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401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7
本技术涉及磷酸铁锂电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部之间通过封口部进行连接,所属支撑部上连接有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部上的第一转向部和第二转向部,第一转向部与第二转向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向盘,第一转向部与第二转向部的前后两端通过支撑架铰接在支撑部上,第一转向部上连接有第一运输部,第二转向部上连接有第二运输部;通过设置可分离的第一运输部与第二运输部,在确保装置运输物料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分离第一运输部与第二运输部来对堆积的物料进行投放,在收集物料的同时,能够避免有物料残留在运输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磷酸铁锂电池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高温固相合成磷酸铁锂锂离子正极材料,需经过配锂、加碳、研磨、喷雾造粒、烧结、粉碎、包装等工序。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炉尾循环线用于取样或呆滞料处理时,会造成大量物料进入循环线底层并堆积,不易清理,且长时间堆积物料,会对新物料造成污染,同时增大环境粉尘含量,从而影响加工的安全性,并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需要利用收集装置对运输部上堆积的物料进行清理和收集,常见的收集装置通过推板对运输部上的物料进行清理,并利用收集装置进行回收,该方式会使部分物料残留在运输部上,清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能确保运输部上的物料均掉落至收口袋中,确保了装置的清理效果。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部之间通过封口部进行连接,所述支撑部上连接有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部上的第一转向部和第二转向部,第一转向部与第二转向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向盘,第一转向部与第二转向部的前后两端通过支撑架铰接在支撑部上,第一转向部上连接有第一运输部,第二转向部上连接有第二运输部。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运输部包括多个第一运输柱,第一运输柱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向部上,多个第一运输柱沿第一转向部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第一运输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轮,多个第一动力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部进行连接,第一运输柱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槽。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运输部包括多个第二运输柱,第二运输柱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向部上,第二运输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轮,多个第二动力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部连接,第二运输柱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插槽相互插接。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运输柱的数量与第二运输柱的数量相等,位置一一对应。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的前后两端对称连接有封口部,所述封口部包括第一转向柱和第二转向柱,所述第一转向柱及第二转向柱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部之间,第一转向柱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第二转向柱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支撑部之间设置有收口袋,收口袋顶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抽绳,抽绳设置在第一转向柱与第二转向柱之间。

10、(三)有益效果

11、通过设置可分离的第一运输部与第二运输部,在确保装置运输物料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分离第一运输部与第二运输部来对堆积的物料进行投放,在收集物料的同时,能够避免有物料残留在运输部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支撑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部(1)之间通过封口部进行连接,所述支撑部(1)上连接有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部(1)上的第一转向部(3)和第二转向部(4),第一转向部(3)与第二转向部(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向盘(5),第一转向部(3)与第二转向部(4)的前后两端通过支撑架(11)铰接在支撑部(1)上,第一转向部(3)上连接有第一运输部,第二转向部(4)上连接有第二运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部包括多个第一运输柱(31),第一运输柱(31)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向部(3)上,多个第一运输柱(31)沿第一转向部(3)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第一运输柱(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轮(33),多个第一动力轮(33)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部(34)进行连接,第一运输柱(31)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输部包括多个第二运输柱(41),第二运输柱(41)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向部(4)上,第二运输柱(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轮(43),多个第二动力轮(43)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部(44)连接,第二运输柱(41)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杆(42),所述插杆(42)与插槽(32)相互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柱(31)的数量与第二运输柱(41)的数量相等,位置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的前后两端对称连接有封口部,所述封口部包括第一转向柱(12)和第二转向柱(14),所述第一转向柱(12)及第二转向柱(1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部(1)之间,第一转向柱(12)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3),第二转向柱(14)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5),主动轮(13)与从动轮(15)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部(1)之间设置有收口袋(2),收口袋(2)顶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抽绳(21),抽绳(21)设置在第一转向柱(12)与第二转向柱(14)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支撑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部(1)之间通过封口部进行连接,所述支撑部(1)上连接有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部(1)上的第一转向部(3)和第二转向部(4),第一转向部(3)与第二转向部(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向盘(5),第一转向部(3)与第二转向部(4)的前后两端通过支撑架(11)铰接在支撑部(1)上,第一转向部(3)上连接有第一运输部,第二转向部(4)上连接有第二运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部包括多个第一运输柱(31),第一运输柱(31)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向部(3)上,多个第一运输柱(31)沿第一转向部(3)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第一运输柱(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轮(33),多个第一动力轮(33)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部(34)进行连接,第一运输柱(31)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尾外循环线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输部包括多个第二运输柱(41),第二运输柱(41)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耀伟邓恩林郭军飞黄勇平胡振宇余随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