所述第二往复丝杆(242)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249),所述第二滑块(249)底部设置有与第二转动齿轮(246)相互配合的第四齿条(2410),所述第二往复丝杆(242)外壁套设有与第二齿条(247)和第三齿条(248)相互配合的第一棘轮件(2411),所述第一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繁裔李振卓
申请(专利权)人:通亿泉州轻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