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技术_技高网

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7028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属于垃圾保温技术领域,包括:对垃圾池进行封闭处理,收集垃圾池底部流出的渗沥液,在对渗沥液进行相应的处理后自垃圾池内喷淋出。对从焚烧炉内排出的烟气进行过滤处理,在烟气过滤完成之后引流至垃圾池中垃圾的内部;烟气向上流动并与渗沥液形成对流用于加热渗沥液。烟气在垃圾池内换热完成之后将其引流至垃圾池封闭内腔的外侧以降低垃圾池内热量的损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实现了烟气对垃圾的有效加热,保证了垃圾的热值以及发酵的顺利进行,避免了垃圾温度过低的问题,保证了垃圾焚烧的效果,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保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内都设有垃圾储坑,通过垃圾储坑对垃圾进行贮存和发酵,发酵的目的在于提高垃圾的热值。因为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且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池内温度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如果长期处于低温水平,难以对其进行解冻升温。如果垃圾温度较低,焚烧等量垃圾时,焚烧炉负荷高、燃烧工况差、燃烧调整难度大,甚至需要使用辅助燃烧器维持燃烧,焚烧成本增加较大。

2、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将焚烧炉产生的部分热量转移至垃圾池中对垃圾池进行加热的方法,但是由于垃圾堆砌时密度较高以及垃圾池密封性较差等原因,导致焚烧炉的热量无法有效的转移至垃圾内更多的散失到周围的环境中,最终的结果是垃圾热值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垃圾温度仍然较低,垃圾焚烧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旨在解决焚烧炉的热量无法有效的转移至垃圾内,导致垃圾热值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垃圾温度仍然较低,垃圾焚烧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包括:

3、对垃圾池进行封闭处理,收集所述垃圾池底部流出的渗沥液,在对所述渗沥液进行相应的处理后自所述垃圾池内喷淋出;

4、对从焚烧炉内排出的烟气进行过滤处理,在所述烟气过滤完成之后引流至所述垃圾池中所述垃圾的内部;所述烟气向上流动并与所述渗沥液形成对流用于加热所述渗沥液;</p>

5、所述烟气在所述垃圾池内换热完成之后将其引流至所述垃圾池封闭内腔的外侧以降低所述垃圾池内热量的损失。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从焚烧炉内排出的烟气进行过滤处理包括:

7、通过除尘器过滤所述烟气中的飞灰;

8、在所述渗沥液循环的过程中,向所述渗沥液中添加用于保证发酵的药剂。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集所述垃圾池底部流出的渗沥液包括:

10、在所述垃圾池中安装多个通气管,所述垃圾中的所述渗沥液通过所述通气管向下流动并被收集;

11、所述烟气自所述通气管排出和回收从而实现对所述垃圾和所述渗沥液的加热。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气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气管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气管自所述垃圾池底部向上延展。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垃圾池进行封闭处理包括:

14、在所述垃圾池内架设支撑网,在所述支撑网上铺设隔热膜,通过所述隔热膜使所述垃圾池与外界进行隔绝。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烟气向上流动并与所述渗沥液形成对流用于加热所述渗沥液包括:

16、使部分所述通气管排出所述烟气,使其余部分的所述通气管回收所述垃圾池内已经换热完成的所述烟气。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烟气向上流动并与所述渗沥液形成对流用于加热所述渗沥液包括:

18、在对所述垃圾加热一段时间之后调整各所述通气管内气体的流向,将之前排出所述烟气的所述通气管调整至气体回收;将之前回收气体的所述通气管调整为排出所述烟气;实现所述垃圾池内所述垃圾的均匀加热。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烟气向上流动并与所述渗沥液形成对流用于加热所述渗沥液包括:

20、在所述通气管的内侧设置排气管,所述渗沥液通过所述排气管与所述通气管之间的间隙流出;

21、所述烟气通过所述排气管以及所述通气管上开设的所述通孔排入所述垃圾中;当需要回收气体时,所述烟气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排气管内。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对垃圾池进行封闭处理之前还包括:

23、在所述垃圾堆砌在所述垃圾池内之前,在所述垃圾内放置承托框,并使所述承托框与多个所述通气管插接配合;

24、当需要进行所述垃圾转移时,向上提起所述承托框。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烟气在所述垃圾池内换热完成之后将其引流至所述垃圾池封闭内腔的外侧以降低所述垃圾池内热量的损失包括:

26、将在所述垃圾池内换热完成后的所述烟气引流至所述隔热膜的上方,对所隔热膜的外表面进行加热。

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中收集垃圾池底部流出的渗沥液,在对渗沥液进行相应的处理后自垃圾池内喷淋出,从而实现渗沥液的循环。对垃圾池进行封闭处理,对烟气进行过滤处理,在烟气过滤完成之后引流至垃圾池中垃圾的内部,烟气向上流动并与渗沥液形成对流用于加热渗沥液。烟气在垃圾池内换热完成之后将其引流至垃圾池封闭内腔的外侧以降低垃圾池内热量的损失。

28、本申请提供的垃圾池加热方法,实现了烟气对垃圾的有效加热,保证了垃圾的热值以及发酵的顺利进行,避免了垃圾温度过低的问题,保证了垃圾焚烧的效果,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从焚烧炉内排出的烟气进行过滤处理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所述垃圾池底部流出的渗沥液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气管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气管自所述垃圾池底部向上延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垃圾池进行封闭处理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向上流动并与所述渗沥液形成对流用于加热所述渗沥液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向上流动并与所述渗沥液形成对流用于加热所述渗沥液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向上流动并与所述渗沥液形成对流用于加热所述渗沥液包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垃圾池进行封闭处理之前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在所述垃圾池内换热完成之后将其引流至所述垃圾池封闭内腔的外侧以降低所述垃圾池内热量的损失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从焚烧炉内排出的烟气进行过滤处理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所述垃圾池底部流出的渗沥液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气管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气管自所述垃圾池底部向上延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垃圾池进行封闭处理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垃圾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季辉陆家纬郭俊伟熊岩陈昆石凯军胡洪伟宁红艳谈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