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572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涉及市政污水管道技术领域,包括主管道和清理组件,所述主管道外部两侧设置有副管道,且主管道上端连接有管盖,所述主管道内部设置有清理组件,且清理组件包括载污块、安装环、辅助竖杆、辅助拉块、限位块和卡槽,所述载污块上端中部安装有安装环,且安装环内部连接有辅助竖杆,并且辅助竖杆上端连接有辅助拉块,所述载污块外部两侧增设有限位块,所述主管道内部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副管道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该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通过清理组件的设置,避免多数污水管道对杂物的过滤与处理能力较弱导致管道排水出现困难的问题出现,便于提高污水管道整体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市政污水管道,具体为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


技术介绍

1、市政工程一般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等的的土建、管道、设备安装工程,污水管道是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等的主要排放管道,污水经过排水管道排放至污水处理厂,通过污水处理产的过滤净化处理后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生活中的污水管道的内壁经常附着有大量的油渍和泥沙等,导致污水管道经常堵塞且不便清理,同时过滤网更换相对繁琐,进而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需要用到一种污水管道,但是现有污水管道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2、如申请号为202120131001.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污水排水管道,该技术省去了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过程,进而提升了管道安装过程的施工效率,省去了在水平方向上的一端进行对准卡接,降低了因对准误差造成的碰撞,进而实现了对管道在安装过程中的保护,但类似于上述申请的对比文件,在现有污水管道进行使用时,由于多数污水管道对杂物的过滤与处理能力较弱,大量的杂物堆积很容易导致进水口堵塞,致使管道排水出现困难,造成污水管道实用性下降且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出现。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包括主管道和清理组件,所述主管道外部两侧设置有副管道,且主管道上端连接有管盖,所述主管道内部设置有清理组件,且清理组件包括载污块、安装环、辅助竖杆、辅助拉块、限位块和卡槽,所述载污块上端中部安装有安装环,且安装环内部连接有辅助竖杆,并且辅助竖杆上端连接有辅助拉块,所述载污块外部两侧增设有限位块,所述主管道内部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副管道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

3、进一步的,所述副管道与主管道呈垂直状分布,且副管道与主管道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竖杆与载污块呈垂直状分布,且辅助竖杆通过安装环与载污块相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块以载污块的正面中轴线对称设置于载污块外部两侧。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外部尺寸与卡槽内部尺寸相匹配,且限位块通过卡槽与主管道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块、十字拦架、过滤楔形网、外螺纹槽和内螺纹槽,所述过滤块内部前侧增设有十字拦架,且过滤块内部后方设置有过滤楔形网,并且过滤块外部增设有外螺纹槽,所述副管道内部前端增设有内螺纹槽。

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块外部尺寸与副管道内部尺寸相匹配,且过滤块与副管道呈嵌入式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槽外部尺寸与内螺纹槽内部尺寸相匹配,且过滤块通过外螺纹槽与副管道转动连接。

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清理组件的设置,能够在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使用时,利用主管道内部设置的清理组件避免多数污水管道对杂物的过滤与处理能力较弱,大量的杂物堆积很容易导致进水口堵塞,致使管道排水出现困难,造成污水管道使用效率下降的问题出现,载污块外部两侧设置的限位块的外部尺寸与主管道内部开设的卡槽的内部尺寸相匹配,进而通过卡槽配合限位块将载污块滑动安装进主管道内部,经由载污块上端中部设置的安装环将辅助竖杆固定安装在载污块上端,并通过安装件将辅助拉块安装在辅助竖杆上端,使得拉动辅助拉块并配合辅助竖杆可以将载污块整体拉出,进而对主管道内壁以及主管道底部淤积的杂质、渣石进行清理,从而避免污水管道堵塞,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12、2、本技术通过过滤组件的设置,能够在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使用时,通过副管道内部设置的过滤组件避免多数污水管道的过滤结构不易安装拆卸,同时过滤结构相对复杂,造成污水管道使用灵活性下降且使用便捷性降低的情况出现,副管道内部开设的内螺纹槽与过滤块外部设置的外螺纹槽相匹配,进而通过内螺纹槽配合外螺纹槽将过滤块转动安装进副管道内部前端,通过过滤块内部前侧设置的十字拦架增加转动旋拧过程中的便捷性,同时配合过滤块内部后端设置的过滤楔形网对管道中的污水进行过滤,避免较大的杂质通过主管道进入副管道并出现堵塞的情况,进而增加污水管道使用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包括主管道(1)和清理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外部两侧设置有副管道(2),且主管道(1)上端连接有管盖(3),所述主管道(1)内部设置有清理组件(4),且清理组件(4)包括载污块(401)、安装环(402)、辅助竖杆(403)、辅助拉块(404)、限位块(405)和卡槽(406),所述载污块(401)上端中部安装有安装环(402),且安装环(402)内部连接有辅助竖杆(403),并且辅助竖杆(403)上端连接有辅助拉块(404),所述载污块(401)外部两侧增设有限位块(405),所述主管道(1)内部两侧开设有卡槽(406),所述副管道(2)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道(2)与主管道(1)呈垂直状分布,且副管道(2)与主管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竖杆(403)与载污块(401)呈垂直状分布,且辅助竖杆(403)通过安装环(402)与载污块(40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0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块(405)以载污块(401)的正面中轴线对称设置于载污块(401)外部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05)外部尺寸与卡槽(406)内部尺寸相匹配,且限位块(405)通过卡槽(406)与主管道(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5)包括过滤块(501)、十字拦架(502)、过滤楔形网(503)、外螺纹槽(504)和内螺纹槽(505),所述过滤块(501)内部前侧增设有十字拦架(502),且过滤块(501)内部后方设置有过滤楔形网(503),并且过滤块(501)外部增设有外螺纹槽(504),所述副管道(2)内部前端增设有内螺纹槽(5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块(501)外部尺寸与副管道(2)内部尺寸相匹配,且过滤块(501)与副管道(2)呈嵌入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槽(504)外部尺寸与内螺纹槽(505)内部尺寸相匹配,且过滤块(501)通过外螺纹槽(504)与副管道(2)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包括主管道(1)和清理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外部两侧设置有副管道(2),且主管道(1)上端连接有管盖(3),所述主管道(1)内部设置有清理组件(4),且清理组件(4)包括载污块(401)、安装环(402)、辅助竖杆(403)、辅助拉块(404)、限位块(405)和卡槽(406),所述载污块(401)上端中部安装有安装环(402),且安装环(402)内部连接有辅助竖杆(403),并且辅助竖杆(403)上端连接有辅助拉块(404),所述载污块(401)外部两侧增设有限位块(405),所述主管道(1)内部两侧开设有卡槽(406),所述副管道(2)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道(2)与主管道(1)呈垂直状分布,且副管道(2)与主管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竖杆(403)与载污块(401)呈垂直状分布,且辅助竖杆(403)通过安装环(402)与载污块(40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捞渣的市工程污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05)的数量为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淑嵛刘思君曾广合曾广坤曾广万薛翠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