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48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包括反应釜、冷凝液存储罐、制冷机、输送泵以及回收泵。本技术,参与换热后的冷凝液经过回收泵抽出,经换向阀依次送入四组预冷腔,在预冷腔中经过自然冷却以及换热套管接触式换热使得冷凝液预冷,且通过四组预冷腔分别启用以延长预冷时间,提高预冷效果,连续生产时大大降低制冷机的功耗,冷凝作业得以稳定的循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预冷罐中预冷状态的冷凝液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以及液位传感器检测两种方式进行控制输入和输出,控制方式更加智能化,便于应对生产中各种温度突变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冷凝,尤其涉及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甲基硅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凝降温后收集,一般采用带有冷凝装置的反应釜,如市面已有的公开技术中提到,冷凝液循环输送稳定之后,通过进料管向散热输送仓内部注入待冷凝的甲基硅油反应液体,随后工人通过电机控制器开启电机,使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搅拌板进行转动,可以对冷凝液进行搅拌,此时甲基硅油液体将会通过热量交换板与冷凝液进行热量交换,可以对甲基硅油液体进行降温,降温完成之后甲基硅油液体可以从出料管排出,得到甲基硅油成品;

2、包括上述技术在内的市面常见甲基硅油反应冷凝用的冷凝反应釜,都具有回收冷凝液循环使用的功能,但是其在回收过程中都存在一定弊端:冷凝液循环时换热后没有进行预冷,一般在循环的路径上通过制冷机进行强制降温,制冷机功耗大,且在连续生产中存在制冷速度跟不上冷凝速度的情况,导致冷凝反应釜内温度不稳定,影响产品生产效率和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包括反应釜、冷凝液存储罐、制冷机、输送泵以及回收泵,所述反应釜上壁设置有冷凝液进液管、反应液进液管,所述反应釜下壁设置有冷凝液回收管、甲基硅油出液管,所述冷凝液回收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冷罐,所述预冷罐通过支架设置在冷凝液存储罐上方,所述预冷罐由顶盖、底板、外圈板以及内圈板组成且俯视投影呈环状结构,所述预冷罐环状内侧壁且靠近上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外圈板以及内圈板之间设置有呈圆周等分分布的四组隔板,所述外圈板以及内圈板之间通过四组隔板分隔形成四组预冷腔,四组所述预冷腔中均设置有用于对冷凝液自然冷却的预冷结构,所述盖板下壁与预冷罐之间设置有用于分配回收冷凝液的分配结构,所述分配结构与冷凝液回收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贯通,所述预冷罐与冷凝液存储罐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预冷腔液面高度的液位控制结构,所述预冷罐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预冷腔中冷凝液温度的检测结构。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预冷结构包括散热窗、四组换热套管,所述散热窗设置在预冷罐外壁且靠近顶盖处,四组所述换热套管均固定连接在顶盖与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四组预冷腔内部,四组所述换热套管均为呈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与预冷腔不连通,四组所述换热套管均为金属材质。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分配结构包括换向阀、四组分支管,所述换向阀固定连接在盖板下壁,所述换向阀为一进四出电控阀,所述冷凝液回收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贯穿盖板内壁后与换向阀进口端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分支管均固定连接在换向阀侧壁且分别与换向阀四处出口贯通,四组所述分支管远离换向阀的一端均贯穿内圈板内壁并分别伸入至四组预冷腔内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液位控制结构包括四组液位传感器、回流管,四组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固定连接在四组预冷腔内侧壁且均位于预冷腔内部中上位置,四组所述液位传感器水平高度一致,四组所述回流管均固定连接在冷凝液存储罐上壁,四组所述回流管远离冷凝液存储罐的一端均贯穿内圈板内壁并分别伸入至四组预冷腔内部,四组所述回流管位于内圈板和冷凝液存储罐之间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四组温度传感器,四组所述温度传感器均固定连接在内圈板内侧壁,四组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部分均贯穿内圈板内壁并分别伸入至四组预冷腔内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冷凝液进液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与制冷机出口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冷机进口端通过输送管与冷凝液存储罐出口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泵固定连接在输送管外壁且位于冷凝液存储罐和制冷机之间。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回收泵固定连接在冷凝液回收管外壁。

