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279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应用在反搏器卸荷领域,本技术通过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风口连通有加载管,在对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进行使用时,将加载管和卸荷管均与体外反搏器的气囊端连通使用,在使用时,气泵的运行,对加载管进行加压使用,从而使得气囊呈加压状态,压力表对加载管进行压力观测,待其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溢流阀开启,对气囊端的压力将通过卸荷管进行卸压,通过调节阀与电磁阀的设置,有利于对压力进行流量控制,并通过压力值到达后的卸荷,更加便于其进行使用,避免加载过渡情况下,为患者带来加压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反搏器卸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


技术介绍

1、体外反搏器是一种从人体外部按压下半身,以改善机体重要脏器的缺氧缺血状态的装置,现有的体外反搏器通常包括多个气囊,分别包裹四肢及臀部等部位,当心脏舒张时对气囊充气加压,可促使肢体的动脉血液更快速地返回主动脉,为以及增加血液,心脏负荷,当心脏收缩时气囊迅速排气以解除压力,促使血液加速流向远端,达到反搏效应,其中多使用气泵为主要供气设备,在体外反搏器的运行使用中,其通过反复的加载气压和卸荷气压进行配合使用,然而在其使用中,将通过频率进行控制使用,同时可能存在加载气压过渡后,为患者带来加压不适,而导致无法快速卸荷,从而可能会对部分心血管疾病较重的病人,引发病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其优点是增加其快速卸荷及便于调节内部压力的便利性,同时便于加载气体时气压的洁净,避免堵塞气囊入口的功能。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风口连通有加载管,所述加载管的表面依次套接有电磁阀和调节阀,所述加载管的表面并位于调节阀一侧连通有压力表,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风口连通有贯穿至壳体一侧的卸荷管,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风窗,所述壳体的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体,所述门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位于进风窗一侧设于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的两侧均设有与壳体内部固定连接的卡块,所述防尘板的底部设有底块,所述防尘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至底块内部的插块,所述防尘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公扣,所述底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公扣卡接使用的母扣。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进行使用时,将加载管和卸荷管均与体外反搏器的气囊端连通使用,在使用时,气泵的运行,对加载管进行加压使用,从而使得气囊呈加压状态,压力表对加载管进行压力观测,待其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溢流阀开启,对气囊端的压力将通过卸荷管进行卸压,通过调节阀与电磁阀的设置,有利于对压力进行流量控制,并通过压力值到达后的卸荷,更加便于其进行使用,避免加载过渡情况下,为患者带来加压不适,在对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进行使用时,外部空气通过进风框进入壳体内部,将优先通过防尘板对外部进入的灰尘杂质进行阻挡过滤,避免灰尘杂质对后续阀门造成影响,在需要对防尘板进行更换时,可通过拉动拉环,将防尘板拉出,便于对其进行更换清洗,待重新安装时,密封条增加与防尘板与卡块之间的密封性。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载管的一端贯穿至壳体一侧。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载管将与体外反搏器的气囊端连通使用。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有进风管。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风管配合气泵进行进气使用。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连通有进风框。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风框增加进风管的进风面积,便于使用。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板与安装孔配合该壳体与体外反搏器之间进行安装使用。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板的两侧固定粘连有与卡块接触的密封条。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条增加防尘板与卡块之间的密封性。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块的内部开设有配合插块插接使用的插槽。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槽配合插块进行插接使用。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环便于对防尘板进行拿取设置。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对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进行使用时,将加载管和卸荷管均与体外反搏器的气囊端连通使用,在使用时,气泵的运行,对加载管进行加压使用,从而使得气囊呈加压状态,压力表对加载管进行压力观测,待其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溢流阀开启,对气囊端的压力将通过卸荷管进行卸压,通过调节阀与电磁阀的设置,有利于对压力进行流量控制,并通过压力值到达后的卸荷,更加便于其进行使用,避免加载过渡情况下,为患者带来加压不适;

20、2、本技术在对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进行使用时,外部空气通过进风框进入壳体内部,将优先通过防尘板对外部进入的灰尘杂质进行阻挡过滤,避免灰尘杂质对后续阀门造成影响,在需要对防尘板进行更换时,可通过拉动拉环,将防尘板拉出,便于对其进行更换清洗,待重新安装时,密封条增加与防尘板与卡块之间的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承托板(16),所述承托板(1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泵(2),所述气泵(2)的出风口连通有加载管(7),所述加载管(7)的表面依次套接有电磁阀(5)和调节阀(6),所述加载管(7)的表面并位于调节阀(6)一侧连通有压力表(8),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溢流阀(9),所述溢流阀(9)的进风口连通有贯穿至壳体(1)一侧的卸荷管(10),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风窗(12),所述壳体(1)的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体(21),所述门体(2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位于进风窗(12)一侧设于防尘板(13),所述防尘板(13)的两侧均设有与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的卡块(14),所述防尘板(13)的底部设有底块(17),所述防尘板(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至底块(17)内部的插块(18),所述防尘板(1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公扣(19),所述底块(17)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公扣(19)卡接使用的母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管(7)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2)的进气口连通有进风管(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3)的一端连通有进风框(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板(13)的两侧固定粘连有与卡块(14)接触的密封条(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块(17)的内部开设有配合插块(18)插接使用的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板(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反搏器的快速卸荷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承托板(16),所述承托板(1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泵(2),所述气泵(2)的出风口连通有加载管(7),所述加载管(7)的表面依次套接有电磁阀(5)和调节阀(6),所述加载管(7)的表面并位于调节阀(6)一侧连通有压力表(8),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溢流阀(9),所述溢流阀(9)的进风口连通有贯穿至壳体(1)一侧的卸荷管(10),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风窗(12),所述壳体(1)的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体(21),所述门体(2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位于进风窗(12)一侧设于防尘板(13),所述防尘板(13)的两侧均设有与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的卡块(14),所述防尘板(13)的底部设有底块(17),所述防尘板(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至底块(17)内部的插块(18),所述防尘板(1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公扣(19),所述底块(17)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公扣(19)卡接使用的母扣(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万津郑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忆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