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参与换热后的冷凝液经过回收泵抽出,经换向阀依次送入四组预冷腔,在预冷腔中经过自然冷却以及换热套管接触式换热使得冷凝液预冷,且通过四组预冷腔分别启用以延长预冷时间,提高预冷效果,连续生产时大大降低制冷机的功耗,冷凝作业得以稳定的循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17、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预冷罐中预冷状态的冷凝液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以及液位传感器检测两种方式进行控制输入和输出,控制方式更加智能化,便于应对生产中各种温度突变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包括反应釜(1)、冷凝液存储罐(7)、制冷机(15)、输送泵(13)以及回收泵(6),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上壁设置有冷凝液进液管(4)、反应液进液管(2),所述反应釜(1)下壁设置有冷凝液回收管(5)、甲基硅油出液管(3),所述冷凝液回收管(5)远离反应釜(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冷罐(8),所述预冷罐(8)通过支架设置在冷凝液存储罐(7)上方,所述预冷罐(8)由顶盖、底板、外圈板以及内圈板组成且俯视投影呈环状结构,所述预冷罐(8)环状内侧壁且靠近上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盖板(9),所述外圈板以及内圈板之间设置有呈圆周等分分布的四组隔板(11),所述外圈板以及内圈板之间通过四组隔板(11)分隔形成四组预冷腔,四组所述预冷腔中均设置有用于对冷凝液自然冷却的预冷结构,所述盖板(9)下壁与预冷罐(8)之间设置有用于分配回收冷凝液的分配结构,所述分配结构与冷凝液回收管(5)远离反应釜(1)的一端贯通,所述预冷罐(8)与冷凝液存储罐(7)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预冷腔液面高度的液位控制结构,所述预冷罐(8)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预冷腔中冷凝液温度的检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结构包括散热窗(12)、四组换热套管(10),所述散热窗(12)设置在预冷罐(8)外壁且靠近顶盖处,四组所述换热套管(10)均固定连接在顶盖与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四组预冷腔内部,四组所述换热套管(10)均为呈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与预冷腔不连通,四组所述换热套管(10)均为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包括换向阀(16)、四组分支管(17),所述换向阀(16)固定连接在盖板(9)下壁,所述换向阀(16)为一进四出电控阀,所述冷凝液回收管(5)远离反应釜(1)的一端贯穿盖板(9)内壁后与换向阀(16)进口端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分支管(17)均固定连接在换向阀(16)侧壁且分别与换向阀(16)四处出口贯通,四组所述分支管(17)远离换向阀(16)的一端均贯穿内圈板内壁并分别伸入至四组预冷腔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结构包括四组液位传感器(19)、回流管(20),四组所述液位传感器(19)分别固定连接在四组预冷腔内侧壁且均位于预冷腔内部中上位置,四组所述液位传感器(19)水平高度一致,四组所述回流管(20)均固定连接在冷凝液存储罐(7)上壁,四组所述回流管(20)远离冷凝液存储罐(7)的一端均贯穿内圈板内壁并分别伸入至四组预冷腔内部,四组所述回流管(20)位于内圈板和冷凝液存储罐(7)之间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阀(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四组温度传感器(18),四组所述温度传感器(18)均固定连接在内圈板内侧壁,四组所述温度传感器(18)探头部分均贯穿内圈板内壁并分别伸入至四组预冷腔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液进液管(4)远离反应釜(1)的一端与制冷机(15)出口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冷机(15)进口端通过输送管(14)与冷凝液存储罐(7)出口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泵(13)固定连接在输送管(14)外壁且位于冷凝液存储罐(7)和制冷机(1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泵(6)固定连接在冷凝液回收管(5)外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包括反应釜(1)、冷凝液存储罐(7)、制冷机(15)、输送泵(13)以及回收泵(6),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上壁设置有冷凝液进液管(4)、反应液进液管(2),所述反应釜(1)下壁设置有冷凝液回收管(5)、甲基硅油出液管(3),所述冷凝液回收管(5)远离反应釜(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冷罐(8),所述预冷罐(8)通过支架设置在冷凝液存储罐(7)上方,所述预冷罐(8)由顶盖、底板、外圈板以及内圈板组成且俯视投影呈环状结构,所述预冷罐(8)环状内侧壁且靠近上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盖板(9),所述外圈板以及内圈板之间设置有呈圆周等分分布的四组隔板(11),所述外圈板以及内圈板之间通过四组隔板(11)分隔形成四组预冷腔,四组所述预冷腔中均设置有用于对冷凝液自然冷却的预冷结构,所述盖板(9)下壁与预冷罐(8)之间设置有用于分配回收冷凝液的分配结构,所述分配结构与冷凝液回收管(5)远离反应釜(1)的一端贯通,所述预冷罐(8)与冷凝液存储罐(7)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预冷腔液面高度的液位控制结构,所述预冷罐(8)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预冷腔中冷凝液温度的检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结构包括散热窗(12)、四组换热套管(10),所述散热窗(12)设置在预冷罐(8)外壁且靠近顶盖处,四组所述换热套管(10)均固定连接在顶盖与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四组预冷腔内部,四组所述换热套管(10)均为呈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与预冷腔不连通,四组所述换热套管(10)均为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冷凝液回流收集的冷凝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包括换向阀(16)、四组分支管(17),所述换向阀(16)固定连接在盖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国盛杨礼田国威李昊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盛瑞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